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本来不二和后来合一

发布时间:2019-11-13 09:19:10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

玄兹:   不谈物我怎么就不能把物我两忘呐?在绘画史上有画家通过画画达到物我两忘的故事。这故事从正面说明不谈物我可以达到物我两忘。这个例子的关键点是不用谈物我也可以达到物我两忘。而不是像千兄原来说的那样:“必然是先谈物我,然后才可能达到物我两忘。”  大千:   谈是说出来吗?画家意识到“我在作画”就是谈到了物我,然后才能谈到两忘。  玄兹:   罢,罢,意识就是谈,呵呵。  二麻子:   嘻嘻,玄兹兄,这个不够仔细呀……如艺术家等进入“忘我”境界,不过是能所(我人)两相里,所相大能相小故对我相一时观察不到罢了。观察不到,自己一时所谓“忘掉”,其实没忘。画家用笔,没糊涂到用脚去拿吧?没能干到用别人的手画吧?可知能所未忘,只是细微。就是不谈,这个也破掉。  不过麻子还是挺高兴你举这个例子。嘻嘻。所谓粗细差别,你举的例子细,限于粗心就很难破你这个例子。  玄兹:   嘻嘻,画家能达到的境界恐不限于此哩!以前曾读一画家的自我简介,其中说到“画四十年,终有一悟”。当然这个“悟”是否究竟外人不好从字面上判断,但可以看出这一悟并不是画画过程中的渐变,而是某种突变。  我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不用(语言)谈也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甚至达到这个例子中的悟。但千兄说意识就相当于“谈”,嘻嘻,玄兹也就没话可说了。按照千兄的这个等效说法,以后我们之间的谈可以用意识代替,比如“我么谈点什么”换成“我们意识点什么”,哈哈。  二麻子:   有意思……嘻嘻。你说的在你的意思下这地方自洽……麻子要提醒的是,佛门的悟,不是简单的物我两忘。  玄兹:   嘻嘻,同意老兄说佛门之悟不是简单的物我两忘。  下面是一现代画家(张君)与其友人的对话:    发问张君:时下君已入何境界?  答曰:时混时悟,混中有悟,彻中犹混。  再问:君何时得入彻悟之境?  又答:学画之道,心在悟中,悟在天外,无彻无悟,方为涅槃。  又:玄兹个人并不赞同人们追求理论上的自洽。  再给个例子:潘天寿大师认为“物境与心静合,便可实境而入化境,空灵奇变,无所挂碍,意参造化,左右逢源”。  画史中物我两忘的出处:(【唐】张彦远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麻兄似乎只是指出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的所相大能相小,而张彦远说的物我两忘则是画家绘画过程之外的功夫,如“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在莲舟xixi默认文以载道,但不愿说明这里的文是否包括西文。实际上梵文、藏文、中文以及西文都能载道。更广义的,绘画乃至自然都能载道。  二麻子:   嘻嘻,这两段……  当然,不仅文载道,画也可载,万物都可载。而且实际上确实也是万物都载道。所以禅德有云“无情说法,烁然说”。  问题是谁能懂罢了。  “张彦远说的物我两忘则是画家绘画过程之外的功夫”──此处不可考证!说的跟做到的可以相当不同,而当事人还可能完全看不出这个不同,一心以为相同。嘻嘻。这就是粗心看不到细心行的效果。所以这点上,是说是做,做到哪里,是真正的差别,而在语言里分别这个差别相当困难。  玄兹:   既然不可考证,我们就无法判断张彦远言行是否一致。  二麻子:   对,没法考证,麻子也就没去判断他是否一致了……不过麻子实在有几位艺术家朋友,包括搞雕塑,画山水等方面的。直觉是,这方向路数不容易到。当然,就是内道也不容易,嘻嘻。  玄兹:   俺以为要把艺术家和艺术大师区别开来……俺举的例子如潘天寿是大师级的,从大师们说的话可以看出其水平是不低的。似乎可以这样说:内道成功的几率大些,搞艺术的也有成功的可能,但几率要小些。  二麻子:   嘻嘻,你这个看法也没法考证。  你看得懂毕加索那些变形得乱七八糟的画吗?麻子见识的艺术家们,依麻子看法,嘻嘻,也看不懂。不过麻子有个看法,说出来很吓他们一跳。当然,麻子并不能证明麻子说的就是对的。嘻嘻。  那些局部相当准确,却构成乱七八糟全局的局部,是大脑在形成对外界全局形象前的零部件。把这些零部件拼对了的是常人,拼错了的是神经病,能在拼对拼错间转换的是天才。哈哈。  想知道怎么知道是这样子的吗?禅定到某个深度,这些过程自己都能看见。  玄兹:   嘻嘻,潘天寿与毕加索相比如何?   二麻子:   没看过潘的东西,不知道了,东方有这个文化。西方没有。毕的东西我也不认为是什么悟。  明心斋主人:   我倒觉得,艺术水平如何与作者是否开悟等境界没什么关系,我恰恰觉得大师留下的文字不怎么样。  二麻子:   此言甚是击中要害。好!  玄兹:   嘻嘻,本来是谈潘大师说的“合”,再回顾一下……(编按,以下直到“现在的问题是‘合’,需不需要证?”,是玄兹整理的相关讨论的回顾)  明心斋主人:   潘老的画不敢乱议,但谁不是“心境与物境”合啊?连小偷、妓女、魔鬼、畜生都是心境与物境合,想不合能做得到吗?看来差别只在于合的是什么样的境界而已。  玄兹:   不乱议是比较可取的态度……在我们自己尚未证得物境与心静合时候更应该出言谨慎。在人类社会中,社会分工比起古代而言越来越细,菩萨化现成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也是可能的。在我们凡夫识别不出来某大科学家、大艺术家是否菩萨化现时,决不能轻易将其贬之。比较可取的态度是不论。  明心斋主人: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我认为任何人的心境在任何时候都是与物境合的,连我们愤怒、失望、沮丧、造恶业时都是如此。  玄兹:   没误会,关键是如何“合”。  明心斋主人:   对啊,所以说,心境与物境合是不需要证的,那是躲都躲不掉的。只是如何“合”高下有区分。这里面据说相差不少。   玄兹:   我们在此主要讨论大师留下的文字,属于修心方面的东西。  明心斋主人:   我恰恰觉得大师留下的文字不怎么样,但他的文字把心境与物境合抬得如此高,是不怎么样的,正如我多次强调的:物境必然与心境合,这是不需要证的吗?  二麻子:   玄兄所说之合,二而一之合也。由对立而不对立也。  明兄所说之合,是本来没分,是本来合。这可是大差别。  当然,俺麻子不敢保证明兄已经证了这地方。但至少思想上明兄在这点比你走得远。  玄兹:   明兄已经说过“心境与物境合是不需要证的”  麻兄也说过“不敢保证明兄已经证了这地方”。  现在的问题是“合”,需不需要证?  二麻子:   嘻嘻,有意思的问题……若是“本来合”,这个合本身,没什么证不证。然而,当人于尘劳里回头时,有个体会得到体会不到的问题。若说这个是证,则不无。  若是后来合一,则一定需要证。结果必然证伪。  因为后来合不是真实。但这个求证──证伪过程,非常有利于体会本来合。  继续……当潘大师强调心与境合时,显然强调的是后来合。这说明他没体会到本来合。而后来合是达不到的。推论居然就是,他没达到合……!!!!所以我说,明兄这话,辣。嘻嘻。  明心斋主人:   未必他没体会到本来合。也许他只是强调的是后来合。也许他说的真正的意思是体会到本来合?大师的文字不怎么样,他的境界如何则不知道。  二麻子:   判决与推断……  嘻嘻,明兄明白人。当我们讨论各种情况时,严格说来,只能是推断。差别只是正确的成分和概率有多大而已。判决某人某境界一定是什么的话,且不说准不准,本身就是一种自性见。因为我们的判断,无论如何都要通过主观感受,而对我们凡夫来讲,这个感受追到底,是不怎么可靠的。  所以,上面的讨论其实都不言自明地隐含了“这是个推断”的前提。下面的以及以后的,当然也这样。  为什么推断大喊“合”的人不是真证本来合?  真证本来合的人,几乎一定会说出努力去合,或怎么去合之类,不过是引导方式。本来合不是因引导而来的。他可以没强调这点,但不应该没提这点。这是麻子推断的理由。当然,麻子这是推断不是判定。嘻嘻。  都要判定的话,大家也就没什么能讨论了。  明心斋主人:   合的境界正如大千兄所说,不是真实,因为所谓合的境界本身恰恰是因为凡夫妄执能所二分才产生出来的。  二麻子:   若“合的境界”是说后来合,则麻子完全同意。  明心斋主人:   也许要证到能所俱冥,没有所谓“境界”的时候才是真实。可那是什么,现在在下纯属乱说,除了造业之外,恐无任何益处。  二麻子:   相对来说,这段是明兄说得最弱的一段了。这里粘了点断见。能所本来不二,真证到时,可以有境界也可以没境界,与境界不相妨碍。  玄兹:   嘻嘻,关于合二而一之合与本来合之合,合二而一之合是动词的“合”,本来合之合是名词的“合”,请问麻兄这动词之合与名词之合有什么可比性吗?  普通画画者未合罢?潘大师告诉学生去合是为学生指出方向罢?  二麻子:   动词名词……连说它们不能比,都是一种比较!这个不同正反应出,嘻嘻,画家的不同。  要加个注,我自己没看过潘的东西。说潘强力喊合一,实在是在这里看你们说的。也许是你没表达对潘的意思?“普通画画者未合罢?潘大师告诉学生去合是为学生指出方向罢?”这点麻子不能证伪。可以作为推断的理由。  上几帖子里的“合”,正式来说,都应该用“不二”这个词代换掉。麻子只是顺着慈坛的原贴使用这个合字表义。再说得细点,本来合是说本来不二。后来合是说后来合一。这也是玄兹兄说本来合是名字,后来合是动词的原因吧。

\

编辑:小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