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发布时间:2019-10-14 09:15:08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头出头没,甘心忍受,曾无一念省发奋励,求愿出离。而复遮其欣厌,欲令直悟自心。是犹田蛙井鲋,不与之水,而反责以冲霄,只益沉沦,于事何济。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段疏文是对一种观点的驳斥。这种观点认为佛法是无分别、清净平等、离开取舍的,你净土法门又取又舍的这种欣厌之心就是执著,执著哪能了解清净平等的心啊?

莲池大师通过辨析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来谈理与事的关系、来谈方便法。

如果从平等法门(就是指理)上来说,一切法皆空,一相、无相、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心性当中,没有垢污,也没有清净,没有圣人,也没有凡夫,从理上来说可以这样一切扫荡。

;非垢非净,没有垢染与清净,哪有欣厌?没有污秽,你厌离什么呀?没有清净,你又欣求什么?有清净和污秽就是一个对待、就是一个执著。

如果厌离和欣求都没有依托之处,你折伏和摄受的法门又从何去施设呢?它就没有依托建立的理由了。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业力凡夫,对这种根机是不能谈玄说妙的!

;但今生死凡夫,只是现在要知道,我们是生死轮回里的业力凡夫,还没有水平安立在平等、不二、;非垢非净的境界上。

我们无量劫以来已经迷失心性了,迷得很深了,不了解诸法的空性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诸法一相,空、无作、无相,就从梦中醒过来了,就得解脱了。

可现在我们还在追逐梦中的境界,而且是梦里套梦,迷得很深。迷了以后,我们就追逐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认为五欲六尘是真实的。

实际上我们不知道这只是业力心所变现出来的幻象,我们把这些幻象认作真实,在追逐欲望满足的境界当中造作了种种恶业,这就是我们这些生死凡夫的相状。

这样就导致了我们无量劫以来;备历轮回的结果,一世又一世地在分段生死当中不能出来。

;头出头没,;头出是说我们在轮回里偶尔到了三善道;;头没,我们又沉下去了,堕到了三恶道。我们就在六道中轮回,或者善道或者恶道,常常是;没的时间多,;出的时间少。

古人有两句话,;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就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我们在轮回中待久了,就觉得整个的世界就是如此,就甘心忍受执著自己这一期的业报身是真实的。

就好像我们这一世成了人的身体,哎呀,对人的身体爱得不得了,保养得很好,好死不如歹活,哪怕多活一分钟也不惜代价,对这个身体很执著。

如果下辈子变成狗的身体,我们也会执著地认为这个狗的身体很真实,也会爱惜得不得了。

所以无论是在人道,还是在畜生道里,我们都甘心忍受,接受这种状态,只想着怎么得到五欲的满足。

这是诸佛菩萨对我们凡夫众生深感悲悯的一点:众生自性本是佛,你怎么在轮回里还心甘情愿地忍受,对生命本态生不起一念的反省?生不起一念的奋发出来的心?为何不愿出离?

所以净土法门的施设是缘于我们业力凡夫的根机!

现在有些人不了解这种方便,而用玄妙的、理上的说法来遮止我们凡夫众生的解脱,说一切法平等,哪有什么欣求、厌离啊?不需要取极乐世界、舍娑婆世界呀,说这些都是执著、都是住相、都是怎样怎样

;遮,就是阻止方便法门的建立,然后让众生;只要当下知道是心是佛,是心就是常寂光土什么的,让他;直悟自心。

;直悟自心,如果是善根深厚者能言下顿悟,当然很好,但问题是生死凡夫没有这个水平啊!这个高妙之法不对机呀!不对机就耽误众生解脱生死了!

这里有两个比喻:就好像你对田里的青蛙去谈大海的境界,它茫然哪!这一块小小的田地就是它整个的世界呀,它在这个世界里面待久了,你跟它去讲浩瀚的大海,它是懵的呀!这就是庄子说的;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你不可能跟青蛙去讨论大海的境界,它不了解。它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它心量、眼界的狭隘。

就好像我们这些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很难了解四维、五维、六维空间的状态。过去有一本书讲平坦世界,就是说二维世界的生命体不了解三维世界立体的状态,与;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是一样的。

;井鲋,这个比喻来自《易经》井卦的九二爻—— ;井谷射鲋,是指井中仅靠一点水活着的小鲫鱼。

\

井卦是;巽下坎上,;巽代表风,风上有水。它的第一爻是初六——代表井里面的泥,用;井泥来表法,是说我们虽本具佛性(理即佛),但却被泥巴所遮盖。

井卦的九二爻;井谷射鲋,就是说井中出现了一个能够出一点水的出水口——井谷。但由于水很少,只能对井底的小鲫鱼有一点滋润,就是井谷之泉下注于鲋而已,不能上出。

就好像我们的佛性在;名字即佛,有一点法水,但是很少。这代表我们修行当中刚刚有那么一点功德,但是太少。

就好像当老师,你如果想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若自己只有一点点水,人家是舀不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讲经说法觉得很困难,一上台不知道讲什么,学了很长时间,讲不到一节课就都讲完了。就是因为你只有一点点水,一舀就舀干了;如果你有一大桶水就不怕了。

对于田里的青蛙以及井底的小鲫鱼,为什么这时候你不赶紧给它水,给它一点好处,反而责备它不像大鹏金翅鸟一样地冲霄而飞呢?

你想要让它们离开田、井,但它们没有这个能力,飞不起来呀!同理,我们如果对一个人的修行要求得太高,他就会觉得;哎呀,这个事不是我干的,干脆我不修行了,回到五欲六尘去好了。

这样一来只是让他加重了沉沦,在三道中轮转不休,对于了生脱死这桩解脱的事情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对下等根机的人,不能用太高妙的法去要求他,他做不到。因为做不到,他就会干脆说:;这不是我能干的事情,算了算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华经》中佛要施设化城。如果佛一开始就对我们说修行的目标在五百由旬的地方,可能很多人一听就害怕了,;哎,这个我没办法,干脆就不向前走了。

那么佛就在三百由旬的地方施设化城,我们一想,好像并不远,仿佛隐隐约约能看得到,铆铆劲就能到,就开始走起来了。这种方便我们是不能不要的!

鉴于这种情况,佛才在无苦无乐、平等的心性当中,缘众生的根机,示我们以苦、乐的对比,施设净土法门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