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中对病与死的规定--济群法师(发帖人:摩诃罗)
一、前言
病与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谁也难以避免。尤其是出家人,远离了家庭、眷属,倘若道业未成,烦恼还在,一旦生了病,更显得孤苦零丁,这就需要大众的关心,集体的帮助。可是,当前僧团对此二事处理得很不如法;笔者住过几处丛林,也参访过一些寺院,看到有些老和尚,由于生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生活上无人照顾,临命终时烦恼重重,颠倒散乱,以致一生修行付之东流,实在太可悲了!令人感叹,本文将佛制看病送终的规定,叙述于下,供给诸大德们参考。
二、病
1、为什么要照顾病人
四大假合的色身是难得没有疾病的,假使病了,没有人照顾,脆弱的生命就有死亡的危险。然世间无常,通常人们在强健时,彼此互相亲爱,一旦病魔缠身,就会对之厌恶,乃至舍弃不顾。如来有鉴于此,就以身作则四照顾病人,告诉比丘:应看病比丘,应作瞻病人,如果愿意供养我,应供养病人。又《僧祗律》记载:有二位比丘结伴去看望佛陀,其中一人生了病,另一人没有看护,便来见佛,当他说出还有病伴在途中时,佛陀就呵责他,叫他快去照顾病人。原因是给病人精神安慰,可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获得新生命,这功德是很大的,所以,佛陀制定比丘要照顾病人。
2、由什么人照顾病人
在僧团中,如果有人生病了,应该是什么人来照顾呢?《四分律》说:
若有病者,听和尚,若同和尚;阿阇黎,若同阿阇黎;若弟子,从亲至疏;若都无者,众僧应与瞻病人;若不肯者,应次第差;又不肯者,如法治。若无比丘,沙弥、优婆塞、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夷,随所可作应作,不应触比丘。
僧伽蓝内有比丘生病了,此比丘的徒属应该给予照顾;如没有徒属,僧团派人照顾;没有男众,女众照顾也可以的。在僧伽蓝外遇到病比丘,也要照顾,如《僧祗律》说:
道逢病比丘,应求车乘,驮载令归。若病笃,无所分别,不问悖牛草马;若无者,当留人看;无人看,作庵舍,取薪火,留食。语言:汝好安意,我走向聚落,求车乘迎汝。便舍去,至聚落时,不得绕塔问讯和尚等。告云:旷野有病比丘,共迎去来。诸比丘云:此多虎狼处,恐食尽。虽闻,不得不往,应到彼。若死,供养尸骸;若活将还,遣聚落中比丘供养;无比丘者,告檀越令看。及共迎病人,亦如上。
遇到比丘等五众病在道路上,应该想办法将他送到寺庙中,僧团必须派人照顾;如果死了,要进行火化,料理丧事。
3、怎样照顾病人
如何照顾病人、直接关系到病人能否早日恢复健康,戒律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规定,可谓曲尽情理。如《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说: 病比丘山泽无人处,日中不得往还者,比丘得为作食七日,先净米受取作之。
当时原始僧团实行的是乞食制度,比丘不得亲自煮饭,僧团事务多由净人办理,以保证僧人的专心修道。可是,为了照顾病人,比丘自煮饭也可以的。病人的饮食也要特殊,如《十诵律》说:
当随病人所须,问病因缘,觅师求药,日到僧厨,问有病人食否?若无,取僧所供给库中物,无者当为外求,应从好善名闻福德比丘索。
厨房要给病人作特别饭菜,如果库房没有好料,应向居士化缘。《五分律》也说:
每到行粥时,应问别有病人粥否?若无,应先与病人,然后行与僧也。
到吃粥时,要先分给病人,然后再分给大众,这是从饮食方面关心。
在经济方面也要给予照顾。如《僧祗律》说:
若病人衣钵外,有医药直者,取之供给;无者,众僧应与;若僧无者,彼有贵贱衣钵,当贸贱者,供给病者;若复无者,当外乞与之。
病人自己有财产,医疗费当自付;假如病人付不起医疗费,僧团大众要帮助他;大众没有能力,要替他化缘。《善见律》也说:
若病无汤药,得以华果饮食,饷人求易汤药,不犯。
僧食本来不能随便供给俗人食,但为病人能够得到汤药,也是可以的。
对于照顾病人者的态度,经律中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四分律》说:
看病人具有五德:一、知可食应与。二、不恶贱便秽。三、怀慈愍故,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五、为病人说法,令他(她)欢喜。
具足这五个条件,是合格的瞻病人,能使病人及早恢复健康。又《增一阿含经》说:
若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常在床褥。云何为五,一、瞻病之人不别良药。二、懈怠无勇猛心。三、常喜嗔恚,亦好睡觉。四、但贪好食故,瞻视病人。五、不与法供养故,亦不与病者语谈往返。
不能给病人说法谈心,又不能耐心照顾,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安慰和治疗,自然难以恢复健康,这种瞻病者是不合格的。
4、安置病人的地方
印度寺院的西北角,日光没处,设有无常院,病人安置其中。堂内供一尊金像,面向西方,右手举起,左手中系一个五彩幡,幡垂曳地。安病者在像后,左手执幡,作往生净土意。照顾病人者随时清理房内尿屎吐唾,烧香散花,乃至为病者随机说法。
无常院的无常二字,是取《涅槃经》“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意思。之所以要安放病人在无常院,是怕病人对本房中的衣钵众具贪恋不舍,以致堕落。如《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说:
昔有比丘,念著铜钵,死作饿鬼,僧分物时,便来求钵。其身绝大,犹如黑云。有得道者,以钵还之。既得,便舌舐放地而去。诸比丘取之,绝臭,更铸作器,犹臭不可闻。又有比丘爱衣而死,作化生蛇等。
凡夫总是心随境转,见境生情,一旦对熟悉的环境、衣物有了贪著就会堕落,因此,要特别安置病人。
5、如何给病人说法
僧伽蓝中的上座法师们,应当经常到病人前,给他讲说佛法,帮助启发正念。因为临终时的心念,往往决定来生的去处。如《大智度论》说:
从生作善,临终恶念,便生恶道;从生造恶,临终善念,而生天上。
这是说明了临终说法的重要性。
那末,临终怎么说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可以用三方面说:甲、去其爱恋之情。如《四分律行事钞》说:
《四分》问病者持何等衣?……当见告示,为取著之,现在未来,为佛所赞。若见贪物心无大志者,告云:此衣物等,并是幻有,大德储积来久,为之疲劳,乃至病苦,眼看不救,乃至脱死,亦无一物。大德生从胎来,亦不将一财来,脱至后世,亦不将去。经云:往昔国王,为宝所诳,乃至临终,无一随己,可不悲乎。不须忧念幻假钱财,但须存胜业耳。亦不须付嘱余人,此则妄行颜面,终非大德死法。但用佛语,普召十方凡圣大众,羯磨分之,如法受用,大德乘此功为,必生善处。
说明衣物钱财都是幻有,虚妄不实,劝导病人舍去,与大众结缘,勿要贪恋。
乙、称扬病者一生功德及所修法门。是依病人一生所行善事,投其所好,给予赞叹,使他内心喜欢,不忧惧前途,便得正念不乱,生到理想的去处。
丙:示经像。照顾病人者手执经卷,告诉病者经的名字。又将佛像,对着病者眼睛,叫他观视,和他说佛法善语,不可谈日常闲事。如《华严经》说:
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
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
见彼命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
又复劝令皈依佛,因是得成明净光。
是说病者临终时念佛、见像,一心向往,命终之后一定能生到佛国。
三、死
1、告别尸体有四事
甲、安设尸体。将尸体从佛像前抬到廊舍下,四周围上幛缦,里面用布棺覆尸,用粗衣覆尸上。和尚、阇黎铺床在外幔坐,招待来吊慰的客人;同学、弟子等小辈站在旁边,平辈的可以坐着。
乙,啼泣可否。亲人死了,难免会哭哭啼啼,从某种程度上,律中是允许的。如《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说:
师亡,不得举声大啼,应小小泣泪耳。
又《四分律》也说:
尼椎胸啼哭泪,一一堕,比丘吉罗。
师父死了,感情一时接受不了,小声哭泣是允许的,但如果嚎啕痛哭,忘乎所以,就会显得俗气,所以要给予禁止。
丙、吊慰客人的安排。外来吊慰的客人,小于亡者的,到尸前具仪设礼,握亡者的弟子手慰问之,然后依法吊慰。为奔丧来者,就直接到尸体处,礼拜展哀情已。次第依位,如果是大德上座来了,随他方便,或站或坐都是可以的。
丁、履尸殡送。亡者穿什么衣服呢?《五分律》说:
尸以衣覆根。
又《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说:
应先白僧,以亡人泥洹僧、祗支,覆尸而送。
泥洹僧,汉译内衣,即裙子。祗支,汉译掩腋衣,披于左肩以衬袈裟。是说亡者只能穿裙子和掩腋衣(相当汉地普通僧服),佛制三衣是不宜披上火化的。之所以要白僧者,因僧尼死了,其衣物都属僧物了。同书又说:
将尸之舆,轻省而作,上施白盖,周匝裙围;四人擎之,烧香导从。
又《毗尼母论》说:
合寺众僧,并送葬所。
是说将尸体送到葬所,要适当布置庄严,全体大众护送。
2、葬法有四事
甲、葬法。印度有四种葬法:水葬,投到江河;火葬,用火焚烧;土葬,埋到岸旁;林葬,弃之郊野。律中多说火、林二种葬,也有用埋的。如《五分律》说:
尸应埋之,若火烧,在石上,不得草上安。
中国现在僧尼多用火葬,因为火葬经济且卫生。
乙、香花供养。《增一阿含经》说:
诸比丘以香花散目连尸上。
《僧祗律》也有香花供养的规定。
丙、起塔立像。《四分律》说:
世尊、五众得起塔,从小沙弥以上并得礼上座冢。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说:得为亡师立形像。
《僧祗律》也说:
持律比丘、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施幡盖,在屏处安立。
《四分律》以为五众都可以立塔;《僧祗律》但说有才德比丘或对常住有贡献比丘方可为之立塔。
丁、能否送俗。俗家的父母,因养育恩重,应该护送,如《净饭王泥洹经》说佛陀亲自抬着父王的灵枢,为不孝众生作模范作用。又《增一阿含经》说:
如来自舆父床一角,阿难、罗云各舆一角,不令余人代担,为报恩故。
这是对待亲属。不是亲属又该怎样呢?《善见律》说:
不得送白衣葬,除为观无常故。
对于一般人的出葬,出家人是不能去护送的。
四、结说
病与死在戒律中制定得这样详细,足见佛陀的悲心与苦心。可惜今日的教界,人们的戒律观念很淡,有许多人根本没有接触到戒律,便开口乱道,说什么戒律过时了,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佛教的不幸啊!在建设两个文明的今天,作为社会的一员--僧人,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必须发扬佛陀无我与大悲的精神,建设六和僧团,为社会树立楷模。但这些都要从提倡戒律着手,发挥戒律的作用,使僧人有法可依,僧团依法办事,如此才能令正法久住。
查看原文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