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所以发不起持戒心。故《梵网经》佛诃责不受戒众生,畜生无异,木...学佛从双手“合十”开始
...学佛从何处入手
风来疏竹: 学佛以来颇为迷惑,不是对佛法有怀疑,而是实不知如何择法深入。有人告诫以戒律入手,有人告诫但持阿弥陀佛,有人告诫要以禅宗明心见性为要,当然还有人劝诫速速归...学佛从“否定自己”开始
学佛从“否定自己”开始——于净宗书院为同修开示慧净法师 基督教有句话说:“不含怒到日落下山的时候”。学佛的人应不蓄恨意,当下说当下完。所以今天的事情,也让他当下说当下完...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个问题初听起来,令人有些错愕。学佛不是一辈子的事情吗,怎么还有头儿呢? 不妨打个比方。你准备报考一所学校去上学,看到学校的招生简章是这么说...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能弘大和尚答:害人的不能求,利人的你可以求,解脱的可以求,成佛可以求。求佛有几种可以求的,人天福报可以求,解脱生死可以求,成...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接与明道师信,知居士所志者大。若即生了生脱死,光不妨作泥塑木雕之标竿。若欲大通经教,及彻悟自心,则光之泥塑木雕者,无所取矣。今且将错就错,为居士起一法名,名为慧庄。庄者...学佛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长者、年少者、正直者、势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气者、自私者、聪明者、愚笨者、诚实者、奸诈者、强横者、谄媚者、...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养,显现各种神异,尤其具有他心通,可知道对方心事,一时之间轰动了京...学佛人都应牢记的七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养,显现各种神异,尤其具有他心通,可知道对方心事,一时之间轰动了京...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