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薯鼓”为我国寺院中的一种传统。据佛教律典记载,钟、磐、石板、木鱼、砧槌等,凡是通过敲击而能发声的法器,无论瓦木铜铁所作,皆称为犍椎。犍椎为梵名,其原文为Ghanta,又译作犍稚、犍槌等。钟、鼓是僧团内集众和生括安排的信号,后来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法事甚至社会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佛事活动中,犍椎则配合念诵或唱赞的曲调敲击,作为伎乐供养,使道场更庄严,故又称法器。
钟是主要的法器之一。在我国古代就有。据《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所载“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钟的材料,主要以铜、铁铸就,其种类以大小功用来分则有报钟、大钟、小钟、斋钟等。
报钟挂在禅堂,是每天最早敲响的钟,它将声音传递给大钟。大钟又名梵钟,挂于钟楼之上,并设钟头专门管理。除了迎接佛门高僧,及举行重大法会时敲击之外,每天只是早晚各撞一次,每次一百零八下。钟头在撞大钟前,必须先默诵钟声偈,再边撞洪钟,边吟宝偈,使洪钟起到警世醒人、断除烦恼的作用。小钟又称半钟、殿钟,挂于大殿或法堂的左侧,一般在做佛事时敲击。有些寺院则代作斋钟,在早粥或午斋时敲击。大丛林则有专用的梆,作为斋粥时的讯号,不设斋钟。寺内的钟除了作为讯号以外,对僧人的修持与度众生都有很大的作用,如《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佛祖统纪智者传》中说:“闻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鸣钟宝偈》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鼓是丛林中与钟一样重要的法器。据经所说,早在佛陀时代就与钟共存,《楞严经》载:“阿难,汝更听此祗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直到现代,钟鼓常呜仍是寺院的一大特征。鼓的种类有法鼓、大鼓、茶鼓、手鼓等。法鼓设在法堂左上角,在大殿则设于西边,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击之,方法则按丛林宗派不同而有所异。大鼓架在鼓楼上,有鼓头专门管理。鼓楼之鼓与钟楼之钟配合有序,早晨先钟后鼓,晚上先鼓后钟,故名“晨钟暮鼓”。击鼓不像撞钟那样有专门偈语,在过去的封建皇朝,鼓头边击鼓边念:“皇图巩固,帝道遇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现在则改念“世界和平,国家昌盛,佛日增辉,法轮常转。”茶鼓亦设于法堂,在请茶、进斋、普请、放参,沐浴、更点时击之,手鼓是最小的鼓,多在举办佛事时用,便于在行进中一手执持,一手敲击。现在较大的寺院,都建有鼓楼,位置与钟楼相对,唐代以前只有钟楼,无鼓楼。据说我国早期寺院,讲究建筑上的对称,在今鼓楼位置亦有建楼的,但只是作为保存佛典之用,后寺院内藏经渐多,另置藏经楼于大殿之后,原藏经之亭阁式小楼则改为鼓楼。关于击鼓的方法,在《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亦有规定“上堂时,三通。先轻敲鼓三下,然后重手徐徐击之,使其紧慢相参,轻重相应,音声和畅,起复连环,隐隐轰轰,如春雷之震蛰。”凡击鼓皆有定数,唱念时击则随其音调而有明确的规定。唐代著名僧人、天文学家僧一行,还把钟鼓应用到他所创造的天文仪器上,用以报时。《旧唐书天文志》载,一行造水运浑天仪,“又立二木入于地平之上,前置钟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则自然撞钟”。可谓时钟的先祖,比西方的威克钟还要早六百年。(信息来源:摘自《正法眼》)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