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弥勒菩萨与弥勒精神
弥勒(Maitreyanatha),古印度实有其人,Haraprasad判定其在公元265年前在世,曾著《现观庄严论》等,并被当时人尊为弥勒菩萨。在大乘佛教兴起(约公元1—5世纪)的过程中,弥勒菩萨具有突出的地位。他在《大乘庄严经论》中依据佛典,详细论述了菩萨成正觉的十个阶次,从而为菩萨行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梵文的菩萨本是发菩提心的人,只是他们通过修行,已初步摆脱了烦恼束缚,但既“不能停留于迷惶的世界,也不能停留于涅槃的境地,”而必须“留惑润生”。所谓“惑”,即烦恼,而烦恼来自欲求。“留惑”即菩萨宁愿暂不成佛得解脱,而有意留存些烦恼,才能体认众生陷溺于其中的苦,以便“润生”,即润济、救度众生。所以弥勒菩萨提出“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之所以不修深定,并非轻视修定。而是因在深定之中无法亲身体验众生之种种(包括来自欲求)苦;之所以不断尽烦恼,是因断尽烦恼后,个人固然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但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污浊却还在影响着阻碍着个人的根本解脱。因此必须改善社会环境,救度众生。否则,菩萨难以成佛。总之,本来意义上的弥勒精神乃从“不忍众生苦”出发,如《华严经》云:菩萨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而能成就诸佛菩萨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只有悲悯众生,饶益众生,心量才能无限扩展,达于真正成佛的境界。弥勒则是菩萨的典范。弥勒精神也是大乘菩萨道的核心。弥勒向往宣扬的理想世界——兜率净土与当时社会的普遍苦难成为鲜明对比,从而成为许多大乘佛教徒追求的净土。
大乘菩萨道普渡众生的精神传布于中国以后,受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些积极影响。在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弥勒及其兜率净土之理想世界形象已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华净土宗初祖慧远所信奉的,其实是弥勒净土。仰仗阿弥陀佛愿力的往生弥陀净土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尚在后世。特别在中国民间,弥勒思想的传播更加广泛深入。据说五代后梁(公元907—935年)时,奉化县一位形貌奇特,蹙额皤腹的法师契此,就是弥勒的化身。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古代文化的抽象思维不够深入,而具象思维特别发达,这恐怕是中国本土文化源头《易》经所赐吧?《易》经的宗教意味也特浓,这倒跟西方相似。所以,中国民间就根据契此法师的形象,对已不可追溯的弥勒菩萨形象作了改造。这就是举世周知的大腹便便,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菩萨上生兜率成佛)形象。弥勒的菩萨道精神也被具体化,演成大肚能容的中华泱泱大国,海纳百川的文化象征,演成笑尽天下不平之事的悲悯与正义的化身。但是,大乘菩萨道的核心精神并没变,只是在中国百姓眼中,菩萨变得更加可亲可敬。
二、太虚大师对弥勒精神的当机阐发
弥勒,是菩萨的姓,意译为“慈”,弥勒菩萨因此也被称为慈氏;菩萨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表其慈心广大无能超胜者”。“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而太虚大师鉴于明清以至近代佛教的衰落,“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为复兴佛教,设想重建慈宗。太虚大师所谓慈宗指,“凡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称大小性相显密禅净等法门,皆为当来下生弥勒佛所承前启后的慈氏宗之所宗;现在一切五乘、三乘、大乘性相显密的佛法,都是弥勒菩萨所担当宣扬的佛法,由是融摄各宗派以慈氏为大归依处”,“慈宗就是一切佛法的总枢机。也就是从释迦佛大圆觉海中,流布于世上以度生成佛之佛法全体大用、皆会归宗依于当来下生慈氏佛”。他感叹“弥勒净土法门的不流行,不在胜劣或难易,而是唐以后的修者少、宏扬者少的原故”。因此他不但以慈宗作为自己信仰的归宗,而且致力弘扬,推广弥勒信仰。
太虚愿作慈宗的导师,自己也发愿往生弥勒兜率天宫,并且努力弘扬弥勒菩萨的慈心悲愿。太虚大师说,弥勒菩萨“以慈为姓者,具大因缘,故不但因地以慈为姓,即至果位犹名弥勒”,因其从最初发心即不食肉,悲悯众生,
“常修慈心三昧,观察一切众生本性平等”。太虚大师说:“弥勒菩萨常以欢喜笑脸迎人,不分善恶慈心相向,平等施与,可做修此(利他)行者的代表人物”。这“慈”心很重要,佛经中说将来在弥勒菩萨下生时,世间人都是慈悲的,行十善法,那时人间就是净土。弥勒菩萨的国土以慈建立,则也可以说,在人间,人能心慈,则弥勒净土也就成就了。提倡“慈”,也就是提倡人心向善,利己利他。
弥勒菩萨“具凡夫身,未断诸漏。……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但是释迦牟尼佛仍受弥勒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受记弥勒未来成佛,“于未来世当为众生作大归依处”,因弥勒菩萨“发心极妙,谓领大众”。弥勒愿大行深,“愿我当来为多众生作诸利益,施与安乐,怜愍一切天人世间”,“为利诸有情,愿请转法轮。以大法鼓音,度众生苦际。愿经无量劫,常住世说法。祈运大悲智,慈济诸有情。”“所摄一切物,为利益众生。不行布施,物种侈靡盛。”“勤修菩萨行,圆满自他志。”。弥勒菩萨以凡夫身,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慈心利益众生,广度众生,不为自己得解脱,最终究竟成佛。
这种“凡夫菩萨”行为是不同于那些急于了生死的自了汉;也不同于那些急求往生净土信仰者。大乘菩萨的精神,“不是以道德自修、随顺环境就能了事的,还要有大悲救世心,恳挚地去做济世利人的工作”,但这并非难事,太虚大师说“人类有情最有作‘菩萨’的资格”,“凡是明解大乘佛法,发了上求佛觉心愿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者,不论是法师、居士、贫、富、贵、贱的人,能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的,都是‘菩萨’。人人能这样学,人人都名菩萨”。太虚大师因此特别推崇弥勒精神,自己也说
“本人在佛法中的意趣,是愿以凡夫之身学菩萨发心修行”。他视弥勒为行大乘菩萨道的典范,号召人们学习弥勒菩萨精神,奉行慈悲济世,关怀社会,重在利他,从而实现人间净土。
太虚大师重视弥勒精神,希望世人学习弥勒的大菩提心深菩萨行,改善人间。他弘扬弥勒净土,而弥勒净土思想的重心是为人间净土的实现。弥勒净土包含了天上的兜率净土与人间净土两方面,往生兜率的目的是为了“见佛闻法,证阿鞞跋致,菩提心和菩萨行,祗有增长,永无退失,且于将来贤劫之中,常随千佛下生,说法教化。”而弥勒下生,”…也是为了说法众生,渡化众生,目的还是人间净土的建设。太虚大师说,佛教的目的不是“在乎筹谋世界之进步与改良,如于宫室稍稍修葺加以点缀而已。佛教之目的,在彻底铲除此种有漏不堪之自然界,而另创成完美之净妙世界,亦目口转此俗谛世界而成出世间之俗谛世间,如彻底毁破宫室而重建筑新舍也。”然而人间净土的建设与实现并不是佛菩萨恩赐的,而是要靠世人用自己的行动,努力实干,去恶扬善,不断完善自己,改善社会而成就的。《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中,释迦牟尼佛说,“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作是愿言: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于当来来世有诸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弥勒当尔之时,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弥勒的人间净土是基于人们的不断努力,从而才符合弥勒下生的本愿。弥勒下生,人间即是净土。而祈求弥勒早日下生人间,也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
太虚大师说,“净土非自然而成就的,亦非神所造成的,是由人等多数有情类起好的心,据此好心而求得明确之知识,发为正当之思想,更见诸种种合理的行为,由此行为继续不断的作出种种善的事业,其结果乃成为良好之社会与优美之世界。”他批评那些厌恶人间,希望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者是小乘自了的修习方法,而非大乘的净土精神。大乘的净土强调“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
太虚大师因此赞叹弥勒净土之殊胜,“兜率净土,殊胜有三:一、十方净土有愿皆得往生,但何方净土与此界众生最为有缘,则未易知。弥勒菩萨一生补处,以当来于此土作佛,教化此土众生,特现兜率净土与此界众生结缘,故应发愿往生兜率亲近弥勒也。二、兜率净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变化净土在同处同界,即与此处此界众生有殊胜缘,最易得度。他方净土泛摄十方众生,而此专摄此土欲界众生也。三、弥勒净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是由人修习福德成办,即是使人类德业增胜,社会进化,成为清净安乐人世;因此可早感弥勒下生成佛,亦即为创造人间净土也。”可见,弥勒净土不论是上生兜率还是下主人间,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间净土的建设。往生兜率净土的目的是为了与弥勒一起下生,建设人间净土。
退而言之,往生兜率天也无非是因那里修持环境好些,从而使佛法信念更坚定,以乘愿再来人间,转此岸亦成净土。那么,身在人间,更不能放弃。如太虚大师说:“若众生生兜率天亲近弥勒菩萨,即得不退地。小乘专为自利而不利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而发大菩提心者,当不厌生死,欲于三界教化众生。若能精持五戒,勤修十善,由此虽不上生兜率陀天,亦可增长人类道德,促现社会进化以成人间净土也。”这才是弥勒信仰的本意,即人间净土的建设。
无论是弥勒上升兜率天还是下降人间,弥勒信仰都有助于佛徒为创建人间净土而慈悲济世、行善利他、提升心灵,并且积极改造现实世界,努力创建人间净土。而太虚大师对弥勒精神的当机阐发,对于人间净土的建设乃至社会发展与改善无疑意义深远、作用巨大。
三、提倡弥勒精神
是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重要方面
太虚大师一生宣讲次数最多的经典之一是《弥勒上生经》,特别在晚年,他以弥勒法门为自己修持的归宗,并且辑《瑜伽菩萨戒本》、《瑜伽真实义品》及《弥勒上生经》为《慈宗三要》以明弥勒净土法门之境、行、果。他身体力行,特别弘扬弥勒净土,修订慈宗仪轨,纂编《慈宗要藏》,组办慈宗学会。细究太虚大师重视弥勒精神、弘扬弥勒法门,实在因为弥勒菩萨有建设人间净土的本愿,并且弥勒净土信仰在中国佛教净工信仰中特别重视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改造现实,完善社会,积极入世。而这正是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完善人生,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理想。
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他说所谓“人生的解释:狭义说,是人类整个的生活;广义说,人是人类,生是九法界的众生。”人生佛教的原理是:“依着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一一即菩萨行大弘佛教。在业果上,使世界人类的人性不失,且成为完善美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所以未法期间,是依人乘行果而进趣大乘行的。”他强调人生,重视人生,希望在人的基础上继续进步。“人生佛教,即由人乘进趣大乘的佛法”,其目的是“人间改善,后世胜益,生死解脱,法界圆明”,而“太虚大师今倡人生佛教,旨在从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之,净化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胜行,而隐摄天乘二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即人即菩萨而进至于成佛。”世人道德素质提高,精神升华,继而社会日益文明、进步、美好,人间净土也就得以实现了,这也是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之目的所在。从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学习弥勒精神,实践大乘菩萨道,“把一切思想行为合理化、道德化、佛法化、渐渐向上进步,由学菩萨以至成佛”,便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弥勒阿虽然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出家却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但是因他深发大菩提心,深行大乘菩萨道,慈心悲悯众生,慈心利益终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命终上生兜率天,并于释迦牟尼佛后成佛。弥勒菩萨的凡夫菩萨行成为人间佛教菩萨行者的一个榜样,弥勒精神体现了行菩萨道,著重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利,完成佛国依正庄严。大乘佛教应该效法弥勒菩萨从利益众生中去完成自利,努力建设人间净土。
太虚大师提倡的大乘佛教人间净土,重在慈悲利他的精神,这与弥勒下生人间净土的追求和向往是一致的。弥勒精神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重要方面,这体现为:
1.弥勒精神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所推崇的。弥勒菩萨是慈悲利他的化身,弥勒由人经菩萨最终成佛,体现了“依人乘行果而进趣大乘行”,“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精神。
2.弥勒净土与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是相通的。弥勒信仰具有变革和改善现实世界生活条件的精神,要求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净化社会,美化社会。弥勒下生时亦即是人间净土实现之时。这正是太虚大师对人生佛教的论述
“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改善人生的生活行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断的向上进步,这才是佛教的真相。”
3.求生弥勒净土需要世人在世间利他行善,“使本身的性质成为优美,同时还能领导大众,为大众解除痛苦,使大家安宁得利”,这是
“人生的所谓善”,也同时是人生佛教提倡的大慈大悲救世救人利利他以成佛的菩萨行。
4.弥勒常修慈心三味,哀悯众生,于苦恼众生令其得乐,利益众生,普渡众生。弥勒是大乘佛教的榜样,是大乘菩萨道的实践者。太虚大师特别强调“大乘菩萨之学,重在精神与实践之行,原不限制于固定形式之中。修菩萨道者;随其智力行力的浅深,接受六度四摄法门,则为完成菩萨之人格。于是各就其各阶层所处之本位,如服务于文化、教育、慈善、政治、军人、学者、商业、工人、农民中,都可依佛法之精神,为群众之表率。本菩提心,修菩萨行,将佛教的精义真理,广泛地投入大众的识田中,建立实用的人生佛教,以造成和平快乐的净土乐园。”
太虚大师说“大乘佛法是为大众谋幸福的,是为一切众主谋利益的”,弥勒菩萨正是这样一位慈心普渡众生利益众生,在利他中成就无量心,最终由人而成佛的典范;弥勒精神体现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改善现实生存环境,利益众生,救渡众生,其中特别注重对现实的改造和完善。这都是和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相契合的。学习弥勒精神,就是完善人格,利益社会,努力建设美好人间;而充分发掘弥勒精神,对于提升佛教信仰,发扬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建设人间净土也是非常有益的。
据传浙江奉化是弥勒应化之地,太虚大师在雪窦寺驻锡近二十年,倡导把雪窦出建成为弥勒道场。奉化在发扬弥勒精神,传播有中国特色的弥勒文化方面已经走在前面,更应成为奉行大乘菩萨道的佛教信众向往的人间净土与圣地。值此各地纷纷纪念太虚大师圆寂六十周年,正是大力弘扬弥勒精神与人间佛教思想的最佳时机。(信息来源:摘自《人间弥勒》)
编辑:纤尘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