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正行与杂行(四)

发布时间:2019-10-27 09:19:03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正行与杂行(四)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仍然延续上一次我们所讲的「正行与杂行」(见附录一),在开讲之前先和大家闲聊几句。

念佛法语

最近,我们书院佛堂有些不一样,就是多挂了几幅法语,大家尽可能把它记下来,然后将它的义理吟咏在心中,这对我们念佛人会有很大的效用。因为这些法语,都是我们这个法门很核心、扼要的法语,意义都很重要。念佛人单念一句佛号如果感觉到枯燥无味,就想想这几句法语,会让我们感觉内容丰富,而且法喜无限;如果觉得念佛懈怠了,提不起劲,回想这几句法语的内容,会让我们产生想要念佛的动力。目前我们的佛堂是临时性的,我们已经设计好正式庄严的佛堂,只是施工进行过程比较费时间,因为我们的构想跟一般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佛龛并不是将一张桌子摆上去,然后佛像伫立中间而已;我们规划除了本尊弥陀圣像之外,背景是以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作背景,因此在时间上花费要比较久。等到佛堂完成之后,庭院气窗的地方也会伫立一尊阿弥陀佛的接引像,到时候,我们大门就要敞开,接引来往的登山客和十方大众。

继续,请大家还是请出「正行与杂行」的讲稿,接着上次从「二行得失」之后开始讲。请看讲稿第三页第四行:

二、二行得失:

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杂归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对」。因为「往生行相」既有「正杂二行」,便有五番相对之「二行得失」。

回归宗祖善导大师

「大师」就是善导大师,也就是本宗宗袓,所谓「宗祖」,即是开宗之祖,所以宗祖只能有一位,不能有二位,当然其它的传承可以有几位,但那是列祖而非宗祖,因此我们是独以善导大师为我们这一宗的宗祖。善导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往生的目标是极乐世界,方法就在五种正行──历来只有善导大师这样明确的标示。可说善导大师开展的净土法门,直到明确的标示出这五种正行之后,净土的教理就完全地圆满显露了,因此善导大师可以说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大导师。善导大师之所以能够开展一个宗门出来,就是因为他将净土法门做有系统、条理性的组织,让人很浅易的就能够一眼看出往生的方法──五正行,而不会觉得艰涩,或模棱两可。

善导大师这种开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他的师父道绰禅师以及道绰禅师所依止的昙鸾大师,对于净土法门已经有所发挥和开展了,可是集大成者却是在善导大师。在善导大师之前,其它宗派的祖师也有解释净土法门的,但都不是以净土的教理来解释净土的经论,因此所解释的难免不能完全契应阿弥陀佛的愿心,也不能完全适应十方众生的根机,就只有善导大师所开展的这五正行,是上契弥陀的本愿,下契十方众生的根机。善导大师之后,也有祖师在阐扬净土的经论,弘扬净土的法门,可是大部分都是以其它宗派的教理,站在其它宗派的立场上来解释净土教理,所以所解释出来的就不是纯粹在开展净土法门,而是掺杂了其它宗派的思想。

在善导大师之前,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者大师也写了《观经》的注疏;「三论宗」的吉藏大师,还有华严宗、地论宗……都有祖师解释净土的经典,但都是站在各宗的立场上,只有善导大师是站在本宗的立场。善导大师之后,唐朝之间很少祖师大德有净土经论的阐释。直到宋朝之后,几位有名的弘扬、阐释净土教理,解释净土经典的大师,也都是其它宗门的。譬如说知礼大师的《妙宗钞》很有名,可是他是以天台的思想来解释;其它有名的,比如说慈云大师也是天台宗,或元照大师是律宗,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宗门上;又像宋朝很有名的永明延寿大师,却是禅宗。一直到明朝末年,有莲池大师写出很有名的《阿弥陀经疏钞》,是站在华严、禅的立场来解释;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看起来也大多以天台的名相来阐释阿弥陀经,所以都不是纯粹的以净土解释净土,因此使得后来的人感觉,净土法门阿弥陀佛虽是非常的慈悲,但是修起来却是很不容易。

所以走净土这一条路,学念佛这个法门,如果不回归善导大师,所谓的净土易行道,易之中也就掺杂难修的法门在里面了,这样就不能成为纯粹的易行道了;名符其实的易行道,就是善导大师所开展的法门。像以前的祖师菩萨,比如天亲菩萨也写出一本《往生论》,《往生论》里面明确地指出「五念门」,跟善导大师的「五正行」很雷同。「五念门」就是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修这五门就可以快速地得生极乐世界。但这「五念门」的道理非常微细,如果不能掌握得当,「五念门」也就成为难行道了,只适应上等根机的众生。不如「五正行」,不但适应上等根机,也适应中下根,是所有众生万根都能够契应的,真可说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修万人去」的法门。

善导大师在这里将「五正行」和「五杂行」排列出来,目的是积极地劝导我们去做取舍,也就是舍杂行取正行。就像一堆钞票,真钞和假钞排在一起,说明什么是真钞,什么是假钞,然后劝导人们取真钞舍假钞。往生极乐世界,唯一的、绝对的、直截的、稳当的、容易的、圆满的就是这五正行。除了这五正行之外,就不是容易的、直接的、稳当的、圆满的。

二行得失:五番相对

为什么要劝修五正行,劝舍五杂行?善导大师举出「五番相对」来论述,由这「五番相对」就显现出正行和杂行的得和失出来了。「五番相对」请看讲稿: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也就是说,修前面所讲的「正助二行」,「正」是指「称名」,也就是「正定业」,「助」是指称名之外的四种正行,是「助业」。正业和助业,合起来就是五正行,修五正行则我们众生和阿弥陀佛就有亲的关系、近的关系,还有忆念不断、无间的关系,这是第一行的意思。

第二行的意思,大家先看第二页倒数第十行。善导大师在这里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可见杂行非常的多,广泛来说,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除了五正行以外,其余都是杂行。请再看原来的地方,善导大师说: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从这两行就可以显现出「五番相对」,第一行讲出三种相对。第一种是亲跟疏的相对,修五正行跟弥陀亲,五正行之外则跟弥陀不亲。第二就是近跟远的相对,修五正行跟弥陀很近,五正行之外都跟弥陀远。第三是有间断跟无间断的相对,修五正行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无间断的,除了五正行之外跟阿弥陀佛的关系都是间断了!

另二种是在第二行,「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虽然可以回向往生,就表示如果没有回向,就不能够往生。念佛是即使没有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不是这五正行,不是念佛,那势必要回向才能够往生,不回向就不能往生。再来,是「众名疏杂之行也」,也就是说,五正行之外不管是那一种法门,都名为「疏杂之行」,疏杂是跟纯粹相对的。表示说修五正行是纯粹的往生之行,除了五正行之外都不是往生的行业,都是杂的而不是纯粹的。总结就有这「五番相对」。请看左边的图表:

亲疏对

以前在这里也曾经解释所谓「亲」的内涵。父母与子女之所以亲,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血缘的关系,因此产生一种天性自然的亲子的感情;其它如兄弟、叔叔伯伯、表兄弟……也是因为跟我们父母、儿女有关系,才会形成这样的亲缘──也就是有一等亲才会有二等亲、三等亲。「亲」既然有天然至性的关系,就表示彼此的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彼此的心是在对方的身上。父母的心是在儿女的身上,小孩子小的时候,他的心也是在父母的身上,小孩子童年的时候,一两天没看到父母就会很怀念,父母如果有事情离开了家庭,身在外面,可是心却仍挂念着家中的孩子。即使年龄老大了,一百岁的父母,心还是挂念着七、八十岁的儿子,尤其是儿女如果离开了,离开得越远,想念得越深,可谓「相处若无事,别后倍相思」,不管他到了哪里,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比如美国或加拿大,我们的身是在这里,可是心却是在那里,关怀着他们,系念着他们,他们的苦乐祸福可以说都会触动着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影响,这个就是「亲」。

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就是有这一种「亲」的关系,学这个法门,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心只有系念在阿弥陀佛身上,不可能系念在其它诸佛、菩萨、法门、经咒上,这个就是「亲」。

亲缘

有关这一点,请翻开《唐朝高僧善导大师》第120页(《善导大师全集》第七五三页),善导大师用问跟答的方式来说明,为什么只有念佛才能获得佛光的普照、摄护,而不念佛修其它法门的却完全得不到佛光的摄护;善导大师以三种内容来解释,请看第二行: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备修众行」就是修其它的杂行,只要回向也都能够往生。可是为什么修其它杂行的人不能获得佛光的摄护,而只有念佛的人才会获得弥陀光明的照摄呢?善导大师的回答是这样: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这个就是所谓的「亲疏」相对。修其它的法门虽然可以回向往生,但跟阿弥陀佛是「疏」,唯有专称弥陀佛名,纵然不回向,也必定往生,因为他本身和阿弥陀佛是有亲缘的。

刚刚讲,亲子关系,父母系念儿女,儿女系念父母;同样的,阿弥陀佛系念我们,而我们也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们就有这个亲缘。所以这里说「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我们念佛,不管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或者心中默念,阿弥陀佛一定听到,因为阿弥陀佛是佛,六通具足。如果祂不是六通具足,我们即使用广播器大声喊叫,远的地方还是听不到;阿弥陀佛是无碍的,祂不受时间、空间的障碍,也不因为我们念佛时有烦恼、妄想、杂念,就障碍了阿弥陀佛对我们念佛的听闻。所以,不管我们念佛的当下是以清净心念或是以散乱心念,是有心念或是无心念,阿弥陀佛都听到。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我们只要低身弯腰,阿弥陀佛就看到了,就知道我们是在拜祂。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我们其实还没张口,当起这个心念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知道了。人心如同「收发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举止,都自然的散发出去,绕遍全宇宙;而当我们息虑凝心,进入静定之时,就能接收到太虚中任何频率的心波;凡夫尚且如此,何况诸佛之王的阿弥陀佛。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这并不表示,是因为我们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才忆念我们,而是因为阿弥陀佛老早就已经为我们发愿,从成佛到现在,长伸金手在呼唤我们、等待我们,要接引我们,所以万古以来都想尽各种办法来调摄我们、触动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够生而为人,阿弥陀佛就调摄我们,使我们快速的生而为人。若生而为人,不能接近佛法,阿弥陀佛就以各种顺逆的增上缘来使我们接近佛门。进入佛门了,阿弥陀佛又以各种顺逆增上缘使我们舍圣道门,来修净土门。即使修净土愿生极乐,但是我们执着自力,阿弥陀佛也以各种因缘来让我们了解自力是无力的,往生的功德本身就在这一句名号上。所以即使我们没有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始终在忆念我们,就像月亮其实是时刻都皓月当空,普照大地的,无人、无处不照,只是如果我们没有仰头望明月,那就跟明月两不相关;若我们仰起头来瞻仰明月、欣赏明月,明月跟我们就合为一体。所以说,「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机法一体

所谓「不相舍离」,法然上人之后有证空上人的门派,就发展为「机法一体」的教义。「机」指众生、念佛者,「法」指阿弥陀佛,我们念佛众生跟阿弥陀佛是一体的。一体有「一体不离」跟「一体不二」二义,两者的意义有一点点不同。比如说,三明治整个是一体的,可是却是一片一片迭在一起的一体,这是「一体不离」;而「一体不二」,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比如水和乳,水乳交融,就成为一体。而水跟油在一起就不是一体,因为水在底下,油在上面。「彼此三业一体不离」就是说众生的三业,跟阿弥陀佛的三业,彼此的三业是一体不离,一体不离就是亲。

另外又有两种「机法一体」,第一种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不能使念佛的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由于第十八愿已经成就,众生的往生和阿弥陀佛的正觉是机法一体,这就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它在十劫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也就是说,众生的往生,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正觉为因缘,而阿弥陀佛的成正觉,也是依靠众生的念佛往生为因缘,因此,念佛的众生,和已成正觉的阿弥陀佛是两两互相依靠在一起的,彼此需要的,缺一就不能成立的。阿弥陀佛如果不是完成众生往生的功德资粮,就不能成为阿弥陀佛,也就没有阿弥陀佛这个生命;而众生若缺乏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众生也不能往生。从这点来讲,「往生」、「正觉」是机法一体的。

另一种的机法一体,就是依据《观无量寿经》第八观所讲的: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还有第九观所讲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由这里也可以看出机法一体的关系,这称为「色心功德,机法一体」。什么是「色心功德,机法一体」呢?所谓「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诸佛如来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法界身遍满所有法之中;既然遍满所有法之中,我们起心动念念佛,而这个心念也是法,那表示说,阿弥陀佛的本身是进入到我们念佛人的心中,只要我们起心动念念佛,当下我们就领纳了阿弥陀佛的本身和阿弥陀佛的功德,因为祂「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我们心中一念佛,岂不是阿弥陀佛的本身、阿弥陀佛的功德就进入到我们的心中?

再来,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要照摄、包含念佛众生的,这个光明就像盒子,东西放进盒子里面,就被盒子所包含;光明就像这个桌上的茶杯,水一进入茶杯之中,就被茶杯所包含。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要照摄念佛众生的,只要众生念佛,就在阿弥陀佛的杯中、阿弥陀佛的盒子中、阿弥陀佛的袋子里面,就被阿弥陀佛整个所包容、包含。这岂不是念佛人一方面心中领纳了阿弥陀佛的功德,一方面色身又是受到阿弥陀佛光明所包含摄护?这就是「色心功德、机法一体」,也是「亲」的涵义。

既是这种涵义,其实用「亲」这个字来形容,还是不够的,因为它本身已经是一体的关系了。何况所谓亲子关系,这个关系还是建立在凡夫的心性上,而凡夫的心是无常的。父母跟儿女,如果环境都很顺遂的话就恩爱如恒;可是,一旦逢缘遇境,父母儿女之间也有反目成仇,甚至对簿公堂的。但是阿弥陀佛和我们之间绝对不会有那种情形,因为佛心始终都是慈悲而平等的,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没有冤、亲这些对待观念。所以,我们众生和阿弥陀佛永远都不可能有恩怨存在的。《无量寿经》说: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为了将这个法门介绍给众生,预先为众生发下四十八大愿,预先为众生修菩萨种种苦行,祂是把我们众生当成父母来看待,而把自己当成纯孝之子。所谓「纯孝」,「纯」是非常的专一,非常的纯朴、不夹杂,非常地虔诚、恭敬。「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凡夫的爱是有限度的,佛的爱是没有底的,是彻底的;不但爱,而且对十方众生,是高高的、慎重的来恭敬,所以说「爱敬父母」。亲人之间虽有亲情之爱,但不一定会有「敬」,往往久而久之就变得很随便;而朋友之间虽然有礼貌,却缺乏亲情之爱。可是,阿弥陀佛却是很纯粹的、专一的、虔敬的把自己当成孝子,把十方众生当成应该敬爱的父母。而且,进一步就是: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进一步把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不管善人、恶人,不管佛教徒、非佛教徒,阿弥陀佛都把他看成祂本身。是人类也好,是动物也好,是在三恶道也好,阿弥陀佛都把他看成自己。所以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那岂不是众生的苦乐祸福都是阿弥陀佛的苦乐祸福?就好像婴儿生病了,婴儿的身体在受苦,痛在儿女的身上,同时,也是痛在父母的心上;只有身为父母的,才能真正地体会「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所以要晓得五正行的归趋就是正定业,专称佛名;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有这么「亲」的关系。如果不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是「疏」了,这个就是「亲疏相对」。

近远对

第二、「近远对」:「近」,有四种情形,有近而不亲,有亲而不近,也有根本就是不亲不近的,也有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

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是既亲又近、既近又亲。当然,父子母女之间是非常的亲,但是并不近,因为儿女长大了,就各自到他乡外里去了。一般公司里的同事,虽然每天都在一起,可是却没有亲情。只有念佛者跟阿弥陀佛,是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可以说,时时刻刻都与佛同在,与佛同出入,与佛同起卧。因为既然是一体,就比亲还亲,比近还近。关于这个「既亲又近、既近又亲」的关系,我们看《唐朝高僧善导大师》第120页(《善导大师全集》第753页),第八行: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其实,佛本来时时刻刻都在十方众生的面前,就好像无线电波,不论何时都在这个空间,可是开关不开,电视屏幕就不出现,你开哪一台,那一台的屏幕就会出现。所以说「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所有念佛的众生,没有不想见佛的,可是怎么很少人见到佛呢?其实所谓「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只是个人的因缘、磁场,各不相同,有的能见到,有的不能见到。虽说不能见到的比较多,但不能见到也不是永远不可能见到,磁场转换就能见到;至少,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现在其前,往生极乐后更是时刻跟西方三圣、清净大海众菩萨,睹面相亲,永不分离。

这是从近跟远来谈的。凡是念佛都跟弥陀近,凡不是念佛,不管念其它哪一种,都跟弥陀远而不近。

无间有间对

第三、「无间有间对」:「间」就是间断,或者是间隙的意思。我们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无间的,不念佛的人跟阿弥陀佛就间断了,因为你不念佛,没有那三种缘,也没有机法一体的关系,所以是有间断的。但这并不表示说,我们念佛人,睡觉的时候没有念佛,那就跟阿弥陀佛有间断了!而且,大部份的人,不可能白天无时不刻称名念佛不断,比如思考动脑筋、与人谈话、做复杂事情时,称名就会间断。但如同一位全心全意在医院关注照顾生重病住院儿子的母亲,即使人不在病房儿子身旁,必须处理其它事情时,但心思可说仍全在她的儿子上;念佛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在阿弥陀佛上,做事说话时表面上念佛看似间断,当事情过了,我们的心自然又恢复到忆佛念佛来,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这个就是无间。

不回向回向对

第四、「不回向回向对」:是说专念弥陀名号的人,即使不必回向,照样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是念佛,而是修其它的法门,要往生极乐世界,则势必要回向,不回向就不能往生。有关此最简明扼要的说明,就是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意思就是说,这「南无」两个字是什么涵意呢?「南无」两个字,是我们念佛众生的归命之心,也是发愿回向之心,因此,念「南无」两个字,本身就含有回向的念佛在里面,念念「南无阿弥陀佛」,无时无刻都在回向,不必另外再回向。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就必须最后做回向,或者是心心念念转向西方,不然就不能往生。所以,念佛不念佛,有回向不回向的得失。

纯杂对

第五、「纯杂对」: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纯粹往生极乐世界的一条路,不会有岔路,也不会掺杂;如果不是念佛,而念其它种种,那就杂了。譬如说修五戒的,如果把修五戒的功行回向极乐,那就往生极乐;若不回向极乐,则五戒的功行是生于人间的。而十善是生于天界的;四谛、十二因缘,是罗汉的。因此,其它的法门,都是向着人间,或是天界、三乘,或是十方净土的,都不是向着极乐世界的,只有专念弥陀名号,才是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有「纯」和「杂」的关系。

以上是五种正行和杂行的比较,有这五种得失。

称名念佛除顺彼佛愿并有现当光明摄护之益

五种正行的第四「称名念佛」,之所以是正定业,它的理由又是什么?是因为念佛本身是随顺、契应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说「顺彼佛愿故」。同时,也相应于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在此世就受到弥陀的保护,能够转夭折之命为长寿,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谓「消灾解厄,增福延寿」,这是属于现生的利益;一旦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现身接引他到极乐世界。所以摄取不舍,是从现在一直到他临终,从来没有舍离他,永远不会舍离他,所以称名念佛,一方面是顺彼佛愿的正定业,一方面也受这句光明名号的摄护。

请看讲稿「二行得失」的表格:

再看讲稿:

如是,修五正行者,与阿弥陀佛亲缘、近缘、无间、不别回向、纯极乐行。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以外之诸佛菩萨天人相关系之行,与阿弥陀佛疏、远、有间,须要回向、不纯。修五正行与修杂行比较,有此「五番相对」,故舍杂行,选正行,此是大师「就行立信」之意。

就行立信意在专称佛名

「就行」之「行」还是导归于正定业的专称佛名,所谓「定」跟「不定」是相对待的,专称佛名既然是正定业,若不是归于正定业而是其它助业,就有不定的可能──当然,「定」的成份是比较多的。怎么讲?如果专念这句名号,那是必定往生的,因为现生就已经被弥陀佛光明摄取,但若掺杂其它四种正行,在心念当中以为必须有五种正行的功行加起来才可以往生,不然就不能往生,这样会增加困难性。因为五种正行还有读诵、观想、礼拜跟赞叹供养,如果不认识字,或是眼睛瞎了,或是没有经本,或是其它的不方便,就不能诵经了;观想、礼拜和赞叹供养也是一样。唯有念佛,张开嘴巴能念,心中默默的也能念,感情一来,要大声的呼喊,也可以!所以,念佛是适应万机,其它都不一定。

法然上人之三重选择

接下来请看讲稿第4页:

三、三重选择: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将大师之净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语彻底圆彰,此偈妙含「三重选择」之义,后世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

「三重选择」就是:第一重选择、第二重选择、第三重选择,然后归入第三重选择。日本佛教界鼎鼎有名的高僧法然上人,应该大家都耳熟能详,尤其在净土门当中,可以说是如雷灌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因为日本的净土法门,是法然上人所开展出来的。

《法然上人全集》里面有法然上人的传记,记载他一生的功勋、行谊,在这本书最前面的〈编者序〉中就谈到法然上人的一些事迹。还有,早在十多年前我所编的《选择本愿念佛集》,也有一篇序文,都是将法然上人不可思议的德行,一条条地记录下去,如果要了解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请看这本书,那些都是白话文,很容易理解。

简单讲,法然上人在当时是被公认为大势至菩萨所示现的,而且,被赞誉为「智慧第一」,如同文殊菩萨示现。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右?侍,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慈悲的示现,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智慧的示现。所以,大势至菩萨就是表示智慧,也唯有智慧,才能看出净土法门才是所有众生最后的归趋,只有净土法门才是释迦牟尼佛最后的本怀,所以,善导大师就开展了净土宗。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学佛人最后还是念佛归向净土的,所以净土法门在中国佛教是一枝独秀,可是并没有人能够创立一个净土的宗派出来,虽然善导大师已经将净土教理初步建构完成了,但是后继无人,没有人把它进一步开展。只有法然上人写这本《选择本愿念佛集》,《选择本愿念佛集》篇幅并不长,我们把它选编在《法然上人全集》的篇首,大约有一百页。

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他将善导大师的所有著作「五部九卷」完全消化后,提炼出最精纯的部分,写成这一本《选择本愿念佛集》,可以说《选择本愿念佛集》是把善导大师的著作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的组织。所以,我们如果直接去看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若是智慧不足,反而会看不出善导大师思想的宗旨、核心和目的。若是由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下手,那么善导大师的思想核心,善导大师的目的,善导大师的法是什么,就像看我们手掌中的掌纹一样,了如指掌。也就是说,要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务必要通过法然上人的著作。所以,大概在民国七十五、六年之间,我从大藏经第八十三册看到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就很高兴,很惊讶!──居然净土法门里面有这样一本有条理性、系统性、逻辑性组织的书。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版本,是经过重新整理、分段、标点,又加上眉注的,大家更容易理解。总之,如果要掌握善导大师的思想,务必要研读《选择本愿念佛集》。

法然上人偏依善导大师

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偏依善导大师。而独尊、偏依善导大师的根据又是什么?在《法然上人全集》的《选择集》第一一三页第五行,就说「偏依善导一师也。」法然上人虽然专修净土,也开创了净土宗,但其它各宗的祖师也都有阐示净土经论,为什么法然上人不依据其它祖师,却偏依善导大师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善导大师是以净土的思想来解释净土,另一方面是,善导大师是证得三昧的人,所以,法然上人就偏依善导大师。偏依的「偏」不是偏颇,而是完全的、专一的、整个投入的、毫不妥协的、不苟且的,这个叫做「偏」。法然上人怎样独尊善导大师?在《选择本愿念佛集》最后一页,以两行文字来赞叹善导大师,这两行文字可以说是最崇高无比的赞叹了。法然上人说:

仰讨本地者,四十八愿之法王也,十劫正觉之唱,有凭于念佛;俯访垂迹者,专修念佛之导师也,三昧正受之语,无疑于往生。

在这两段文字,第一段是赞叹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示现,也就是说「仰讨本地者」,从善导大师的本地来讲,善导大师是为我们发下四十八愿的阿弥陀佛。这种赞叹,虽只有几个字而已,可是却是尊贵、崇高无比,所有的赞叹,没有比这个赞叹更好,把对方赞叹成阿弥陀佛的示现,等于对方的著作、对方之所说,所宣扬的,就是阿弥陀佛直接所讲的,这样的话,我们信受善导大师,就等于信受阿弥陀佛了啊!可以说,对善导大师的依循和敬重,没有比得过法然上人了。

三选文:净宗口诀

法然上人将大师的净宗思想,用四首五言四句的偈语,彻底圆满地显现出来。这四首偈语,就巧妙的含有「三重选择」的意义。本来《选择本愿念佛集》这本书,总共有十六章,如果和三重选择之文相对,则整本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叫做「广选择」,而这四首偈语叫「略选择」,表示整部《选择本愿念佛集》的意义都简略、扼要的含盖在这四首偈语当中,所以叫做「略选择」。后来的人也把这四首偈,称为「三选文」。

\

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

这是我的解释,或许别宗、别派,即使同样是净土门的人不一定会同意。不过,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要专,就正如法然上人所讲的,要把圣道门「搁」,要把杂行「抛」,要把助业「傍」,要把正定业「专」。如果掌握了这四个字,就是掌握了整个净土法门的要诀了,所以,我把这四个字当作是「净宗口诀」。

这四首偈语是这样的,请看讲稿: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这四首文字都很浅显,可是组织却很严密,而又很自然,就好像金字塔一样,一层一层很顺。

第一首就是第一重选择,所谓「欲速离生死」,是说我们生而为人,想要离开生死轮回。如果不能生而为人,是没办法离开生死轮回的,就永远在六道轮回当中;要有离开六道生死轮回的机缘,就唯有生在人道才有可能。因此,生而为人,有一个最宝贵的目的,就是离开六道生死轮回。这么讲起来,生而为人,如果还觉得自已业障深重啦!自己不如别人啦!自己很苦恼啦!自己生活很苦啦!那就表示他不了解生而为人的价值,生而为人的难得,生而为人的可贵、可庆、可喜。

生于人间,应大庆喜

透过〈源信上人念佛法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可贵、可庆喜。源信上人说:「生于人间,应大庆喜。」不止庆喜,而且是大庆喜。如果庆喜不起来,就表示我们不了解生而为人的可贵性、难得性。

所以,源信上人说:

离三恶道,生于人间,应大庆喜。自身虽贱,不劣于畜生; 吾家虽贫,犹胜于饿鬼;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世间之难住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故生人间,应大庆喜。

真的,我们如果在忧悲苦恼的时候,念念这几句法语,就转忧悲苦恼,而成为法喜之心了。真的,作生意失败,总胜过饿鬼吧!因为饿鬼五百世不闻水浆之名;觉得自己很卑贱、没有智慧、没有学问、没有能力,可是我们总胜过畜生吧!人总是万物之灵,畜生还得在地上爬。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唉!我很苦呀!我逆境很多、儿女不孝、婚姻不美满、做事不顺利呀!赚不到钱、病痛呀!但是想一想,如果现在不生而为人,在地狱之苦真的是不能想象,一想象地狱之苦,这个人会心脏麻痹而死!因为地狱,只能从书上看,用头脑去想象,真的将地狱之苦,讲的人把它详细讲出来,听的人随文入观的听进去的话,讲的人和听的人当下会吓死,这是经典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这应该可以理解,六道轮回的苦是地狱最剧烈,世间上有人被吓而死,而地狱之吓人,那已经不能想象了。临终之人,看到了地狱之火来的时候,那一种哀嚎,不是哭喊的,是尖叫、嚎叫的。

搁外道,选内道

生在人道是离开生死轮回的一个契机,可是如果毫无宗教信仰的人,他还是依业轮转,即使遇到了宗教,所遇的不是佛教而是其它的宗教,虽然讲博爱,讲救度,但那是不究竟的。所以,这第一重选择之前,应该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内外选择」,选内道(佛教叫内道),搁外道(其它宗教叫外道)。

搁圣道门,选净土门

第一重选择: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

这首偈子是讲佛法之中的选择,要速离生死必须要遇到佛法,现在我们都遇到佛法了。龙树菩萨把佛法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昙鸾大师进一步把它分为自力和他力,到了道绰禅师就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这些都是对于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分派判教。到最后,圣道门和净土门就成为净土宗判教的专有名称和定论。所以法然上人说:生而为人,要速离生死,就要遇到佛法,其它的宗教还不行。佛教之中有二种胜法,二种胜法就是圣道门和净土门,圣道门同样的也能离开生死,可是它是难行道,是靠自己的力量,龙树菩萨形容说:就好像「陆路步行」,在陆地上靠自己的双脚走路,要到达很远的目的地,这个很难、很苦,恐怕会半途倒下去,所以说是难行道,是自力。那么易行道呢?是靠他力,也就是靠交通工具,我们即使再怎样软弱,依靠交通工具,也必定到达目的地。在当时,最舒适、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就是本愿船,很轻易的就能够横超六道苦海,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念六字名号,就是在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依靠这个交通工具。佛法中的圣道门和净土门,我们要搁舍难行的、自力的、必须要回向才能往生的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抛诸杂行,选归正行

第二重选择: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圣道门中的修行,如果不回向往生,就是圣道,回向往生的话,就是杂行。不过,应该先来解释什么是圣道,什么是净土。

所谓「圣道」就是圣人的根性,它是「从凡入圣」,这叫圣道门,也就是说他有圣人的根性,虽然是凡夫,可是他可以生生世世,这一辈子、下辈子,下辈子不成就再下下辈子,这样苦修六度万行来从凡入圣,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期间都不能有退心,有退心就半途而废了,这个叫「圣道门」。圣道门是在娑婆世界成佛度众生,它的先决条件,必须要有圣者的根性,这样讲起来是难得,但我们都做不到,以此衡量,我们都不是圣人的根性。

净土门是「从秽入净」,从这个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就佛果。是不是到了极乐世界再去学、再去修圣道门所应该修的法门?不用!因为所应该学、应该修的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阿弥陀佛都已经为我们完成了,统统容纳在这六字名号里面。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用再假藉其它方便,只要「华台端坐念弥陀」就可以了。所以,法照大师说:

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也就是说,到了极乐世界要成就佛果,不必劳烦我们再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间去广修六度苦行,只要端坐在莲花上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其实,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而成佛,我们到极乐世界六根门头对极乐世界的六境,都能够大彻大悟,都能够成佛的。

傍于助业,选专正定

接着第三重选择,第三首偈: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应专正定

五正行,目的就是在正定业,因为,第一正行「读诵」,真正的读诵,不是用口去读诵,而是用身体去读诵,身体去读诵就是忆佛、念佛,也就是去实践它。因为经文在讲教理,让人依教理去实行。所以诵经固然有其功德,但是经的本身目的,不是只要人家去诵,而是要人家通过读诵之后,了解它的教理,然后依教奉行去实践。所以,我们读诵净土三部经之后,净土三部经就可以搁在一边,然后专一去念这句名号。就像法然上人,到了年老的时候就是专一念佛。他说以前他一天念三部《阿弥陀经》,一部是用汉音念,因为当时隋唐时代的音叫汉音;一部是用吴音念,也就是宋朝之后,日本和大陆来往的往往都是江浙一带,那一带的音是吴音;另一部是用日文的音。所以,一天念三部,音各不同。到了年老的时候,法然上人就一部也不诵,他都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就是越来越专了。因为不论《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好,都是在阐释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就必定往生。既然如此,我们就归结在专称佛名了。以前的种种熏习是一种前方便、预备教育,是过程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的佛堂从早到晚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掺杂其它,因为不必加,只是一个月当中有两次另外诵念《阿弥陀经》,让我们熏习极乐世界的景象,熏习《阿弥陀经》所开展的往生的方法,熏习十方诸佛护念我们的经文教理,并不是因为必须加上诵经,才有往生的功德。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不用加料的,它本味就很醇厚了,只是一句名号很容易、很简单,可是味道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常丰富,让人有无穷的法喜。

五种正行中,第二种是「观察」。这句名号的本身,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都蕴含其中,念佛本身就受着弥陀光明的包容,而且有十方诸佛的护念和菩萨的相随,所以也不必再去做观察。

第三种正行「礼拜」也是一样,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礼拜,那还可以,但如果礼拜的对象不是阿弥陀佛,就不成为这个法门的助行。而且,礼拜的往生功德不在于礼拜的本身,而是因为有这一句名号,所以礼拜阿弥陀佛,一方面礼拜,一方面念佛,才有往生的功能;如果执着自己非礼佛拜佛不可,否则功行不够,资粮有缺,这样就成为正行当中的杂修,而不是专修了。也由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以念佛为主,并不是不礼拜,而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空间不够,一方面要适应各个根机,一方面想完全依据正定业,因此我们以念佛为主。

「赞叹供养」也是一样,唯有「称名念佛」才是真正的赞叹供养。不然,我们离开了专称名号,对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不了解、不孝顺、不敬重。而真正的赞叹供养,唯有专称弥陀佛名。

称名念佛,依佛本愿,必定往生

所以,五种正行中,只要修称名念佛,其它四种就统统融入,统统包含了。其它四种正行的目的,就是要归趋到正定业的专称佛名,所以第四首偈就说: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表示专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依据、契应于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除了专念弥陀以外的种种,都不是依佛本愿,不是顺佛本愿的话,就未必百分之百的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称名必得生」,「必」是必定,不是或然率,是百分之百的。

再看讲稿:

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亦即于「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

这个就是三重选择,第一重,选净土;第二重,净土当中选正行;第三重,五种正行之中选正定业。

旁边还有三个表格:

这些都很浅显,能够一目了然,也由于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不作解释,今天晚上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六.二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