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在江苏省佛教讲经交流会的讲话—沈祖荣

发布时间:2019-10-07 09:15:30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各位法师

按照中佛协的部署,全国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召开了。这次讲经交流会,是世界佛教论坛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对江苏僧才学术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对全省佛教界推广学经讲经活动,对发现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我省参赛法师的水平,省佛教协会决定先在全省佛教界举行一次选拔赛,通过好中选优的方式,选拔出最具实力的法师赴京参赛。我今天这个讲话,算是这次比赛的动员吧。下面,我想谈谈对讲经的个人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对讲经说法重要意义的认识。

\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之所以“生生不息,佛灯常明”,就是依靠历代僧人持经传教,代佛说法,从而使佛教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因此,法师讲经一向被认为是代佛宣教,是一件十分庄重严肃的事情。我体会,在当今时代,讲经说法对佛教而言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讲经是弘扬佛教文化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手段

各位法师,时代在发展,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17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传统文化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软实力”这个词,出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尔的笔下。1990年,他在《注定领导》一书中提出了这个术语,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从中国人的历史背景来解读,就是要赢得大国地位,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除了要有经济发展这个硬实力,还要有文化的软实力,不仅要以实力服人,而且要以德服人。我的理解,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文化中领域中,具有精神的感召力、社会的凝聚力、市场的吸引力、思想的影响力和心理的驱动力等文化资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完善,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一直是凝聚各族人民,保持中国统一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汲取时代文化的新鲜养分,使中华文化更好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毫无疑问,佛教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朴初先生对佛教的文化性十分重视,把“注重学术研究”看作是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之一,他还亲自撰文,对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深入论述。他说:“佛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论,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以及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内所积累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赵朴初的这些观点,再次清晰地告诉我们:佛教文化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佛教文化靠什么来弘扬呢?我认为,讲经,即是弘扬佛教文化的好办法,又是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手段。讲经,是对佛教文化经典的吸收、理解、顿悟后的口头阐述,是信徒和社会大众了解佛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方法。我体会,讲经不仅是对佛教经典的弘扬,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弘扬. 讲经与佛教文化的关系说明,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贡献,发挥佛教文化的作用,就要高度重视讲经说法的工作。

第二、讲经是加强道风建设树立佛教形象的重要手段

道风建设关系到中国佛教建设的根本。目前,佛教界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正如赵朴初先生曾经指出的: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危及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加强道风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叶小文局长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加强道风建设要从“以戒为师”开始。佛祖临涅槃时,阿难问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言“以戒为师”。《百丈清规》也说:“所谓续僧伽命脉,正法得久住,全在持戒也。”就是说,佛教的戒律是佛教徒的生命,是延续佛教正法的保障,以此可见佛教戒律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以戒为师,过去是中国佛教的头等大事,今天更是中国佛教的当务之急。我个人理解,讲经,是“以戒为师”的基础。佛教的戒律有很多,每条戒律后面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典故,很难想象,一个不会讲经,对佛教经典和戒律没有深刻研究、深刻理解的和尚,能把以戒为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因此,一个法师要真正做到以戒为师,并为“佛祖荷家业”,就要学点经、讲点经。要抽时间坐下来,安安静静的看书,认认真真的思考,扎扎实实的准备,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学经、讲经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得到开示,就会让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让世间的喧嚣变得遥远,学戒、持戒、传戒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以戒为师”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道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佛教的社会形象才会更加崇高。

第三、讲经是引导信众树立正确信仰的重要手段

各位法师,我们这一代中、青年法师,担当着弘扬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大任,各级佛协、各个佛教院校、每个寺院和每个僧人都应该切实负起责任。责任有两种,一种是社会的责任,一种是佛教的责任。社会责任就是同社会社会相适应,为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服务。佛教界要主动服务于这个大局,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发展.佛教责任就是续佛慧命、绍隆佛种、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我们如果不在这方面努力,不去讲经说教化信众,不少信众就容易不知不觉误入迷信之途,分不清佛教信仰同迷信,同鬼神崇拜区别。怎么使这些信众懂得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呢?就需要我们法师去讲经,给他们开示,为他们讲解佛法真谛,为他们解疑答惑、指点迷津,引导他们正信正行,才能够起到化导众生的作用。所以,今后我们的寺院应该注重佛法的研究教育,要经常举行讲经会、弘法会,这要成为寺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寺院主持要带头讲经说法,每个僧人也要把讲经作为基本职能之一。否则,我们虽然修了很多寺院,但没人会讲经,或者讲经讲得不好,言之无物,不能为信众指点迷津,难于引信众正信正行,也就起不到佛教教化众生的作用.我们只有提高了对讲经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在今后自觉主动的学经、更好的讲经。

二、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讲经说法的水平

我们可以看看台湾,地方虽然不大,但在当代也出了几位在世界上都有影响的法师,有的法师到世界各地去发表演讲,号称“法水长流五大洲”.有的法师还连续十年到香港的红磡体育馆给上万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很受信众欢迎,这很不容易。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人家学习。我们都知道,台湾这些高僧大德,都具有渊博的学识,讲经的方式、内容都很有特点,十分精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讲好经、如何体现我们的特色呢?我体会,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讲经要注重学习。应该说,法师在信众中是有崇高威望的,具备信仰、道德和人格上的多重魅力,信众比较信服讲经法师的观点。要讲好经就必须学好经。学什么呢?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深钻精研佛经,只有学好经典,讲好经才有了基础。但要使讲经成为广大信众喜闻乐见的弘法方式,成为社会大众了解佛教文化的手段,讲经的法师仅仅精通佛经,而没有一定的人文和科技等知识的修养,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除了学习出世法,也要学习世间法,学一些文化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如有可能的话,还要粗通一门外语。这些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和法律、法规和政策。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总纲。要引导信众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服务,就需要学习好、领会好十七大精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也是佛教僧人和广大信众的行为准则。遵守法律法规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基本要求。讲经,既然是一种面对信众和社会大众的演讲形式,就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国家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不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法师,在讲经说法中,能够正确引导信众正信正行,营造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的氛围。

\

怎么学呢?现代社会,法师们在寺院的事务性工作非常多,如何才能保证学有时间、学有所获呢?我体会,主要有3条:一是要挤时间学习,特别是挤业余时间学习。我常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如果我们从业余时间里每天能挤出1个小时用来学习,一年就是365个小时,可以学到多少东西。古人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二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是个苦差事,要克服困难,付出辛勤劳动。佛经也好,文化知识也好,不下一番功夫,就学不会,弄不懂。只有多钻研,下苦功,才会有收获。知识的积累,就象蜜蜂采蜜一样。据专家介绍,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花粉。我们学习也要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付出艰苦的努力。没有吃苦的精神,不经过艰苦的努力,读书、做事往往会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我们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关键在于刻苦和努力的程度。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精神,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讲经说法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三是要勤思考,善于积累。大家都在学习,为什么效果却不一样?这里有个方法问题。讲求学习方法,首先是要勤于思考,把脑筋开动起来。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籍、资料和信息都是外在的,必须用我们的大脑来进行加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其次善于积累,学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我们有些法师就很善于学习的积累,在一个寺院的一个岗位工作时间没有几年,就拥有了与这个岗位所需要的大量知识,就能在寺院发挥较好的作用。有的则不然,遇到问题时,一片茫然,剪不断,理还乱。我们要学做有心人,勤于动手,善于做读书笔记,要善于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知识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提高学习的效率。

我建议由省佛协牵头,各地佛协和各寺院制定学经、讲经的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定期组织僧尼学经、讲经,会长和住持要带头,相互交流,互相提高。另外,还可以继续强化与省内高等学府联合办学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的每年选送一批中青年僧人,到社会上的普通高校中学习,我们省宗教局会继续给予支持、协调和帮助。这样,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既掌握了出世法又掌握了世间法,我们法师的内功得到了增强,讲精彩的经、说好听的法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二是讲经要融入社会体现时代性。说到这个问题,有的法师可能会问,我们讲经,只要读好经典、学好文化行了,讲经,是“代佛宣教”,是一件十分庄重严肃的事情,和融入社会体现时代性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佛教总是在与社会的融合和适应中前进的。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是不断与中国社会文化相融合和适应的过程。通过以“助王化于治道”来适应中国古代政权,以承认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强调儒、佛道一致来适应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上一些高僧通过翻译佛经,讲经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相融合,为佛教中国化迈出了第一步.到隋唐时期,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使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到了民国初年,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一批高僧大德奔走呼号,呼吁全国佛教界为护法护教开展佛教改革运动,对传统的经院式讲经形式进行改革,提出讲经方式及讲经内容要现代化,要求讲经说法要符合社会潮流,要与广大信众的思想实际相适应,改革封闭式的经坛讲经和诸多繁琐的仪轨。为此,太虚、会泉、弘一、圆瑛等高僧身体力行,走出山门,深入群众,面向社会,利用学校教室、礼堂,以及广场搭台等形式,展开了通俗化的讲经活动,重新树立了佛教的崇高形象,力挽狂澜于不倒。

各位法师,抗战期间,中国佛教界在民众中开展了“念佛不忘救国”念佛讲经法会,以唤起民众的抗日意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江阴市的巨赞法师,被周恩来誉为“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爱国人士,早年秘密参加革命,出家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建国前夕起草了《新中国佛教改革方案》送往党中央,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开国大典。巨赞法师在参加爱国活动之余认真读经,他读经七千多卷,记笔记二百多万字,并积极参加佛教爱国爱教的实践。盐城永宁寺的雪松法师曾被刘少奇、陈毅亲切的称为“革命和尚”。因为他在抗战期间,常常在讲经说法中,把经典与现实结合起来,宣传新四军的抗日方针,并创办了盐城佛教界的抗日救护队,自任教官,还动员信众参加新四军,为抗战做出了很大贡献。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佛教界开展了宣讲大乘佛教义理、呼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讲经说法活动,并动员佛教界人士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支援了前线的志愿军将士。

各位法师,重读这段交织着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在感动之余,更要继承我省佛教前辈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学好经,解好经,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好经。

我们今天的讲经说法,不但要继承传统,更要顺应时代潮流,不仅要围绕构建社会和谐展开,更要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时代命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真正做到讲经说法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为佛教的长久住世和健康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三是讲经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出现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的高僧大德,他们在佛经的翻译、注疏,佛教文献的整理、佛教理论的探讨及研究等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这些高僧大德,无疑也是学问家。如东晋的道安博读儒家经书,又精研大小乘佛教,适应当时社会风行的玄学,大力宣讲般若学,撰写了48种书,主持翻译了14部183卷佛经并培养了慧远等一大批高僧。他的学生慧远也博读儒家经书,经常引用儒道经典讲经。唐代的高僧玄奘法师,以其渊博的佛教学识和为法忘躯的献身精神,既赢得了佛教徒的普遍尊敬,也影响了唐王朝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佛教的态度。应当说,唐代佛教乃至中国佛教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些学识渊博的高僧做出的艰苦努力。历史上,法显西行,是为求律;鉴真东渡,乃为弘律;弘一闭关,专修律宗;怀海禅师订立《百丈清规》,都在中国佛教史上传为佳话,是今天中国僧人学习的典范和楷模。因此,要讲好经,学好经,就要学习历代高僧为法忘躯的献身精神,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把这种精神贯穿在讲经学经全部过程。

各位法师,各位朋友,今天这个会议,我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主要围绕讲经的重要性和讲好经两个大问题,谈了点个人看法。你们都是讲经说法的专家,话讲对了,谨提供参考。讲错了,请批评纠正。讲多了,请删繁就简。讲重了,大家只当外行人讲外行话,请多加包涵。

谢谢大家。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讲解

  • 金刚经注音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