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智三藏,梵名 Vajra-bodhi,乃唐密开山祖师,与善无畏、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金刚智由海路,善无畏由陆路,分别携带了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大法来到中国,奠定了汉传密教的基础。金刚智生于南印度摩赖耶国,其国境近观音宫殿补陀落伽山。其父是婆罗门,精通《五明论》,是建支王之师。金刚智几岁时,就能日诵万言、过目不忘。10岁时,他开悟佛理,对外道理论不再感兴趣,即于那兰陀寺出家,依止寂静智大师学《声明论》。15岁时,他到西印度,用四年时间学习法称论师的著作,后回那兰陀寺。20岁时受具足戒,用六年时间学大小乘律,接着又学习南宗《般若灯论》、《百论》、《十二门论》等。28岁时,他到迦毗罗卫城,跟胜贤论师学《瑜珈师地论》、《唯识论》、《辩中边论》,历时三年。金刚智31岁时,到南印度,见到了龙树菩萨的弟子龙智大师。龙智大师当时已七百多岁,但貌若少壮。金刚智承事供养龙智大师七年,受学《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诸大乘经典、五明论,并受五部灌顶。经过精进修持,他通达诸佛秘要之藏,证得甚深境界。每到吃饭时刻,他的饭菜会从天而降,金刚萨埵,常现身其前。之后,他辞别师父龙智,回到中印度,去礼拜如来八相灵塔。后来,南印度三年亢旱,国王请来金刚智大师,在王宫中建灌顶道场求雨。金刚智求雨成功,国王与臣民都很欢喜,即建寺安置大师,金刚智便在那里住了三年。该国南方近海处,有一观自在菩萨寺,门侧有棵尼拘陀树,早已枯萎。金刚智在那里断食七日修法,树即回复生机,变得枝叶茂盛。随即,观自在菩萨现身对金刚智说:“你所学已经成就,可以去师子国瞻礼佛牙,登楞伽山礼拜佛迹,回来后,可往东土大唐礼谒文殊师利菩萨。大唐国与你有缘,你最好去那里传教,济度群生。” 金刚智听后,不胜欣慰。当时寺内僧众也听见了菩萨说话,便议论道:“看来是菩萨降临使尼拘陀树恢复了生机,等菩萨一走,树又要枯萎了!” 以此为征侯,等了二十一天,果然树又枯萎。于是金刚智立即回去辞别国王,带着弟子道俗八人,向师子国出发了。金刚智一行人来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楞伽城,国王和臣民大众以各种香花来欢迎他们。接着,金刚智到无畏王寺顶礼佛牙,以诸香花精诚供养,感得佛牙放光,在空中形成了一个大光罩,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瑞祥之景。于是金刚智又在该寺住了半年,继续供养。随后,金刚智等人向东南方的楞伽山进发。途中,他们参拜了佛眼塔,金刚智在那里修法一日一夜,众人的求愿都得到了满足。接着经过七宝山城,到了噜呵那国的宝山。该国的国王原先信奉小乘,听说金刚智大师来到,立即出城远迎。国王把金刚智接入王宫,广陈供养,历时一个多月,期间金刚智为国王说法,使国王悟入大乘。国王十分欢喜,又供奉许多珍宝给金刚智。金刚智不肯接受,说:“我来这里是为了顶礼佛迹,不是为了珍宝。只要给我指一下路就行了。” 国王立即派人员车马,把大师送到山下。这座山里,有许多猛兽、毒龙、野人、罗刹,而且常年有黑风、苦雾,守护着山上的珍宝,不是瞻礼圣迹的人,根本上不了山。金刚智在山下焚香、顶礼、发弘誓愿,并求见当初佛在世说法时,此山之山神。发愿完毕后,果然天开雾散、猛兽潜藏。金刚智即与弟子入山。他们渡水攀藤,经历种种艰险,来到山中腰。那里近次北面,有一泉水流出,水里全是红宝石、蓝宝石、金、银等各种宝物,又有许多宝性草、曼陀罗花、优钵罗花等。一路行来,凡遇龛崛,皆是先灵修道之处;而所见香花草木,更是不可称计。他们不停行走、攀爬,经七日,才到达山顶。众人在山顶寻找灵迹,发现一块圆石,高四五尺,直径约二丈,石上隐约有佛的右足印,但有点缺损。金刚智怀疑这不是佛迹,但又找不到其它佛迹了,不禁仰天号泣、忆念如来。这时,只见空中出现五色彩云和圆光,光中清晰显现出佛像;又听到有声音说:“这真的是佛迹。将来众生业重,为了利益他们,才特地留下这个印迹的。”金刚智闻言十分欢喜,即用香花供养,并在那里入定一日,出定后又绕石七日。那块石上除佛迹之外,还有几个石盏,金刚智就用它们作灯,点亮了来供养。这时,来了一个野人,拿了甘蔗、椰子、蕉、薯药等来给金刚智。众弟子吓得四散奔逃,金刚智说:“他是来供养的,不会伤害你们。”即接受了野人的物品,帮他归依三宝,并授戒。野人用小石头凿佛迹,取凿下的碎石来吃。金刚智问他为何这样做,野人说用来治心痛。原来佛迹是这样逐渐缺损的。山顶上风很大,不宜久留。从山顶俯瞰四方,见山下五六十里外有众山围绕,仿如城墙,怪不得此山被国人称为楞伽城山了。众山外围的西北方,连着师子国界,其余方向就都是大海了。随后,众人下山,原路返回,途中所有灵迹,都再参拜了一遍。等他们回到南印度,来回共花了一年。金刚智向国王完整陈述了前事,国王又把他留在宫中供养了一个月。一日,金刚智对国王说:“贫僧先前至诚发愿,要到大唐国去拜见文殊师利菩萨,并传授佛法,所以,我今天要向大王告辞了。”国王说:“大唐国极其遥远,大海又难渡,不可能到达的。你留在这里教化,也能获得足够功德嘛!”国王再三挽留,但金刚智矢志不移。国王只好说:“若你一定要去,让我派人送你,再帮你备些物品吧!”国王即命令将军米准那,奉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夹、七宝绳床、七宝金钏、宝钿耳珰、杂物、衣甲、彩绁、沉水、龙脑、香药等,然后对金刚智说:“祝愿大师能到达大唐国。”启程那天,国王和臣民大众,拿着香花、奏着音乐,把金刚智送到海滨。金刚智向东遥礼文殊菩萨,向西礼观音菩萨,然后便向徒众告别,登船入海。启航后,遇到顺风,一日一夜就到了师子国的勃支利津口。那里刚巧有三十五只波斯商船,在做珍宝贸易。众商人见到金刚智大师,都愿意跟随他。师子国的国王室哩室啰听说金刚智大师又来了,便又迎请大师入宫,供养了一个月。之后,大师决定继续行程,国王苦苦挽留也留不住他。大师再次去礼拜了佛牙,然后便继续上路。国王和大众拿着香花、奏着音乐,把金刚智大师送到海岸。出发那天,众商人亦随大师一同渡海。经一个月,大师来到佛逝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其国王带着金伞盖、金床等来迎接。之后,遇上恶风,只得停留五个月,风定之后才继续进发。之后又途经各国,遇见许多奇异风物等,略过不表。一日,众船正在航行,突然海上刮起恶风,一团团云气逼来,接着就见到毒龙、鲸鲵等海兽交头出没。众船皆被波浪冲走,不知去向,唯有金刚智的船,因为他在船上持大随求陀罗尼,而幸免于难。之后,大师继续前行,航海十万余里,耗时约三年,经过二十多个国家,历种种艰辛,才到达大唐边境。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金刚智携弟子不空到达广州,节度使派二三千人,乘数百船只,带着香花、奏着音乐,出海远迎。唐玄宗下诏将大师迎入慈恩寺,不久又迁到荐福寺。凡金刚智三藏住过的寺庙,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广度四众。当时有名的大智、大慧二禅师,也和不空一起,做了金刚智的弟子。开元八年,金刚智来到东都洛阳,面见玄宗,奏明前事及来意。皇帝即安排大师住下,给予各种供养。随后,当地僧众纷纷向大师请法,王公贵族亦登门问道。当年,自正月到五月一直不下雨,干旱严重。民众向山神、河神、城隍等祷告求雨,都没成功。于是玄宗下诏让金刚智结坛祈雨。金刚智三藏按照不空钩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坛深四肘;又亲自绘制七俱胝菩萨像,并定下开光日期,说到时很快就会有雨。皇帝便派一行禅师跟随金刚智守候观察。到了第七天,依然暑热蒸人,无丝毫云翳,然而修法至午后,开了七俱胝菩萨像眉眼之光,即时西北风狂作,飞瓦拔树;天上瞬间乌云密布,接着云层崩裂,大雨倾盘而下。远近诸人见此情景,无不惊骇。在金刚智结坛的地方,屋顶穿了个大洞,洪流倾注道场。洛阳城的人们纷纷传言:“金刚智擒获一条龙,龙撞穿屋顶飞上天去了!”随后,去结坛处参观拜谒的信众络绎不绝,日日成千上万人。这就是密教坛城之法的大神验。玄宗的第二十五公主甚得宠爱,但她久病不愈,已从皇宫搬到咸宜外馆居住。当时,公主闭目不语快一个月了,玄宗估计公主不久于人世,便请金刚智三藏为公主传授戒法(临终作法之一)。金刚智祖师来到公主居所,选了两个七岁童女,用白绢包住她们面目,让她们躺在地上,然后让牛仙童写了一纸敕令,于别处焚烧。金刚智三藏以密咒加持,两童女便自然能背诵,一字不差。然后金刚智入三摩地,以不可思议之力,使二童女持勅令到地府求见閰王。一顿饭功夫,閰王就派公主已经过世的保姆刘氏护送公主灵魂,与二童女一起返回阳间。随着两童女醒来,公主亦奇迹般从病榻上坐起、睁眼说话,恢复如常。玄宗闻奏惊喜异常,连侍卫都没带就骑马赶往咸宜外馆。见面后,公主对玄宗说:“冥数难改,閰王只是让我回来再见父皇一面而已。”公主清醒后约半日便溘然长逝。自此以后,玄宗更加敬重金刚智三藏了。当时有个武贵妃异常得宠,其人非常喜欢珍宝古玩。金刚智劝她赶快造金刚寿命菩萨像,又劝河东郡王于毗卢遮那塔中绘制佛像。金刚智告诉门人:“这两人寿命没剩多少了。”数月后,此言果然应验。金刚智祖师的这类先知先觉的事例有很多。
金刚智祖师通晓一切道理,凡事无不应验,无论他人请教经律论、密咒还是其它知识,皆能解答得清楚明白。对于登门拜访的人,金刚智只要见面一次,就永不忘记。他无论说话、沉默、行动、静止时,都凝然而不散乱;遇到各种可喜之事、可怒之事、逆境、顺境,皆不为所动。来拜谒的人们都觉得大师高深莫测,而心悦诚服。自开元七年初到广州以来,金刚智祖师一直广传密教。其所建曼拏罗皆严格依法制成,都十分灵验。著名的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崇尚金刚智祖师所宣讲的真言密教,多次向祖师请教咨询,而金刚智则毫不保留一一教授。一行禅师自从入坛受灌顶,得大瑜伽教之后,深知此教大利于天下苍生,故请求金刚智三藏翻译经典,以便流通。开元十一年,金刚智奉勅于长安资圣寺译出《瑜伽念诵法》二卷和《七俱胝陀罗尼》二卷(东印度婆罗门大首领直中书伊舍罗译语,嵩岳沙门温古笔受)。开元十八年,金刚智三藏又于大荐福寺译出《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门智藏译语,一行笔受删缀成文)。后来,看到旧的大随求译本中有缺漏章句,就添加补足。从开元十一年至开元十八年,他共译出四部七卷。开元十九年,金刚智又译出《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共四部四卷。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又译出密教经典、仪轨等二十一部二十四卷。 金刚智三藏所译的咒语、印契,皆非常灵验,密教因而大为流行。长安、洛阳两京的僧众修学密法,大获法益者很多。他们代代相传,密教就这样传承下来。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七月二十六日,玄宗下诏,允许金刚智回印度。金刚智行至洛阳广福寺,便停留寺中。有一天,他对门人说:“白月圆时,我将去矣!”随后,金刚智在广福寺礼毗卢遮那佛,旋绕七圈,然后回到住所,焚香发愿,顶戴梵夹和新译教法,又付嘱弟子。到八月十五日,大师寂然而化,世寿71岁,僧腊51。皇帝闻讯,深感悲惜。同年十二月七日,大师被葬于洛阳龙门南伊川之右岗,并建塔旌表。皇帝下诏,追封金刚智为国师,赠“大弘教三藏”。灌顶弟子、中书侍郎杜鸿渐,特撰写碑文记述其功德。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又于龙门奉先寺西岗建塔纪念。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应不空奏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代宗皇帝又应不空之奏请,亲自书写了塔额。金刚智和善无畏是同时代人,都是来自天竺的僧人,也都曾在那兰陀寺求教学法。但那兰陀寺是万人大寺,加上二人在寺中学法时间先后有别,因此二人在到中国前,可能未见过面。东行传教,善无畏先走北面陆路,金刚智后走南面航道北上,四年后,二人在大唐国都相见,真可谓天相吉人,志同道合,殊途同归。二人所学,虽都是天竺密教,而各有特色。在大唐,二人同受皇帝推崇、僧俗共仰;弘教时,二人又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致使华夏神州,大教流行,蔚然成风。二人都成了中国密教(唐密)的创始人。善无畏被尊为创祖,金刚智则被尊为始祖。正是:至道幽深玄宗湛邃,百灵间出大圣时游。化满三千位超十地,真言遂阐像设斯行。以上事迹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 2157)《宋高僧传》(大正藏 2061)《神僧传》(大正藏 2064)《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 2036)《释氏稽古略》(大正藏 2037)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