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信佛,不要众生只要佛。这样对吗?
(一)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159欢喜。
念经经常念到‘无量’,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不无量,看你胸怀。佛弟子胸怀要装满了无量的父母、众生。你能把父母、众生装在胸怀里,你就知道关心他们,就知道怎么样去报恩,你当然能令众生欢喜。可是有的人信佛信到后来,不要众生,只要佛。这就违背了佛陀的教导。
因为,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释迦佛爱护娑婆世界众生,受十方佛赞叹。
佛弟子要记住佛的话,要有众生观念,要有平等观念。释迦佛对娑婆世界众生特别爱护关心,特别慈悲,所以受十方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发大愿,来娑婆世界度众生,难能稀有。那么你关心娑婆世界的众生,释迦佛首先高兴,十方诸佛也赞叹,说这个释迦佛的弟子真有释迦佛的家风啊!说这么调皮难管,习气这么重的娑婆众生,竟然还有这么多弟子去照顾他们,难能稀有啊!也会赞叹你们。再打比方,客人送东西给老奶奶吃,老奶奶给小孙子吃,旁边人就说:‘奶奶,这是买给你吃的。’这可一点也不懂老奶奶的心。能明白老奶奶喜欢给小孙子吃,老奶奶心里也高兴,这个人有智慧。
能爱护一切众生的人是聪明人。因为爱护一切众生就是爱自己。
佛菩萨个个爱众生。你爱护自己的家人、同学、同事、领导,乃至于爱一切众生,你是聪明人,佛菩萨就大大赞叹你,说你真知道我的心啊!你对众生冷冷冰冰,不理不睬,佛菩萨可能会说:我爱众生,你们不爱众生,还跟我学,学点啥?佛最赞叹以佛菩萨为榜样的弟子,所以佛说过: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
当然,滥慈悲也不对。犹如溺爱子女,适得其反。佛门的慈悲,是在智慧观照下的慈悲,恰到好处,有益无害。
(二)能从别人角度去想,心量就大了。
欢喜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世间人能够成就大事业,也是从欢喜中来,欢喜的人脑子比较灵活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