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杜荀鹤:“灭却心头火自凉”

发布时间:2019-11-15 09:14:31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杜荀鹤:“灭却心头火自凉”

杜荀鹤:“灭却心头火自凉”

  杜荀鹤(846~904)是唐代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自称天地最穷人,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 (《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有《杜荀鹤诗》传世。

  杜荀鹤是一位本性淳朴厚道之人,深怀一种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他既拥有儒者仁民爱物的心胸,也具有佛家慈悲为怀的高尚情操。他的家乡安徽池州,在唐代是佛教极兴盛的地方,他自号九华山人,就表明了他深厚的佛缘。九华山是佛教著名胜地,它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杜荀鹤既以九华山人为号,其信仰之虔诚亦自可知。

  杜荀鹤是一位佛教徒,他经常以诗歌为弘法工具来宣扬佛法。他写有很多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诗歌。他的《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就是这样一首诗歌,诗云: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敞房廊。

  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环境,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敞房廊。三伏天气,酷暑当头,炎热十分,况且无松无竹之遮荫,而那悟空上人,却能够披一件破僧衣,关门静坐参禅入定。这是何等的高人,何等的超脱,何等的境界。外面的世界,烈日炎炎,鸟雀鸣唱,泉水叮咚,人世纷杂,世态炎凉,统统被悟空上人关之门外。

  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两句,是诗人对参禅的体验。诗人认为,参禅悟道不必强调外界条件和环境,主要决定于自身与自心,只要你的内心专注于悟道参禅,没有任何杂念妄想,即使是在室外流火的炎热三伏天,你仍然能够心如止水,平静安闲。

  诗歌在赞颂悟空上人在炎热的三伏天,能够不受外界炎热环境所扰,一心安住于禅境的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杜荀鹤的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两句诗后来成为禅门流行的禅语,被许多禅师用作教化弟子的机缘之语。在被称为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中就有这样一则公案:某人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洞山回答:到那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又问:哪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洞山又答:冷时冷煞你,热时热煞你。某人还是不懂,就去问黄龙新和尚:应该怎么办呢?黄龙一语道破天机说: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在这则公案中,黄龙祖心禅师引用杜荀鹤的这两首诗来表达自己参禅的观点。禅师认为,修禅关键在于修心,如果能够心安住于一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影响自己,你都能不为所动。

\

  灭却心头火自凉这句诗,其实还包含着内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它首先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人处世应当保持一种忍辱宽容的心态。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说明在我们生活当中,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令自己感到委屈难忍的不平之事。在我们遭受不平之事困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怒发冲冠,对他人施加给自己的屈辱和责难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对待,以达到报复别人,让自己消除怒气的目的。殊不知,通过怨怨相报的方式,非但不能令自己过得心境坦然,反而还会加重彼此的怨恨之心,让你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怀有一种忍辱宽容的态度,宽恕别人对你的仇怨和中伤。只有当你宽容别人的过错,才会使别人在反躬自省中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改恶向善。

  在佛门中,弥勒菩萨是忍辱宽容的典型代表。在每个寺院的山门殿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弥勒菩萨,这尊菩萨的表法意义是让我们学会慈颜常笑,忍辱宽容。弥勒菩萨有首偈语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首偈语表现了弥勒菩萨的忍辱宽容精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使自己感到屈辱之事的时候,如果能够像弥勒菩萨那样学会宽容对方,你就会减少心头的怨恨,从而达到灭却心头火自凉的境界。

  其次,诗句还告诉我们与人相处时要不计是非得失。我们经常会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这个尘世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好的人能够让我们见贤思齐,不好的人让我们引以为戒。在我们周围常有一些人,整天唯恐天下不乱,喜欢到处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弄得人与人的关系十分紧张。当一个人经常与这些是非之人接触的时候,他就有可能被卷入是非之中,如果这个人也是是非之人,他们就会被弄得满城风雨。

  对于各种是非,我们都应怀有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正确的做法是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当你不听是非的时候,你就不会被是非之语所左右,也不会生起烦恼之心;不说是非和不传是非,你就能够全身远祸,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对待人我是非,历代祖师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唐代高僧百丈禅师在《百丈禅师警训》中说:

  是非以不辨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入门。语言以减少为直截,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在这四句警语中,百丈禅师告诉我们,对待是非的最好方法是不去辩解这些是非。特别是这些是非之语关系到自身利益和形象的时候,你也不要做过多的辩解。相反,当你采取不去理睬和辩解的态度时,这些是非就会自然消逝。

  唐朝龙山和尚曾在其《莫把是非来辨我》诗中,也表达了与百丈禅师同样的观点。诗云: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以上两位禅师的话,都劝我们对于是非,不管是与自己有关的或是没有关系的,我们都不要去分辨其中的真与假。当你远离这些是非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些是非已经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了。

  再次,灭却心头火自凉还告诉我们为人要保持心无挂碍的心态。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心中常常怀有各种放不下的东西。因为你常常挂念着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你生活的琐事,才导致你整天心绪烦乱,不得自在。只有当你做到心中真正无事的时候,你才能生活得快乐自在。日本梦窗禅师有首偈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偈云: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这首偈语告诉我们,世间有很多是非在干扰着人的正常生活,如果你整天都计较这些纷繁复杂的是非,即使有大千世界这么大的空间,你也会觉得难以容身;反之,当你面对各种烦心之事的时候,能够做到心头无事,即使睡在一张窄床上,都会感觉到世界的宽广无边。

  与此相似的,还有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诗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的这首诗歌也告诉我们,生活中虽然充斥着我们无法避免的各种烦恼与痛苦,但是,我们应当多从生活的不如意处看到生活好的一面。就像从一年四季中看到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的美丽风景一样,忽略掉那些不好的风景,你的心境也为之开阔,那么你就能够生活得快乐自在。只有当我们不为这些无关紧要的闲事挂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我想,人们的生活总是变化多端,各种繁杂无奈的事情,常会让人的心情不能如水一样长久的平静。当你面对这些烦琐的、纷扰的、迷茫的事情的时候,应当以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来对待,及时灭却心头的怒火,这样你就会自然拥有一个清凉平和的好心情。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