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有一偈语:“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学习的是无为之法,成就的是涅般妙道。
聚会可以理解为一个道场,也可以理解为娑婆世界无量众生相聚一处,因缘而聚的众生原本佛性具足,为什么有形形色色、参差不齐的差别?只因无明覆弊,将如梦幻泡影的诸事诸物看成实有而百般执著。有为法即缘生法,当条件因缘聚合,便形成具体事物,表面上看得见,摸得着,面对这样的事物也会产生所思所想,或极欲占有,或极力排斥。当条件分散,因缘离散时,具体的事物还会存在吗?一切想法还可以左右它吗?当然是烟消云散了,这样存在的事物原本是因缘和合的,执著它只能丛生烦恼,使心灵蒙尘渐厚,所以,佛法教导我们认识事物、法则的方法,当以“无为”观之。“无为”即无因缘造作。学习“无为”,就是学习认识世界缘起性空的真理,要求不去执著凡事凡物,根本处在于放下,放下的越彻底,佛性就越发显露,这是修学的目的。如果聚会一起想学些什么过人的本领,那就与佛法背道而驰了。
处处是道场,处处亦是选佛场,寺院也好、世间也好,都是修行的处所,善加利用,因利势导,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修行的法宝,而一切众生就是“待选”的佛,谁来选?不是佛菩萨,而是我们自己。自己如何可以“及第”?以清净无为之心获得。“及第”是科举制度通过考试被选中。修学佛法我们也要通过考试,试题就是所亲历的执著、烦恼的困惑,解题的方法就是佛法,如何可以回答得圆满?空掉自己的污染心,彻见心的本来面目。心的本来面目无法言说,但清净心就具体一些,获得清净心就要祛除心的污染,心的污染就来源于对有为法的执著,执著得愈重,污染愈厚。比如对金钱的执著,越是视金钱胜生命,金钱所带来的烦恼就越重,得到时,怕失去;未得到,拼命获取;得一不满足、得十不满足、得万仍然不满足……心为金钱闹得一刻不得安宁,在执迷的状态下,一定是烦恼丛生,心怎会得以清净?只有放下执著,心才会解脱。如果我们把金钱视为“随缘而聚,随缘而散”的身外之物,那么,在金钱的得失之间,我们就心在其外了。心的污染被一层层清除掉,见到的就是心的“本来面目”,也就可以“及第归”佛国了。
我亦凡夫,佛教论坛使也我们聚会一处,无疑是我们的修学道场,也是我们的“选佛场”,善加利用,善待论坛,以清净无为的心参与论坛事务,不掺杂世智辩聪,不逞一己之能事,教者知其宗,学者晓其意,真为生死,心莫外求,将来必有因论坛修行而成就一、二者,岂不是千古美谈?
文/归西去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