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成尼扎西仁波切:归依上师之“九大难题”

发布时间:2019-10-29 09:16:38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顶礼上师如意宝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成尼扎西仁波切

文殊师利真实身语意雪山慧日加持入心间赐予无比殊胜之悉地成尼扎西足下诚祈请

《大圆满虚幻休息妙车疏》中说:"唯依靠观想生圆次第等各个道之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增相等。而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之本体就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之证悟,即可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

续部中也说:"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

续部中还说:"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肢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成就者贡仓巴也说,上师瑜伽是无上的生圆次第:"生起次第虽多修,然修上师为无上,圆满次第虽多修,然诚依师为无上。"

阿底峡尊者说:"诸友未得菩提需依师,故应依止殊胜善知识。未证实相之前需闻法,故当谛听上师之教授。诸安乐乃上师之加持,故当报答上师之恩德。"

龙树菩萨在《五次第》中云:“即使远离其余的一切供养,仅以供养上师,使上师欢喜所赐予的加持力,即可获证一切智智,所有福德资粮与苦行都已在供养上师中圆满。”遍知蒋扬钦哲仁波切曾说:“金刚乘中很强调上师,甚至对弟子而言其重要性超越一切诸佛之上”

堪钦卡特仁波切说过:“……他即是你的根本上师,对你而言,他甚至比佛还要重要,”

阿秋喇嘛说:“(一个修行人)毕生应当追求的,是与自己上师内在的相应。”

曾经有弟子请求上师法王如意宝著自传,上师说:"我没有什么传记可写的,但有一点,凡是我所依止过的上师,我从未作过令他们不欢喜的事,对任何一位上师者是恭恭敬敬,谨遵师教,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传记。"

在法王如意宝用一句话来总结他一生的时候,法王选择了开释上师的重要性,可见上师在密乘当中的无上地位,正如萨迦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说的:“在密乘中,离师无法、离法无成,如何相应自己的上师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

然而在密宗中最让人头痛的却也正是如何归依上师的问题,根让仁波切说:“归依金刚上师是很殊胜出,如果你作的好,很快可以得到金刚上师的加持,很快得到解脱;如果你作的不好,也会很快下到金刚地狱的。”对于如何如理如法的归依上师是密宗最重要的,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如果对此事没有正见的话,不如不修,否则堕落如箭自为份内之事。

末学总结了较为常见的九个难题,冀与诸位金刚兄弟共同探讨,以廓群迷。

一、分别上师

二、如何判断真假上师

三、如何对待假上师

四、能否依止多个上师

五、依法还是依人

六、如何看待上师的非常态表现

七、连自己的灾祸都不能避免的上师是否值得依止

八、判断是否得到上师正加持的标准

九、辨清感情信仰与正信

在讨论之前先确定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问题,那就是弄清楚根本上师和一般上师的区别(本文所涉及到之根本上师都是指广义的根本上师,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先熟知末学的上一个帖子《谈谈到底什么是“根本上师”》),过去密乘学人大都能抛离一切,以修行为专事,自有条件选择根本上师。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不同,大多上师来到汉地都是以化缘为主,弟子见到上师的时间也很短,大多浮光掠影,再加上语言障碍等,不可能做太多的深入交流。这种情况下,在家的普通居士大多难以专心依止,更加谈不上根本上师了。然而现在很多的资料介绍如何承事上师时,有很多只是适用于根本上师,不适用于一般上师的(从恭敬上讲都应该一体恭敬,下文第一个问题讲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行事原则上不能不加鉴别),再加上现在是末法时期,众生福报微薄,邪师众多,如果不加抉择,将会使避免邪师变的更加困难。所以抉择何者承事原则适用于根本上师,哪种承事原则适用于一般上师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首先讨论第一个难题:

一、分别上师:

本论题所论所讨论之恭敬心无论是一般上师还是根本上师都适用。

曾经有某大居士,财雄势大,但可喜者唯挚信三宝,每遇三宝之事,都全力张罗,出钱出力。唯其人颇有创举,不知按照哪个经典把上师分成了三个级别:法王级的、活佛级的、普通喇嘛级的。每有师兄弟介绍来了某某师傅的时候,他都要问:“哦?来了吗?是哪个级别的?”师兄弟都知道他的习惯,鉴于其人的能力,通常都会按照他的逻辑告诉他,如果说是法王级的“啊,那要去见见”;如果说是活佛级的“哦,那见不见都无所谓,看我到时候有没有时间吧”;如果说是普通喇嘛级的“那就不见了,我大法王都见了那么多了,普通的喇嘛不见。”

相信很多师兄看了上面的轶事都会会心一笑的,不用说财雄势大的大居士,就是我们小居士,通常活佛见的多了,也会有“活佛麻木症”的,见多了自然就没有那种渴仰之心,就开始以高口味分别开了。有的师兄也知道自己这种态度不对,但苦于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的习气。比如,法王如意宝曾经数次当众亲口宣说索达堪布是和他无二无别的;阿秋喇嘛也说普扎活佛是和自己无二无别的。当然大家在口头上都说是相信的,可是有几个人在心里对上师的说法真正信服呢?真的面对堪布的时候,真的能和面对法王有一样信心吗?

尽管很多密续经典都说归依了上师之后就绝对不能观察分别了(例如圣者索达吉堪布在《密宗断惑论》中说:“依止了上师后,无论他做得如不如法,也不应对其生起邪见,也不能轻易毁谤。”如此教证可谓汗牛充栋,相信各位也大都知晓,故不多引述),可是我等凡夫还是会被自己的习气时而侵扰,观察上师:啊,他这么做符合不符合戒律啊?他怎么能这么说呢?一个成就者不应该这么说的,他大概没什么证悟吧等等,以至于终日惶惶,难得安心。

从上可见,分别上师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上师和上师之间的高下分别比较,于自觉高者慕之,于自觉低者蔑之。2是对上师之自身的分别伺察。

这两个问题症结的关键就是:大家对什么才是上师的真正归依处还十分模糊。我们归依上师,究竟归依的是什么?上师为什么那么重要,为什么佛都比不上?

我的上师大圣者成尼扎西仁波切说过:“佛像的照片不能放在经书上,因为经书代表佛法,而法为十方佛之母,故佛像不能放在经书之上。但是自己金刚上师的照片可以放在经书上,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感谢大恩上师一句话道破了上师的真正归依处。如果真正理解了此归依处,也正是可以轻松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办法,也是本文全文的枢机所在。

先列举诸位上师之圣教言,后加辨别。

阿秋喇嘛说:“(上师)他的身、口、意就是佛法自然显现的代表,故一个真正的上师本身就是佛、法、僧三者的总集。”无二莲师普扎活佛说过:“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集三宝于一体”圣者索达吉堪布在《密宗断惑论》中说:“因为上师不是个人,而是将佛法僧三宝总集为一身,佛在多处强调了依师规则”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在《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中说:“对上师不恭敬、诽谤上师,就等于诽谤十方一切诸佛”索达吉堪布在《入密明灯论》中说:“依止后,不管上师功德如何,一律当作佛菩萨看待”

堪布在讲解《事师法五十颂》中云:“如果已确立了上师弟子的关系,这时弟子若轻毁等同于怙主的上师,即有等同轻毁患十方三世诸佛的过失,故必当感受大苦。所谓轻毁,即诽谤上师犯戒、懈怠、愚痴等等,即使见到上师有不如法事,也应看作这是上师的示现”

堪布赤诚罗珠讲授的《无上密乘共同十四条根本戒》中也有言:“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生起嗔心。”

上师对弟子的作用主要是两方面的:一个是上师作为福田和对弟子的加持;一个是上师为弟子传授教法(过去的学密者大都是亲从上师闻思,但现在由于语言、时间等等问题,现代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从上师处获得教授的,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确定自己的根本上师之前,应该在初期做大量的阅读以树立正见,好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有这种便利)。对上师妄加分别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家以上师个人证悟高低为判断是否归依的标准,或者说是以很多人理解中的上师“法力”高强与否,来判断应否生起信心,这样是否是正信呢?

总结上面的教言,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总集化现。2、归依后即使上师毫无功德也要象恭敬十方三世一切佛那样恭敬他。

如果依止证悟高的上师我们就能得到加持,证悟低的就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还说即使没有功德也要如佛恭敬呢?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颂释》的"注疏"中说:一切出世的功德都来源于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佛曾对舍利弗尊者说:证悟胜义谛唯一的因是信心。但是对于我们二取实执坚固的凡夫来说,每个人感情的产生必要有对境,比如要哭一定是因为遇到了伤心的事情(以伤心事为对境),要笑一定是遇到了高兴的事情(以高兴事为对境),要产生色欲一定要有美女(以美女为对境),所以凡夫之感情,包括相似的信心的产生,都不可能是无缘的,都需要一个对境(对象)方能生起。

十方三世的佛菩萨以其无比的慈悲和智慧,时刻都在加持每一个众生,无论他是否信仰佛法,无论他做恶还是行善,佛菩萨对任何人的加持都是没有一点差别的。但是作为我们凡夫来讲,因为自己的业障没有清净的缘故,虽然佛菩萨的智慧法身时刻都在教导我们,可是我们却看不见。萨迦崔津法王说 “在密乘之中上师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上师你才能得到佛的加持。现在我们无法面见佛陀、无法亲耳聆听佛的教言,所以没法得到佛的加持。虽然实际上佛每天都在加持我们,但由于我们自身的业障和染污,我们无法直接感受到这种加持。所以与佛结缘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一位精神导师,他以人身化现,他教你佛的教言,通过他你能得到佛陀的教诲。”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依据圣教量,能否得到三宝加持的近取因就是是否对三宝产生信心。而对我们二取实执坚固的凡夫来说,如果没有对境就无法对三宝产生信心。所以上师化现世间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以他个人的修行证悟能力加持弟子,而在于示现一个便于我们迷乱凡夫对遍满虚空不可见三宝产生信仰所需要的对境、媒介、窗口。因为即使是佛的亲戚提婆达多,经常在佛的身边,但是对佛陀没有信心,不但得不到加持,最后还以五无间罪堕落到地狱,可见尽管对境殊胜,离开了信心依然得不到加持(下面引用的《安慧狮子恭敬袈裟》的故事说明即使对境恶劣,只要有信心一样可以得到加持,可见应以何者为根本);三世贡唐仁波且在《归依引导文——利乐善道明灯》中如是抉择云:“如只为消除部分怖畏,则仅依靠佛陀或菩萨、声闻任一都可以。譬如众商人入海探取旃檀于遇难时,至诚祈祷归依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已证声闻果位‘富楼那’尊者,遂从恐怖中获得解脱。像这样史记很多。然而如果想成办解脱果位,就必须归依三宝,缺一不可。如《归依七十颂》云:‘佛法以及圣僧众,诸欲解脱之归处’。又如《喻法论释》云:‘譬如去印度应需三个同伴。我等寻求解脱大菩提,就应该依靠导师佛,寻求解脱道,还须依靠其教法,及修行其教法的僧侣’。就好象疗病需要医生、药、护士,三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如果想熄灭烦恼证得解脱的果位,其方便就是导师佛,正方便就是佛法及修法的助伴僧众,三者应全也。”(想起一些经常口称佛菩萨加持的人,也应该改口祈祷三宝加持为上了吧)可见如果仅仅以上师个人的证悟而归依,最幸运的充其量只能达到仅归依佛,不是归依三宝的话,不是能得到解脱果位之因。故此仅仅因为上师个人证悟(法力)而归依其的人,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所以,上师的真正归依处不是上师的个人特征(身体、证悟、辩才、脾气等等),而是通过上师为媒介,对看不见的遍虚空法界三宝产生归依的心。

上师就象窗户,我们实际需要的是外面的阳光(喻三宝加持),但是由于有屋子的遮挡(二取实执),我们不能直接得见,但是有一个方便,那就是窗户,我们可以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阳光,我们始终要知道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要看见外面的阳光,所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往外面看,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分别窗户是铝合金的还是木头的等等,窗户只是方便,是媒介,我们最终要得到的是阳光。

新闻联播要播伊拉克局势,我们只是急于想看新闻,所以只要有电视就好,不管这个电视是什么牌子,多少尺寸,我们不能直接接受无线电波,只要有一个电视就行,因为我们只要能看到新闻,得到想要的信息就是目的。

所以我们归依上师不是归依上师个人的证悟,上师个人的证悟再厉害,顶多和佛陀无二,不可能超过佛陀,何当可以放在佛经上面?何当可以“比十方三世佛还要重要”?故,我们归依上师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以上师为对境、为媒介,以便于达到对看不见的整个法界三宝归依与信仰而已,我们归依和恭敬的是整个佛教,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不是仅仅归依某个人。如果上师本身不是代表三宝,只是代表他个人的“法力”的话,这种归依与归依大仙有什么区别?那么可以说这种归依上师没有什么意义。就因为上师代表了三宝总集,所以才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以至于“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因为他不是因为他个人证悟等个人特征而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而是因为他是代表三宝的媒介,我们赞叹他也好,供养也好,都不是针对他本人的个人特征(证悟等),而是以他为媒介和对境,去生起和完成对三宝的归依。如果我们归依上师不是因为他是代表三宝,而是因为他个人特征的话,那么这种归依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近乎外道邪执。

我们更需要具德上师的意义不仅在于具德上师可以给我们正确的佛法教授,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实执凡夫更容易产生信心,但是这种信心绝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上师的个人身上,我们要明白我们归依的是整个三宝。因为我们凡夫对外在的东西难免有分别,所以做佛像要做的精美一点,不是因为雕刻精美的木头比雕刻粗糙的木头更有加持力,而是因为凡夫面对精美的佛像更能生起大的信心;证悟究竟的上师,在凡夫眼中更能让人相信其为三宝的代表而生起信心。我们凡夫可以于无情之木石金属造像产生信心,为什么对尤其具有传承加持力的上师左顾右盼呢?故云:”我有一切法,为有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依照归依的道理,三宝是我们唯一的归依处,上师之所以可以放在四归依的第一位,不是因为所有的金刚上师都是个人证悟上的即身佛陀,只是因为上师代表了三宝的总集。上师只是归依的媒介,我们并不是归依上师个人的特征比如身体、证悟等等,故而分别毫无意义。所以不管他是法王级的也好,还是喇嘛级的也好,都无所谓,能真实利益我们的只是对三宝的信心,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能生起归依信心的对象和媒介;我们不是归依上师个人的证悟能力,没有经典说必要是真实能达到即身成佛标准的上师我们才要把他们看成真佛,恰恰相反是“依止后,不管上师功德如何,一律当作佛菩萨看待”一方面说上师是佛,一方面说上师不管有没有功德都应该看成是佛,其看似矛盾不通的论点,其实就统一在这里:我们归依上师的意义,不是在于归依上师本身的个人特征(包括身体、证悟、戒律),而是在于上师身上有佛教的特征(不说高的,就说最起码的,比如说,身穿比丘衣服,甚至自称佛弟子,噶举上师旦巴喇嘛说过:“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比丘,甚至他都不穿僧衣,只要他自己口称是真的比丘我们都应该恭敬他。”过去嘎当的大德如果走路遇到地上有红黄色的布碎片都要捡起来,那是因为僧衣就是由红黄布片组成的,还比如下面引用的佛本生故事,猎人假扮僧人射杀狮子的故事,都是同样道理。这个对待假和尚的道理可能很多人想不通,不服气,但是只要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归依真正意义的问题,就会明白了)可以作为执着凡夫的归依对境。我们就应该对所有上师一体恭敬,不要分别,不是因为教条上规定你必须这么做,而是因为这样做毫无意义。就象印藏各大论师经常引用的比喻:有人用石头打狗的时候,狗只会回头去追逐撕咬打它的石头,而狮子却不会管石头,只会直扑打它的人。

说道这里,相信不用做个别的说明,大家也应该知道如何解决上面的那两个分别难题了。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真正归依的是什么,就没有必要把注意力放在没必要注意的事物上了。所以当我们给上师磕头的时候,知道自己是给十方三宝磕头,自然应该恭恭敬敬,而不必在乎上师是什么样,即使是凡夫上师、破戒上师、甚至假上师也无所谓,一点不影响我们的功德。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并不是给这个上师磕头。如果不能把上师看做是三宝的总集显现而恭敬,而只是把上师当作法力高强、深山修炼千年的神仙来崇拜的话,那么这种归依毫无意义。如果学人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上师个人特征上,而归依上师个人的话,那么我认为这种归依就是邪归依。

结尾我们可以引用佛本生故事、遵循伟大一切智智佛陀的足迹,作为这个道理的最好注脚。《安慧狮子恭敬袈裟》:“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安慧狮子,遍体金色、光洁闪亮,它经常以水果、树叶为食,从不损害任何众生,对出家人尤为恭敬。

  有一猎人妄图杀死安慧,期冀把它金色毛皮献与国王后能免除自身贫穷之苦。他便穿上出家人所着袈裟,伪装成僧人、手持弓箭来到狮子面前,并最终趁它熟睡时向其射出一只毒箭。狮子惊醒后本欲追赶猎人,但见他身着袈裟不禁想到:此人身着三世诸佛胜幢袈裟,若将其损害,则如已对三世诸佛生起恶心。于是它便放弃了追杀猎人之意。毒箭毒性随后发作,当狮子生命垂危之际,它口中自然发出:“呀啦啦瓦夏萨梭哈”之音。时大地震动犹如翻天覆地一般,无云天空亦降下雨水。诸天人目睹猎人杀害狮子相菩萨后,均降下天人花雨供养狮子尸体。

  释迦牟尼佛变为狮子时,对身着袈裟之人无不生起坚定信心。以此缘故,他于十万劫中都转生为转轮王,赐与众生安乐,自己亦积累下广大福德。”

可见加持与功德的获得与否,并不取决于上师是否是在证悟上的即身佛陀,甚至对境是恶劣的屠夫骗子也是一样的。

上师之所以值得归依和恭敬,是因为他代表了三宝,非此动机,哪怕是归依任何法力高强的上师都毫无意义。此为解决第一个难题——分别上师之匙。二、如何判断真假上师

这也是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受众团体来考虑。

其一是初学者(对待一般上师),大家都知道经典里面要求归依上师之前要进行长期、甚至经年的观察(比如莲花生大士说:“上师若不注意观察弟子,则上师有其过失;而弟子拜根本上师来跟随修持,一定也要花几年来观察上师。”),但是,现在的很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上师来汉地是为化缘,住不了几天就走了,要观察显然没有时间,而如果不归依和参加开许灌顶的话,就只能白白浪费机会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对此有几个快速判断的办法。

其一:有佛经和大成就者的直接授记,比如龙树菩萨、莲师、法王如意宝、阿秋喇嘛、大宝法王等等。我的大恩上师成尼扎西仁波切就有佛经的授记和莲师的预言授记其为圣文殊菩萨之真实身语意化身。

其二:要有当世公认的大成就者的明确认证:比如我的大恩上师成尼扎西仁波切就曾为热阿塘寺的加洛堪布,色达拉则寺的拉则江贡仁波切(其本身也曾为西藏之月康萨仁波切、遍知蒋扬钦则仁波切的授记和认证),宗科寺的门卓上师所认证。

\

其三:最起码也要有不可质疑的清净传承:比如成尼扎西仁波切的清净传承来源于五明佛学院的法王如意宝。

当然这个标准只能是权益之计,因为这个标准一旦流传后,必将有人伪造此等认证。所以如果要确定的话,一定要亲自(包括电话,面询)证实才可以作为最后的认定。

这是对普通的上师来说的,比如有活佛说过:”并不一定所有的上师都要观察,只有自己要作为根本上师(此处的根本上师指广义的根本上师,具体定义请见上个帖子《谈谈到底什么是”根本上师“》)才需要观察,一般的只是做归依的和一般开许灌顶的不用观察也可以。“

一般意义上的活佛之所以说不用观察,是因为本来和这样的上师接触的机会就不多、语言也大多不通,自然很少诽谤和生起邪见的机会,所以不观察也罢。我的大恩上师成尼扎西仁波切也说过:“不要怕归依假上师,只要你心里不诽谤他,那对你就没有什么危害。”噶举堪布慈诚囊达仁波切说:“上师与弟子,若不破犯彼此的三昧耶(其文后说:“若批评、毁谤,则会破犯三昧耶”),则若各造恶业,各自受报;若彼此三昧耶有破犯,则上师造之恶业,会影响弟子,弟子造了恶业,亦会影响上师。 ”

第二个受众:如果是要作为根本上师的话,一定要多加观察,因为不但上师是否正师对从其处领受的教法是否纯正至为重要,而且自己能否对此上师的示现方式产生信心也同样重要,如果自己不能接受上师的教导方式,虽然其为正师,亦需要多加考虑(比如大瑜珈士钦则益西多吉的教导方式恐怕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吧)。关于如何从观察上鉴别上师的资料随处可见,由于本文已经够长了,为了照顾本来就看烦了的师兄,在这里也就不引用了。

其实说到底,能否选择邪师就是自己福德的问题,如果自己真的有这个业障的话,任何鉴别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如何观察上师的方法是从“果”上下手的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从“因”上下手才能彻底解决。对此根松成林嘉才仁波切说:“有些人在修加行的过程中,就开始以分别心猜测、选择、确定自己的根本上师,这种做法我不赞同。”所以这里有一个窍决,就是大家先不要忙着找自己的根本上师,先安心修加行。如此自能圆满一切福德,消除会遇到邪师的根源之因。再多加阅读,增加正见,以为将来做有力的观察树立正见。所以先不要急着寻找根本上师,先修完加行和多做阅读闻思是预防遇到邪师的最好办法。老子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中医有个说法:”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一般上师无必要观察,只要注意不诽谤即可。如果实在需要,可以进行上面介绍的快速鉴别方法。然需谨慎此方法流俗之乱。作为根本上师一定要观察。但是所有的观察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修完加行。因为有上师说过,如果如理如法的修完一次加行,就能具足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资粮。故此加行至为重要,要想即身取得越高的成就,就越要多修加行。那些接受了大圆满至高窍决的人也都是关起门来不做别的,只是反复修加行而已。为此末学建议,大家最好都发愿把加行完成五遍以上,这对想要即身取得无余虹身成就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故暂时来讲,快速鉴别的三个标准为分辨真假上师之匙;究竟来讲,加行修完,再多加闻思,是解决第二大难题——如何判断真假上师之匙三、如何对待假上师

这个问题也是当今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把上面两个难题圆满解决的话,这个问题应该就不会出现。每每看到有的人痛责其上师某某为假上师,我都替他们感到十分惧怕,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师兄都已经因为往昔的因缘遇到了邪师了,但是一旦接受其为自己的上师之后,千万不能站出来反戈一击,这样做的因果实在是不可思议。滋于此风,引用一些圣教言量作为证据,望各位师兄谨慎。

圣者索达吉堪布的《密宗断惑论》中说:“依止了上师后,无论他做得如不如法,也不应对其生起邪见,也不能轻易毁谤。若已得灌顶传法,尔后才发现此上师不具足上师的资格,然而此时,因其已成为你上师之故,唯有发清净心,而不能说上师过失,也不得生起邪见,否则自己反而堕落。如续中云:‘依止上师后,是否是正士,勿违诸教言,若破师教印,生金刚地狱。’又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卡饶公琼云:‘开示大乘之上师,外相虽现不如法,其内境界难测故,于师不得生疑惑。’”

圣者又在《入密明灯论》中说:

“依止前应认真观察选择,依止后,不管上师功德如何,一律当作佛菩萨看待,不能舍弃、诽谤,一旦对上师生起邪见,应立即忏悔。若依止上师后又舍弃原来的上师,也犯根本戒。如续中云:‘虽不具功德,依止上师后,若人舍彼师,则谤诸上师,亦谤三世佛,彼过不可言。’”

圣者讲解的《事师法五十颂》中云:

\

“如果已确立了上师弟子的关系,这时弟子若轻毁等同于怙主的上师,即有等同轻毁患十方三世诸佛的过失,故必当感受大苦。所谓轻毁,即诽谤上师犯戒、懈怠、愚痴等等,即使见到上师有不如法事,也应看作这是上师的示现,如此方对修法有所助益。这里的上师,非仅指灌顶上师,还包括传授密续、窍诀等的一切金刚上师。”“轻毁上师的人,因其强大的恶业,经常不由自主地遭遇上述苦缘,并且日渐愚痴,郁郁而死。又常常不由自主地遭受王法刑罚、毒蛇噬咬、饿鬼吞啖、盗贼抢掠等种种横死因缘,或丧命水火,现世中感受了种种痛苦报应后,死后又堕入大地狱受苦,这在《金刚续》及《胜德续》中有明说。 ”

“身为弟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应扰乱上师之心,否则因此业具足极大力量之故,后必受极重之那落迦(地狱)苦报,虽依显宗《般若八千颂大疏》等经论中说,一切恶业可依四力忏除清净,但此亦仅局限于显教所说的重罪,密宗中的谤师之罪,悔悟后通过精进忏悔,可以减轻,但很难清净,必亲自感受恶果之后才会得以消除。故密乘弟子对于这一点应铭记于心,时时反观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不使恶业生起现行。 ”

“而且,仅仅助成他人轻毁上师也会对自己的悉地产生极大的障碍,故《大幻化网》第一品云:对于轻毁上师的人应发愿连梦中也不要见到,因为他已被邪魔外道牵引,故有智慧的人应当远离。 ”

正如其中所说的:“总之,一个学佛人,尤其学密宗的人对这两条应坚信不移:⒈坚信因果;⒉坚信谤师的过患。”

还有堪布赤诚罗珠讲授的《无上密乘共同十四条根本戒》中也有言:

“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生起嗔心。否则犯第一条戒。这也是十四条戒中最严重戒。如果犯此戒而失去金刚上师的话,想忏悔以后也没办法忏悔。……所以对金刚上师不能诽谤,不能生嗔心,不能起邪见。如果在自己不清净的现象外现时,也许会生起邪见,这时要将这些都看作自己的过失,要看金刚上师是真佛,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过失,这些都是我业力的现象,不论在实际上是否是金刚上师的过失,在修行时都必须这样做。……在见到金刚上师的任何行为、见解有过失而生起邪见时都要这样对治。”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在《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中也说:

“而当你一旦接受他的灌顶和引导,确立了师徒关系,即便他不具备上师资格,你诽谤他,也会得到上述的果报。即便你的上师做各种杀、盗、淫、妄、酒的事,你也不可以对他失去信心,而应想到一切都是他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噶举巴祖师曾说:这位宝贵完美的上师,不论作什么都是好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殊胜的.在他手中,即便是屠夫的坏工作也是好的,也可以利益禽兽,这是因为慈悲心的缘故;当他行邪淫时,他的品性增加,新品性产生,这是方便与智慧相结合的象征;他用以欺骗我们的谎言只不过是善巧的标帜,他以之引导我们走上自由之路;当他偷盗时,偷走的东西将变成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舒解一切众生的贫困;当这么一位上师呵责时,他的话就是消除悲哀和障碍的有力真言;当他打你时就是加持你,可以产生二种成就,并且使所有忠诚和恭敬的人高兴。

印度大成就者先登巴亦说:‘你一旦听过他简短的开示,如果不敬他为佛,你将转生为狗一百次,然后再转生为贱族(一说屠夫)’。”

“(七)视师即佛,不观察任何过失

《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奢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婆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在密乘修行中,要把上师观想为金刚持或释迦佛,深信上师即是佛。……不再去观察上师的任何过失。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以凡夫的境界去揣测佛的境界(上师的境界)。”

“(九)切勿与诽谤上师三宝者为友。

《密乘十四根本戒》第十条:‘与诽谤上师三宝者为友。’……一个诽谤上师三宝的人,……密乘中说,对于这个人,你不可以与他共进一口食物或说一句友善的话。甚至于当他在你的梦中出现,也应视为最不吉祥的征兆。而你与这种人交友,就等于藐视你的上师,违反密乘的十四根本戒。为什么不能与这种人为友呢?……这种人就象一棵大毒树一样,他沉重的业障所散发出的毒气,一般的行者是根本抵挡不住的。与他们为友,慢慢地你也会受传染,开始对上师退心,怀疑甚至于诽谤你的上师,断失了你的慧命”

《密集金刚》注疏中说:“毁谤上师者不但不成就,甚至亲近他的好友等人亦不成就。”

可见不能数落上师过失是金刚乘中所极力遮止的重中之重!无论上师是否真正有过错,如果自己数说上师的过失,因果都是一样的。和无端诽谤上师在因果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有程度的区别。到头来自己不但受了骗,而且由于不注意取舍因果,还要背负金刚地狱的恶果,实在不值得啊。

那么如果我们已经遇到了假上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说:“如果你真的肯定师长在客观上有过失或根本没有真正之不断传承等情况,最好是悄悄地疏远而另寻师长,但绝不可批评已依止之原来师长,心中仍要视他为自己的师长中之一位。……如果你已与某人建立了师徒关系(即使只是在心中依止而并无告知师长),就不要再批评他。你尽管可再依止其他师长,但不要评谤原来的师父。……总而言之,依止一个师长前要观察入微,依止后就要视师如佛了。 ”

遍知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此后如果不幸地由于自己的恶业或愿力而遇到不好的上师,而且也从他那里接受了一些教法,依照金刚乘的规矩,这个人已成了你的上师,你必须尊重和拥有信心;此时你了解了一些事情,即使你不再觉得他有什么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技巧性的放弃此类上师,这将不会伤害到你或者其他众生。

由于你遇到不好的上师将会阻碍你真实的利益众生,所以我想一个人要技巧性地远离不好的上师,同时一个人也不要因此愤怒,因为是你自己选择到这不好的上师,所以不要抱怨。”

有弟子问:“如果弟子与上师有三昧耶戒的关系,若是该位上师造了种种恶行或不如法的行为,而弟子本身并没造罪,那么由於该上师与弟子有三昧耶之故,弟子是否会受到其上师造恶的恶报?反之,若是弟子造了种种恶行或不如法的行为,但上师本身并没造罪,上师是否亦会受到该弟子造恶的恶报? ”

噶举堪布慈诚囊达仁波切说:“上师若不正确,弟子亦会被影响,因为上师是正法的教授者,因此上师若不正确,弟子的修持则不会进步,得不到什么。若上师错误、上师教错,若弟子跟著修持,弟子亦将学错。这如同学校的老师,若老师本身的观念错误或教错,学生若跟其所行,那当然不好。上师做错,则不必管他,但不要伤害他,也不必去跟著他,因为若是跟著他修,也是会错误,且修持不会进步。若自己本身没有做错,只要不破犯三昧耶,则不会有恶报。

上师与弟子,若不破犯彼此的三昧耶,则若各造恶业,各自受报;若彼此三昧耶有破犯,则上师造之恶业,会影响弟子,弟子造了恶业,亦会影响上师。

依止上师一开始,要先观察他是否是具格上师才依止,但若很不幸依止了才发现依止错误,此时应离开该上师,但不可批评、也不可毁谤,因为若批评、毁谤,则会破犯三昧耶。对这位上师过去他所讲的,虽自己已接受过,但不必再去跟随,应将其放下,但不可批评、毁谤,以免使自己破戒。

依止上师前,上师应观察弟子,弟子亦应观察上师。莲花生大士说:“上师若不注意观察弟子,则上师有其过失;而弟子拜根本上师来跟随修持,一定也要花几年来观察上师。”这是很重要的。努力修持很重要,但切记不要破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是很重要的。”

所以当您已经遇到不好的上师的时候,您只能技巧性地采取远离的办法,不要到处宣扬,反之则对您自己的因果是十分可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真正的归依处是什么,我们归依的是三宝,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上师的个体特征(身体,证悟,道德,戒律),所以即使在再一次面对他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恭恭敬敬的磕个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真正归依的恭敬的是三宝,不是个别上师的个体特征,不因三宝而归依上师是毫无意义的。反过来上师的任何个体条件都不能阻碍我们归依三宝。因为只要我们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上师的个体特征和我们要归依的三宝并无必然联系。所以一定要于此生起定解:我们自始至终归依的都是整个尽法界的三宝总体,不是个别上师的个体特征。即使我们发现上师的个体特征与我们当初期望的并不一样也好,那都不重要,因为我们从来归依的都只是三宝而已,不是某个人。

有的师兄可能不理解,如果我们都不说,那么这个假上师不是更加到处害人了吗?古语云:”唯仁者方能爱人,能恶人“,激浊扬清的事情,自有堪布和法王们去做,作为业障遮蔽的凡夫,没有资格做这个事情。否则很难避免惨烈的因果。而且一旦开此凡夫以分别心随便指责他人的风气,后果将不堪设想。

故此,不言远离,于上师之真实归依处生起定解为解决第三大难题——如何对待假上师之匙四、能否依止多个上师

对此常识性的问题,本来无须多言的。可是近来有一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也对我说这个问题,原因就是确实是有一些上师是这么要求的,可见这个问题的泛滥,所以,在此我们特意提出来加以讨论。

从理上说,我们学的是释迦佛的教法,不是某个上师的教法,我们归依的是三宝,不是某个上师,如果说一个三宝弟子只能归依一个上师,不能再见其他的上师,不能再听其他上师传的佛法的话,那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人连什么叫归依都不懂。现在之所以有许多上师也这么要求的原因我是知道的,主要是因为上师们语言的障碍,再加上一些维护道场、主持法会的大居士自作主张,所以会有这种误会流传。

对此我们可以引用噶举堪钦卡特仁波切的圣教言以正视听:“在成佛之前,我们百分之百地可以亲近许多位师父,但都并不称作根本上师,将来真正令你开悟成佛的那位师父,才是所谓的根本上师,而这就像人的一生只有一位父亲一样,所以我们说每个人都只有一位根本上师,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了这个意义。在你修行的道路上,可能有许多上师为你引见自心本性,但真正能让你证悟自心本性的上师才是你的根本上师,所以这世上有许多位上师,但每个人都只有一位根本上师,然而我们也不需因此而局限了自己求教受法的范围,认为‘啊!我只能有一位根本上师!。’”

卡特仁波切又在答弟子问中有如下对话:

“问:密法强调一师一本尊,此意义为何?

答:一师一本尊的说法让很多人产生误会,没错,密宗强调一师一本尊,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是说有了一位上师之后,就不能再跟别的上师学法了,这是大家要先弄清楚的,……而再谈到一师的问题,此一上师乃是圆满你修行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令你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人,所以是“一”师,因为一旦你成佛,就不再需要别人来教导你修行了,所以我们称这位上师是根本上师,然而在此之前你绝对可以有许多上师,并从他们那儿领受教法。”

法王如意宝说:“若具备信念者,依止的上师越多越好;若不具备信念者,依止的上师越少越好。因为一个上品根器者具备上品的信心,了知一切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不同众生而方便呈现的不同形象,所以他不会把任何过失放到善知识身上,而是时刻检点自心。在这种情况下,依止的上师多多益善,可以广闻博学,如阿底峡尊者依止过153尊上师。不具备这种信念和智慧的人,如果自不量力,依止的上师越多,自己的分别比较之念越重,也就越容易诽谤造业。在这种情况下,依止的上师越少越好。”事实上,法王如意宝是真正的佛,然而法王常说:“自己的根本上师就是托嘎仁波切。”其中的密意,我们可以领会一二。

仔细看的人可以看出,不是说不能归依很多的上师,而是如果真正要解脱的话,专心比三心二意容易成就,但绝不是说有戒律或者什么强制的要求你只能有一个师父,这是大邪见。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要真正只依靠一个师傅的话(广义根本上师),还是先修完加行再决定比较好。

故此,方便为多,究竟为一,此为解决第四大难题——能否依止多师之匙。五、依法还是依人

本原则只适用于对待根本上师,不适用于一般结缘上师。

曾经有一位学显宗的居士和我说:“你们密宗是依人不依法,而我们显宗是依法不依人”随即又具出了几个密宗祖师的超出常人理解的特殊行为的例子。

我们佛教有四依四不依,为我们见地抉择的标准: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意不依语、依智不依识,这个是佛陀的圣教量,任何人也不能违背。那么如何解释我们密宗独特的对上师的信心呢?我们密宗是否不违反了这个佛陀教法呢?

我个人以为,我们密宗在方便上是依人不依法(比如上师作出一些佛经所不许的行为,例如饮酒,我们做为弟子,依然要视为清净),但是这种显现上的相似违背,恰恰是从本质上对四依四不依的遵从。

四依四不依之间并非是完全平等的并列,比如“依法不依人”这一条就要遵照“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意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为指归,只有完全贯彻了后三条的标准才是究竟本质上的依法不依人之依法。上师显现上的不清净,在究竟意义上讲,都是平等大清净的行为,上师的超常显现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凡夫对清净与不清净的坚固模式。经书上说的了义教法只是以分别心语言为基础上表达的了义,而上师的示现是真正的离分别心的打破实执的开释。是真正意义上的了义,是真正意义上的依意,是非分别识所可了知的智慧,所以,从理论上讲,密宗的法为果乘法,直接表现佛的究竟见地,是最了义的,也是最能表现四依四不依本质精神的教法。

但是对此原则的适用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也要分清楚层次。比如说刚刚开始初入密乘的人,就不能忽略名相上的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依照各种标准仔细考察然后再归依上师;只有对于真正闻思圆满、密宗根器成熟的修行人,面对自己的根本上师的时候,才能运用到这个究竟意义上的依法不依人。而且对于此等弟子来讲要想今生成就,必须如此方有希望。但是如果不分层次滥用这个原则的话,则有弊无利。一个是无此必要,因为归依一般的结缘上师不是以从其证悟为目的,虽然对所有的上师都应该恭敬,但是诸大经论都未说非根本上师也要如此对待的,而且诸大成就者传记当中,如此示现的也只是局限于根本上师和弟子之间而已;另一个是很可能会导致假上师的泛滥,治理和预防难度的增加,和因此而轻易摧毁初学人之信根等等诸多过失。鼓励普通上师超常行为只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的泛滥。比如说:如果你是女弟子,你的结缘上师对你提出性要求,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我不敢肯定的说他是不是邪师,但是我可以保证你这么做肯定是最正确的:毫不犹豫的立即远离他。如果你的上师说你是非常的根器,不需要修加行,可以直接灌大圆满等大顶(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为你的根本上师),然后即向你提出性要求,那么你应该如何呢?想都不用想,马上离开他远远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原则一定要注意:远离就可以,千万不能在别人面前数落和宣扬他的过失,不然因果严重。如果你发现他正在欺骗别人,那么你也不要对那个人现身说法,告诉她你自己的经历。如果你实在不能坐视她重蹈覆辙的话,你可以推荐那个人看看本文。

故此,方便依人,究竟依法;暂时依法,究竟依人。此为解决第五大难题——依法还是依人之匙。六、如何看待上师的非常态表现

此论题的讨论只适合已经有根本上师之密宗行者。但也可作为初学者的参考,但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不适合如此实行承事上师。

曾经有一位师兄说:“我明白双身像是表法的,但是既然怕人诽谤,为什么不换一种事物来表法呢?”密宗的见解为果位之见解,是最究竟的胜义见解。在究竟本性中(此处以宁玛自宗观点为依据),一切现而自空,不是说清净的东西才是空的,换了一种凡夫不能接受的事物就不空了,那不是真正的空性,如此只是混淆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之间的适用范围,从世俗谛取舍因果上看,的确不清净就是不清净;但是在论述胜义本性的时候,如此抉择因果则为非理。不管是善也好是恶也好,在究竟的本性中都是无别的大空性,不是说原本存在的东西,硬说不存在这就是空;原本能看见的东西,硬说看不见这就是空,任何万有在显现的同时本自是空性,空性不碍显现,显现不碍空性。都是“即现即空”的现空大双运。如果在此当中有任何取舍都是邪见。所以上师通常都会表现出让凡夫不能理解的行为,就是要颠倒凡夫的任何执着和认取,你原本越是坚固认定的东西,上师越要打破,这样才能达到使你对治习气,显见空性的目的。在这个时候如果凡夫弟子能够对上师保持任何考验也不变的信心,这种信心就是对究竟空性的信心,因为凡夫的任何观念取舍,善也好,恶也好,都是实执习气的表现,即使是依照佛经原则行为,也是分别心摄持下的行为。所以弟子自己的分别心不能作准。上师的这种方便才能打破执着,使你很快的见到空性。如果你对自己分别念形成的坚固执着的信心,大于对上师的信心的话,就不容易证悟了。所以面对任何超出凡夫理解的考验都能保持对上师坚定的信心是证悟的关键。

有一位修行者和一位居士聊天说:“前一阵我的经济很困难,上师要我把僧众念经的钱先用着,我一听就说:不行啊,我又没参加念经,这个钱我怎么能收呢?收了是有大因果的。上师一再的坚持,我就是不收,后来上师说:如果你不收就是违背根本戒律,违背上师教导,没办法我只好收了”

那位居士说:“真可惜了,如果是我,我只会坚持一次,如果上师还要我收的话我就会收下,并且说:‘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总集,是三宝总集的化现,上师说的话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金刚语,一定是最正确的,只要能让上师心生欢喜就能让十方三世一切佛欢喜,只要能让上师欢喜,我愿意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承受严重的果报我也毫不犹豫。’这样上师一定会欢喜的,只要能让上师欢喜,那就可以在一瞬间圆满无量劫的资粮,你浪费了大好的机会呀。”

在密乘中,人们把上师称作“如意宝”。确实,世间再也没有比这如意宝更珍贵的了!显密的各教典都告诉我们:十方一切诸佛无不依止自己的上师而得成佛。一个人若能如法地依止自己的上师,他将迅速地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本来应无量劫在地狱等三恶道中所受的种种业报,如今只要受上师的一句喝斥乃至梦中或现世受一种损恼便可消除,这也正是大密乘为什么能即身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索达吉堪布在《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中讲了一个故事,十分经典:“只要自己的意乐和加行能使上师真正生起欢喜心,那就是最殊胜的供养。此间提到欢喜心,藏地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上师,名叫华灯让波,有四位皈依弟子。一日,上师心情愉悦,忽念让其弟子作四首赞词赞美自己。师道曰:"汝等各作一偈,赞吾名号。一者赞'华',另者赞'灯',再者赞'让',末者赞'波'。"言毕令作。其弟子实乃水平有限,然上师之言,不得不为。彼等皆感希奇,亦又调皮。无奈之中,一弟子首作偈词曰:"华师之徒如食子。"此子形象不雅,身蜷如食子,彼以己身之陋而作言词,欲令师喜。另一弟子忆师晒日之景,嘻言赞曰:"阳光照耀,灯师头上红光光。"师听罢二子之言,甚觉可乐,然依故作严肃,待闻余二弟子之赞,再作分别。时三弟子尴尬,气憋半日,方言辞句:"见到好吃牛肉,让师笑口常开。"余一弟子见彼三者皆已赞毕,师亦正待欲乐,然"波"字难言。情急之中,彼立仆倒,于师顶礼,即又念道:"波师脚下我顶礼。"师闻此四子各自赞语,皆言己相,不禁朗笑。正因上师欢喜之功德,四位弟子于此生中,皆得具足对各种经论精通之能力。彼等老年之后,都觉以前上师给他们开了方便法门,本来他们当时并无什么能力,而且言词之中对上师亦稍带有讽刺意味,但未曾想上师特别高兴,此事亦皆变为殊胜之功德。是故,能让上师生起欢喜心确实非常重要。本来,藏地在造论、著颂时都有如是规矩,即在文章开始时先以优美之语言赞颂上师三宝佛菩萨。若是通达声明、造诣较高之人,彼之辞句必定十分美妙,但一般之人,只要发心很好,即使言词不雅也无有关系。记得某人在赞美文殊菩萨时曾用一句,其本意确实想用美言佳句赞颂菩萨,只因智浅言拙,写成如是之句,彼言文殊菩萨"屁股放在莲花上",实上应为"莲月垫上跏趺坐",彼者一时难以表述,就将"屁股"搬了出来。不过,其所具之功德也同样不可思议。”

还有著名的仲敦巴尊者和阿底峡尊者之间的故事:有一次阿底峡尊者观察到仲敦巴尊者的资粮还少,于是突然之间,在房屋四角各拉一堆大便,其他弟子对上师大反常态的表现大惑不解,或谓其已疯,尽皆离去,只有仲敦巴尊者一人,对上师的坚信不因为任何外境而动摇,恭恭敬敬地收拾起了阿底峡尊者的大便,以此猛厉坚固信心产生的功德,仲敦巴尊者当下就开发了能了知“大鹏飞行十八日远”距离之内所有众生心识的功德。

有一次遍知蒋扬钦则仁波切等利美三人和一众弟子来到河边,仁波切突然象疯了一样,在地上捡起石头四处投掷身边的人,人们四散奔逃,其中一位土司跑的最远,一块石头也没挨到,后来仁波切说:“只要能挨到我石头打的人都能不堕落三恶道。”那位土司听后悔不已。

佛在《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讲到:

故我得稱一切智 無有眾生度量者假使三千大千界 盡此土地生長物所有叢林諸樹木 稻麻竹葦及枝條此等諸物皆伐取 竝悉細末作微塵隨處積集量難知 乃至充滿虛空界一切十方諸剎土 所有三千大千界地土皆悉末為塵 此微塵量不可數假使一切眾生智 以此智慧與一人如是智者量無邊 容可知彼微塵數牟尼世尊一念智 令彼智人共度量於多俱胝劫數中 不能算知其少分

我们要深信,凡夫自己的智慧远远没有办法与上师三宝的智慧相提并论,即使遇到哪怕自己想破脑袋也不能理解的事情,一定要坚信只有上师的指导才是最正确的。

故,时刻牢记依智不依识就是解决地六大难题——如何看待上师的非常态表现之匙。(再次强调,此原则只适合对待根本上师)七、连自己都不能避免灾祸的上师是否值得依止

得知上师的母亲被倒塌的房子压伤了,当周围的居士要告诉其他的金刚兄弟的时候,一位经验老到的师兄提醒道:“不能说,因为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会有想法的:这个上师自己母亲都保佑不了,肯定啥也不是。”虽然是经验之谈,但是听了也一样让人感到心里不是滋味。看来大多数人把信仰上师和佛陀,当作信仰上帝了。

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决定的,按照中国民间神道教的思想,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天决定的,

相当一部分人也是这么看佛和上师的。

按照佛经的观点,佛是无所不知的,如果任何一个大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下了一场雨,佛可以知道一共下了多少滴,甚至可以说出每一滴水的来历;如果你从世界各个角落的任意地方各采集一个沙砾,装满一个瓶子,佛可以轻易的说出每一个沙砾的来源地。这就是正遍知的力量。但是佛不同与上帝和神道的是,无所不能的是因果,不是佛,佛也不是世界万有的主宰和发生者。佛有三不能:众生不能不能度尽,无缘不能度,定业不能转。

有的居士曾说:“既然某某喇嘛那么厉害,为什么他跑到国外去,护法不帮忙呢?” “法王如意宝不是法力高强吗?为什么不在全国各地的天空上显像呢?这样所有的人不就都信佛了吗?”

大德的教化众生事业的显现不是受他个人的业力支配,他在这个世界上宏法的事业如何取决于众生的福报,这个问题护法解决不了,甚至佛也解决不了,这个是众生的业力,佛也没有办法单方面转变众生的定业。除非,所有有关众生都能共同忏悔掉这个业障,不然是难以单单凭借加持改变的。比如在《?#123;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中有这么一段问答:

“○如果佛陀及三寶真的有無等力量,爲何寺院及佛像又會在戰爭及天災中被毀呢?

◎佛像等聖物被毀,不代表它們沒有力量。佛法開示無常之理,世間上的一切事物,無不經歷産生、維持及消失的過程,聖物是如此,世俗的人、事及物也是如此。即使本師釋迦牟尼的應化色身,也在二千多年前示現入滅的現像。世界上的聖物,是令猩e聚福德資糧的福田。猩芙逯鴮λ鼈冇^仰、頂禮、供養及繞行等修持而積集成佛的資糧。但它們的住世與否,取決於猩臉I力及福德因緣。如果猩鷽]有足夠的福德,它們便會不復存在,例如被毀或在天災人禍中消失。拉薩的大昭寺內,供著一尊世上最神聖的佛像。這佛像是悉達多太子十二歲的等身像,依著太子當時的容貌塑制而成,後來傳入漢地,又在漢地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時傳至拉薩。在歷代的預言中都有述及,即使這尊最神聖的佛像,最終也會沈入地底,自人間世界消失。那是因爲猩矘I所致,我們不再有福德得見這尊神聖的佛像,並不是說佛陀沒有力量保護他自己的身像,也不是諸佛沒有悲心的緣故。 ”

还有的人说了,为什么我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佛还不加持我呢?为什么我还是有那么多灾祸呢?道理是同样的,就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对因果规律生起定解,如果他真能精进忏悔的话,这样才可以解决,佛是不能单方面解决众生定业的。

再说到能不能凭借有无灾祸来判断上师是否可以归依呢?有一个释尊在世时发生的事:琉璃王年少之时,释迦族人替释尊盖一个讲堂,内有法座甚为庄严,但释尊未坐之时,此少年已坐在上面,因此被释迦族人辱骂,此少年怀恨在心发誓将来继王位后一定要灭释迦族。后得王位为琉璃王,即起兵攻释迦族,族人很多被杀,他也想杀释尊,但被佛威严所摄未敢加害,佛当时就说,七日之后琉璃王当入地狱。后果如此。当大王攻释迦族时,目莲尊者以大神通把族人装在其钵中送到天上躲避,但族人还是被杀,就问释尊什么原因,释尊说这叫神通不抵业力。目莲看自己钵内,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钵血水!释尊告诉尊者,过去生琉璃王曾是一条大鱼,因池塘乾旱无水,渔夫们就把大鱼、小鱼都抓光,故有今日的果报,当年的渔夫们即今日的释迦族人,当年的释尊是参与捕鱼的一个小孩子。

可见我等教主都不能免去灭族之祸,所以我等佛弟子当于神道思想彻底破除,于因果之理当生起定解。

故,于因果不可单方面依靠上师三宝加持生起定解为解决第七大难题——连自己都不能避免灾祸的上师是否值得依止之匙八、判断是否得到上师正加持的标准

到底怎么样才是真正得到了上师的加持呢?有的人梦见了本尊,有的人在上师身上看到了佛光,有些人感到几天几夜不吃饭也不睡觉也没有问题,有的人在上师的加持下能回忆起了前世的事情,那么这些是否就是得到真正加持的表现呢?

有一次,一位居士一瘸一拐的来到我这里,兴高采烈的说:“乖乖不得了,我新认识了一个上师,太了不起了,真是真佛,他说我最近会有车祸,嘿,这不我出门就被车撞了,真绝了。”我当时听了不知道应该哭还是笑。

《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云:“康藏修佛者,看自己道行有无进步,是看自己之心,今年比去年慈悲一点没有,明白一点没有。今日之心,比昨日慈悲一点没有,明白一点没有。如今年今日之心,比去年昨日之心,慈悲一点明白一点,便是有进步,否则便是无进步,并不是求见佛、求飞空、求得各种神通之有无为进步。如求得各种神通,便落于外成,不是内成矣。我此种开示,汝们就是拿这个房屋大的金银宝珠往印度康藏,去遍访大德,求其开示,亦没有比此种开示还有更高的方法。”

《狮吼棒喝——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录》中云:“有沒有真的'見佛'或'得佛加持'很容易判斷,如果你的悲心、慈心及智慧等突然增長了,或嗔心及煩惱等自然消退了,就是得到了加持。否則的話,不論你見到甚麽放光,若你的心沒有改變,則肯定並非'見佛' 或得到加持。佛法修的是內道。修行有沒有成績取決於你的心有否改變向上,並不取決於靈異現像。如果你的心改變了,即使沒見到甚麽,也可說是已得加持及 '見佛'。如果你的心並未改變,即使天天見似是佛光的現象,又有何意義呢?這些現象並無真實性,你亦不需追求'見佛'或'得佛放光加持'。修持的人若不修內心而只懂追求外在的異像,是本末倒置了。 ”

冈波巴大师曾说:“修法殊胜者的验相是在相续中增益逐渐被遣除,心很清净,对世间八法没有欲求,对众生产生了真正的悲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及自己的智慧逐渐增上。”

益西彭措堪布在《定解宝灯论新月释》:“大小乘共同承认的了义神通,是显密共同承认的了义神通,是具圆满殊胜菩提心,弘扬佛法;密宗尤其大圆满不共地认为,降伏业障深重、难以调化的众生,将他们的心以舍(藏文:啥字)字形象融入阿弥陀佛等的心间而往生净土,这才是最了义的神通。”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在另一段又说:“因此,修行高低的验相表现在世俗中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取舍因果等,这不但在小乘及大乘的显宗,大乘密宗也同样认许。……信心、出离心与大悲心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圣者菩萨,都是修行的动力与检验修行的验相。它们既是前行,也是正行。”

法王如意宝在按莲花生大师窍诀所作的《直断要诀释》中说:"若无丝毫信心、悲心等正道的验相,则无碍地穿越山崖,在空中如鸟一样飞,在水中如鱼一样游,大的变小,小的变大,看他人一眼,就能把他的病治好,在山崖、虚空中取出佛像等伏藏品,将一般的魔降伏后收作眷属,这些都是魔所作违缘的验相,故不能认为是正道。应以慈悲之心降伏魔众,以智慧之眼照见并趣向解脱之道。"

法王如意宝经常提到:“心里没正见的人往往喜欢说诸如昨晚梦里普贤佛母赐给了我一副铃和杵,早上醒来时一切都变了,分别心不见了,不需要吃饭了等等,要知道这些并不是修法的真正验相,真正的验相是产生了殊胜的大悲心,对因果产生正知正见,对上师产生真实的信心。若这些方面没有增上,甚至倒退,则不管梦中、定中所见是多么殊胜稀有,无疑都是魔王化成本尊来作的扰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

神通等等是外道与内道的共同所有,而内道大乘以上的不共所修却是菩提心等,如果只是与外道共同的特征不断增上,而内道的不共特征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是否是得到了正加持就显而易见了。

故,是否内道特征不断增上为解决第八难题——判断是否得到上师正加持的标准之匙

九、辨清感情信仰与正信

此论题所有学人都应注意!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现在我们大多数学密的居士,对上师的信心不是建立在对上师是代表十方三世佛的清净正见上的。大多数人沾沾自喜、常常引为夸耀的对上师的信心其实主要只是凡夫习惯的庸俗感情而已。

比如很多人看到如果哪个活佛比较慈悲、没有架子,就会比较喜欢,而看到某个活佛的行为不是那么符合自己的看法,往往就比较疏远,和上师相处的时候就象和自己的亲戚朋友相处,如果活佛对自己好,自己就欢喜,如果活佛表现的对自己不是很关心就不高兴;如果活佛对别人比对自己好,心里就不是滋味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凡夫的情执,我们无始以来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有多少人在和上师相处的时候是时刻保持面对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定解呢?大多数人都只是把这种对待长辈甚至朋友那样庸俗的凡夫情感错认为是对待上师的真正信心而已。

虽然作为凡夫来说,在信仰的初期,这种庸俗的凡夫情感也是十分必要的阶梯,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是不清净的信仰,不是真正的正信,不是我们最终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这种信仰是不坚固的、是经不起考验的。以这种感情为基础而产生的信仰会有许多过患。比如有的人对某个上师产生这种不清净的信仰之后,一旦受骗,那么他就会对很多其他的也上师失去信心,甚至对整个佛法失去信心,即使他再见到其他上师的时候,也会疑神疑鬼,难以恢复当初的信仰热诚。这种信仰来的容易,去的也快,经受不起变故。甚至还有的人,看见上师不住在自己家里,到别人的家里去住,就醋性大发,甚至偷偷告密到公安局去,直到把上师关进监狱为止。这些看似疯狂的表现,其实都是不清净的感情信仰的过患,这种不清净信仰的过患还有许多,他无孔不入的渗入到很多学佛人的心里,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没有正信的庸俗信仰所产生的过患。

真正的正信就是因为:上师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总集化现,是三宝的总持,我们透过上师为对境来表达对三宝的信仰,而得到加持。时刻不要把上师看成是凡人,也时刻要警惕把上师相处当成和凡人相处一样的庸俗感情化。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归依行为就根本毫无意义。

《萨迦法王访问录》中有这样一段:“问:尊者,如何区分(对上师)真正的信心和对上师的感情依赖?

答:真正的信心不会随环境改变而变化。而感情上的依赖会随环境而变化,而且随时会变。当你对上师生起真正的信心的时候,你就会像米拉日巴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对他的上师—马尔巴的信心都永远不会退转”

这个看似微小的信仰出发点问题,其实是很多大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根据个人的不同,以此为原因还会衍生出许多其他的问题,故此希望各位金刚兄弟引起足够的重视,作到真正的正信。

故此,对上师的真正归依处生起稳固的定解,时刻警惕凡夫情执的侵扰为解决第九大难题——辨清感情信仰与正信之匙终于完成了,回首看看我开的这个题目,自己也觉得实在是太大了,我在写的时候就感觉到逐渐力不从心,担心雷声大雨点小,闹了个虎头蛇尾就不好了。当初很多想好的东西临下笔的时候没有表达出来,当初没想说的偏偏又跃然纸上,写到今天已经有两天了,不堪繁剧之倦意让我几次欲罢,尤其是查找有关资料,是写帖子最繁重的工作,一面对电脑我就头痛,然而有一些所见所闻实在是让人不吐不快,所以一咬牙坚持下来。上面的论题其实真应该有一个象样的大论来论述,实在不能只是一个凡夫帖子能完满解决的,然而定睛造论者的三个条件:一、登地以上;二、已现见本尊并被本尊摄受;三、通达五明。扪心自问,呵呵`实在是边都粘不上,无奈只有祈祷三宝加持了,不要谤法误人就好。如果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望请各位师兄不吝赐教。上面已经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收笔,无奈之下只好引用《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的一段论述上师瑜珈的金刚语奉献给大家,权且当作结尾。

忏悔错失之处,如果真能有些许微末的功德,望能如所有具德上师所愿: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暂时究竟一切安乐!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颂释》的"注疏"中说:一切出世的功德都来源于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一切世俗的福报都来源于对众生的大悲心。……

获得金刚上师加持的近取因是信心,它就象打开上师加持库藏的钥匙。佛曾对舍利弗尊者说:证悟胜义谛唯一的因是信心。密宗中最主要的也是信心,信心大的证悟快,信心小的证悟慢,无有信心的不会证悟。《杰珍大圆满》中说:密宗的根器主要不是指福报、智慧、三摩地,而是指信心,信心大的是上根利器,信心小的根器则低劣。借助于信心,才能获得金刚上师的加持,证悟心的本性,如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即欲证悟成就,要么积资净障,要么猛厉祈祷金刚上师,如果不经过闻思,定解不具,不精进于积资净障,不守持三昧耶,也不修上师瑜伽,则肯定不可能证悟。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证悟佛果必需通达如来藏了义的本性,而这又必须凭借对上师坚定不移的信心。

莲花生大师说:如果对上师有信心,又理解了心的本性,则放牛人都可证悟,如果没信心,又不知心的本性,即使班智达也不可能证悟。因此在密宗中,比分别智慧、精进及三摩地更为重要的,是对上师三宝稳定、不退转的信心。

如果一切所作令上师欢喜,也是上师加持入于心间的一个助缘。大成就者萨哈说:"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

如果没有金刚上师的加持,则修生、圆次第可转生色界及无色界果,但不可能获出世功德而证悟。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虚幻休息妙车疏》中说:"唯依靠观想生圆次第等各个道之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增相等。而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之本体就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之证悟,即可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续部中也说:"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续部中还说:"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肢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成就者贡仓巴也说,上师瑜伽是无上的生圆次第:"生起次第虽多修,然修上师为无上,圆满次第虽多修,然诚依师为无上。"阿底峡尊者说:"诸友未得菩提需依师,故应依止殊胜善知识。未证实相之前需闻法,故当谛听上师之教授。诸安乐乃上师之加持,故当报答上师之恩德。"

历史上即身证悟的大成就者都是对上师有极大信心的人,无论上师显现何种行为,信心都坚定不移,为服从上师教言,宁舍生命也在所不惜。如过去龙树菩萨的弟子龙菩提吃了龙树菩萨的鼻涕后,得到了最究竟的悉地。有人对马尔巴上师让密勒日巴背石头修房子觉得不好理解,好象做这些没有多大意义,但马尔巴上师是成就者,密勒日巴又有极大信心,通过这些苦行,就能消去许多业障,获得上师无比的加持,而即身证悟。

那洛巴是位精通三藏的班智达,在印度摧灭了一切外道的诤论,他在戒香寺守护北门。一天,空行母对他授记说:你虽然能善知文句,但没有善巧修证的智慧,因此应求上师的教授,修上师瑜伽。那洛巴依止了帝洛巴后,帝洛巴说:我的证悟是通过修苦行、积累福报、清净业障后才得来的,你岂能随随便便而证悟?那洛巴对上师产生不共的坚定信心后,帝洛巴拿鞋在那洛巴头上一打,那洛巴就证悟了。

无垢光尊者的意子持明无畏洲看了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四心滴》等后,对无垢光尊者产生了"与佛无别"的坚定信念,猛厉地祈祷,得到无垢光尊者的智慧身摄受,加持融入相续而自然证悟。

法王如意宝对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的信心也使我们感触良深,托嘎如意宝已圆寂四十多年了,但法王直到现在还会在每个晚上都梦到他,而且每次梦到时都充满了崇敬与惊喜。在讲法时,每每提及托嘎如意宝的往事时,便老泪纵横、哽咽难止。

对有信心的凡夫来说,大圆满是最最简单的一种修法,它具有不共同的殊胜加持力,有缘者白天修白天就成佛,晚上修晚上就成佛。弟子相续中信心圆满,证悟的因缘具足时,上师可用各种方便来加持,使其刹那证悟。许多有信心的弟子在金刚上师解说心的本性时,观察分别心的生住来去而证悟,更有的连这些方便也不需用,上师只需指指虚空,或让看一下清净的水晶,弟子便已证悟,禅宗祖师的传记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法王如意宝在讲此处颂文时讲了三位成就上师证悟的经过。

宁玛派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首先在上师嘉维尼格仁波切面前通达了大圆满心的本性,华智仁波切后来说这时就象天刚破晓。一天,康巴的瑜伽师多钦则仁波切显现大圆满禁行行为,来到华智仁波切屋门前高喊:"华智,你马上给我出来。"华智仁波切听到后,刚跑出门,就被多钦则仁波切一把抓住衣领,这时华智仁波切嗅到多钦则仁波切嘴上的酒气,突然想起他喝了酒,自己不能失礼,正在想时,多钦则仁波切把他摔倒在地,并骂他"老狗"。华智仁波切立刻明白这是上师在向自己解说心的本性,自己一观察,突然大悟,就象太阳已从东方升到了天空。后来华智仁波切把"老狗"作为多钦则仁波切赐给自己的密名,并经常在著作后以"老狗"署名。

全知麦彭仁波切是历史上唯一不经过勤修学而显现究竟智慧的大成就者,但也显现了从未证悟到证悟的过程。一天,全知麦彭仁波切去见上师蒋扬钦哲旺波仁波切,守门的喇嘛不让进,吵了起来,全知麦彭仁波切力气很大,随便把他们往两边一推,就闯进了上师的屋里。屋里蒋扬钦哲旺波仁波切拥着大氅坐着,头蒙在大氅里,全知麦彭仁波切这时见到上师一言不发,寻思可能是刚才与守门喇嘛吵闹让上不高兴了,心里有些懊悔,正在如坐针毡,不知所措的时候,上师突然从大氅里伸出手来,抓住全知麦彭仁波切,大喊一声"阿喂!(喂)",全知麦彭仁波切于是一观察心的本性,当下大悟。

还有一个公案,一天华智仁波切与弟子纽西喇嘛隆多一起在帐篷里进餐,华智仁波切突然指着桌上一个用糌粑、奶渣、酥油做成的圆状食物,问:"哪里是头,哪里是尾?"纽西喇嘛隆多知道这是上师在向自己解说心的本性,一观察心性,没有头,没有尾,便刹那证悟了。

修行者应对自己的信心、欢喜心和恭敬心作一鉴别,许多人口中对上师的信心,其实只是一般的欢喜心、恭敬心而已。欢喜心、恭敬心是看到上师有功德、有名望、精通经论、经常示现神通、有许多皈依弟子等,因此内心欢喜、恭敬,前去亲近。若真生起了信心,则无论上师后来显现杀、盗、淫、妄诸多恶业,都自然能看作是调伏自己所施设的一种方便,即使在梦中,也观上师是佛,而不发生一丝一毫的疑惑。纵然自己遭受多大违缘,生多大的病,也不退失信心。在依止上师之前,应先作审慎的观察,应寻找有菩提心具法相的善知识,依止后,应时时观作佛想,任何的行为、教言都看作是上师调伏自己的方便,在未得究竟佛果前,应常常忆念上师的教言,一切祈祷、礼拜等善业都应依上师的教言而做,自己的任何安乐、积累的福报都看作是上师慈悲与智慧加持的结果。因此时时想着报答上师恩德。否则不会获得加持,不可能证悟成就。

修密法一切加持成就的来源是上师。在金刚上师面前得到灌顶的同时,就得到了三昧耶戒,如果破了支分的三昧耶,则马上忏悔,这样一生中还可得到普贤王如来果位,若对一个金刚上师进行诽谤,则实际上也诽谤了所有的金刚上师,即是破了根本的三昧耶戒,并且也不可能在别的金刚上师前完全忏尽这谤师的过失。

如果弟子与金刚上师之间没有任何三昧耶的缺犯,关系如金丝一样纯,则弟子以信心祈祷,上师的加持就可融入弟子心间。

不修上师瑜伽,欲证得心的本性,如门户朝北的房子想要照进阳光一样不可能。具足信心,上师的任何言谈举止都会成为证悟的助缘,见到上师都会欢喜不已,上师传法时就更加地欢喜,上师开个玩笑也会很喜欢去听。上师本身就是见解脱,上师法语就是闻解脱。而没有信心的人,无论上师说话、传法,显现各种行为时,他都会生起邪见,他们来世只有到金刚地狱去受苦。

遇到了很大违缘时,如果心里怀疑:上师真的会不会有加持,能不能遣除这个违缘,可能有点麻烦哦!这样便糟了,如果连这点稳定信心也没有,则修密宗、证悟大圆满很困难。

有人因自己年事已高,或自叹根器下劣而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属于非理犹豫,完全没有必要。藏王赤松德赞时的大译师贝若扎那来到马尔康附近的嘉慕荣时,遇到了八十岁的麦彭滚波,贝若扎那将禅带系在他身上,禅杖靠于他的腰间,并加持开示上师瑜伽的修法,使其当晚就证悟了密宗大圆满彻却正见,并在圆寂时身体完全消失在法界中,证悟成佛。麦彭滚波年岁已大,也没闻思很多,听了上师瑜伽的修法,心理产生了猛厉信心后成就。因此不必为自己是老人或没深广的闻思基础犯愁。

内道九乘修法中,上师瑜伽最为重要,它既是前行,也是正行,有了它,不求别的修法都可以,若缺少了它,则最根本的修法就没有了,通过对经、续、论,以及无垢光尊者等许多成就者的传记、教言的观察,可知道最根本的修法即是上师瑜伽。对金刚上师产生信心后,调伏分别心就特别容易,通达大圆满就特别简单,就象甘露丸已到了手上,马上就可吃一样。

有信心的人自然会知道修大圆满很简单,法王如意宝曾说过:如果掌握了修法,大圆满是最简单容易的修法。当修上师瑜伽,对上师产生了清净、稳定的信心后,会全身颤抖、泪流满面、相续清净,能直接趋入大圆满的本性。相似的信心产生时,相续中会产生清净的感觉,殊胜真实的信心产生时,它的本面即是大圆满的大清净法。这时分别心会自然地直断,而安住于它的本性中,智慧自然显出。平时我们会认为智慧只是装在佛菩萨的心里,其实智慧一直就跟随着我们。智慧就象一间屋子,而信心就是钥匙,所以具足信心至关重要。

并且有了信心后,世俗的智慧、福报、三摩地、精进、定解等自然会具备,如成就者贡仓巴说:"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从皈依到大圆满智慧根本的近取因即是信心。有本皈依证并不一定表明自己是上师三宝的弟子,因为外道也可同样拿本皈依证。真正皈依戒的因是对上师三宝坚定的信心。

初学者虽然暂时未生起坚固的信心,但通过修上师瑜伽,念上师的心咒,并亲近对上师有信心的金刚道友,远离持有邪见的人,经常讲说上师的功德,了知上师相续, 中蕴藏着广大的菩提心与大圆满的智慧,这样慢慢可以产生不退的信心,当产生真正、稳定的信心时,肯定已证悟了大圆满本性。

我们试着想一想:如果没有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驻锡这里,创办佛学院,我们怎么可能有机会在这里学殊胜的佛法?怎么可能每天供数千水,数千灯,积许多福报?这都是法王如意宝的加持而得来的。我们现在不缺外境的缘,上师是续、经、论及大成就者们所授记的佛陀化身法王如意宝,从上师处得到的灌顶与传承也已不少了,重要的是相续中对上师有没有信心,三昧耶戒清不清净,如果对上师有见佛一样的信心、三昧耶清净,则相续中肯定有相似或真实的证悟,已得到了上师三宝的相应加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