心难以调御,轻浮躁动,随欲流转;智者应该调御心,调伏的心令人安乐。(偈35) 有一次,六十位比丘分别从佛陀得到禅修的业处后,到一座山脚下的村落去禅修。村长的母亲玛蒂迦玛塔,供养他们所需的食物,并且为他们兴建一座遮雨蓬,方便他们在雨季时仍然可以停留在村落里。一天,她请求这些比丘指导她禅观。他们就教导她禅观察身体的三十二相,并从中去理解色身的无常变化和我执的虚幻。她非常努力的禅修,因而比这些比丘更早证得三果,并且具有超凡的神通力量。 透过她的天眼通,她明白这些比丘尚未证果,也知道他们都有证得阿罗汉果的潜力,但需要足够的食物,因为脆弱的身体无法使心发挥最佳的功能。所以她提供他们营养的食物,由于有营养的食物和正精进,他们因而正念具足,并证得阿罗汉果。 雨季结束后,他们就回去树给孤独园,佛陀当时正驻锡在那里。他们向佛陀报告说他们身体健康,而且环境良好,也不用担心食物不足的情形。他们也说玛蒂迦玛塔明白他们的心念,并提供非常营养的食物给他们,这些食物在维持色身健康是必要的,而健康的身体是保持精神专注的重要因素。 有一位比丘听他们说起玛蒂迦玛塔的所作所为后,也要前去该村落。所以他在得到佛陀给予的禅修禅观指导之后,就到该村落去。玛蒂迦玛塔也供给他想要的一切东西,当他想要某些东西时,玛蒂迦玛塔就亲身带这些东西前来给他。有一次,他用完食物后,请教玛蒂迦玛塔是否真正能洞察别人的心念,她不直接回答,却说:「能明白他人心念的人,其言行举止是如此如此的。」这时候,这比丘想到:「如果我像一般众生有不纯净的念头,而她也真的能洞悉他人心念的话,她一定会鄙视我的。」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对玛蒂迦玛塔有种莫名的害怕而决定回树给孤独园。他向佛陀报告说,因为害怕玛蒂迦玛塔会观察到他内心不纯净的念头,所以无法继续停留在该村落。佛陀告诫他,只要专注在一件事上,那就是调伏内心。佛陀要他再回该村落去。但不可胡思乱想,只要专心禅修就好。这比丘就再度回该村落去,玛蒂迦玛塔也一如供养前次比丘们一样地提供他食物,使他能够心无牵挂地禅修。所以,在短短的时日后,他也涤清心念而证得阿罗汉果。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