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40

发布时间:2024-08-27 01:24:24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40

学佛答问 (第四十集) 2000/11/2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090-40

问:郑居士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佛家说相随心转,我也听法师说过,我们可以依自己的相貌来对照自己修行功夫,请问是否说相貌较差的修行人,修行功夫也比较差?」

答:这个事情也不一定是这个说法,因为一个人的相貌,与他前生所修的福报有关系。有人这样说:四十岁之前,相貌好坏是前生注定的,是你过去生中的福报,四十岁以后相貌好坏要自己负责任。你想想这个话里面有什么道理?你一出生到四十岁,这四十年,你自己心行的善恶决定影响你的相貌,所以年轻的时候相貌很好,晚年之后相貌未必就好。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相貌确实是好,看到照片,他大概到中年之后,差不多将近四十岁之后,相貌就变得很不好,别人看到不会生欢喜心,变化很大,那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所以,相貌会变。如果我们自己照相的机会比较多,可以把过去的照片,你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照片仔细看看,看自己是转好还是转坏,与你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生活行为,决定有因果关系。

佛经说:「菩萨要修行作佛,特别用一百劫的时间,用这么长时间专门修福,相貌是福报,专门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修来的,是善因得的善果。佛为什么要用这么长的时间来修相好

?是不是著相?不是的,其实佛这是一种示现,他哪里会计较这些事情!一切都放下了,连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放不下吗?全都放下了,他这种示现是表演给我们看的;我们众生都希望自己相貌好、身体好,佛就做这些示现。什么样的相貌,是什么样业因修成的,你能够修这个因,你就一定得好的果报,道理就在此。

问:第二个问题,「相貌好的人就生傲慢心,而相貌不好的人就生自卑心。请问相貌较差的修行人,请问如何克服心里自卑的烦恼?因为如果常生自卑心,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就不能往生净土。」

答:这个话是对的,一点都没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相貌就一样,《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相貌就相同。」为什么相貌相同?就是因为他方世界相貌好的人傲慢,相貌不好的人自卑,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在极乐世界把这桩事情消除,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的相好都跟阿弥陀佛相同,决定没有差别。

这样也许有同修怀疑,大家相貌都一样,张三李四都认不得,是不是变成混淆了?佛告诉我们:不会。为什么?到那个地方的每一个人都有智慧,每一个人六种神通都具足,所以对於人绝对不会错认,虽然大家相貌都一样,也不会把人错认,这一点我们就大可放心。

现在话说回来,我们现在还没到极乐世界去,现前状况之下,我们要把烦恼消除,一心念佛,不要想相貌好坏,不要想这个事情;知道我们今天念佛修因证果,果报是究竟圆满的,现在相貌丑陋一点没有关系,过几年到极乐世界就是最殊胜的相好。何况佛号愈念,真的,相貌也在那里变。我们看佛的相貌,决定是相同的,佛佛道同;菩萨的相貌非常接近,差别不大;阿罗汉的相貌就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的造像,他们的相貌各个不相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相貌,但是你仔细去看他,他有智慧、有慈悲,并不难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在这里生分别执著,一心念佛,不知不觉我们的身体、相貌都转变了。

问:第三个问题,「相貌庄严,对度化和接引大众学佛是不是比较有利?如果要以相好来接引大众学佛,请问修清净、慈悲心是否是修相好的最佳途径?」

答:你说的话一点都没错,刚才这意思我也都已经说出来了,佛菩萨是用相好光明来接引众生。

温居士问:「重婚的男人、女人,修行很有成就的能往生吗?有一位师父说:不能,还说绝对不能。又有的师父对二婚的女人另眼看,还不让去他的道场,即使帮助亡人助念都不让她去,请问这样对吗?」

答:学佛一定要记住一个大原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四依法的「依法不依人」。重婚修行很有成就的人,能往生吗?有一位师父说:不能,还说绝对不能。请问它是哪部经上说的?你问这位师父,请师父把经拿出来。我没有看到过这部经,如果在别的经上讲的,诸位要晓得,不算数;因为我们修净土,净土的经是五经一论,这是我们主修,这五经一论里面没有这么说。所以头脑要聪明一点,不要随便问人;随便问人,人家乱说你就产生障碍,障碍不是别人给你,是你自己给的。

去道场礼佛、听经、修忏悔,或者是帮助亡人助念,我们也没有在佛经上看到重婚的人不许可。由此可知,佛菩萨都准许,这位法师不许,你就没办法;佛菩萨准许,法师不准许,你还是不能去。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这位法师不准许,也许还有别的法师准许,这个道场不能去,也许还有别的道场可以去。

问:「由於过去的无知,只为事业,把孩子宝贵的成长期白白浪费。现在他已经是中三学生,回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伤心欲绝,一整天他都在打杀魔鬼恐怖的电视及电脑中。」

答:这个事情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也能够给作父母的人带来警觉心,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要看他有没有后继的人才;如果后继无人,这个家庭就衰亡了,你这一代能够飞黄腾达,你底下一代就完了,你是失败,不是成功。真正成功兴旺的家庭,气象一代比一代兴旺,这是世间人所赞叹的;如果一代不如一代,问题就来了,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整个社会的安危、世界的和平、众生的幸福,说实在话,都是系在家庭教育。

我们也很感叹说,现代家庭跟古圣先贤的教学脱节了,脱节的时间很长。现代人处事待人接物,连自己日常生活规矩、礼节都不懂,表现出来的叫人家看了讨厌,厌弃你,你在社会上立足就难。古时候儒家讲威仪,佛法重视威仪,威仪就是现在人讲的风度,一举一动如理如法,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但现在没人教了。古时候从开始认字、读书,就教《弟子规》,《弟子规》教导小朋友懂得生活、待人接物的礼节,是基本做人的规矩。这本书试问你们同学当中哪个人从小学过?佛在《无量寿经》感叹的说:「先人不善(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先人无知,是不知道圣贤教诲,因为不认识,所以没有教你。我们现在一举一动面目可憎,无论做什么事情,得到别人帮助很困难,人家看到你远远就离开了,因此,这些小礼节不能不重视。

我们过去在台中,请求李老师为我们讲《礼记》,这个事情可难。请他讲经往往一口就答应,我请他讲《礼记》,好像请过四次才勉强答应。开讲的第一天,第一句话就问,「你们学这个干什么?」现在社会上都不要了,你们还想学这个?最后说,也好。不管社会要不要,总而言之,你懂得礼貌,社会上不懂礼的人看到你也欢喜;你是不懂礼的人,不懂礼的人看到你也讨厌。所以,他给我们讲《礼记》,就是本著这个原则,也就是在社会上处事待人接物不叫别人讨厌。他是这个原则来给我们讲古礼,这是李老师苦口婆心,慈悲教诲。

现在居士林「耕心园」,小朋友念《弟子规》,有一次,我拿了不少本到净宗学会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学,我们若不学,将来连「耕心园」小朋友都瞧不起你,那就很难为情!如果想弘法利生接引大众,这些基本的规矩确实不能不懂,不能不养成,要在自己日常生活习惯中养成,这一点相当重要。

她说,家庭里面电视和电脑是害死人,这是真的。这是今天世间的大魔王,把这两大魔王请在家里,家里面想要太平可不容易。真正有智慧的人,家里面虽然有小朋友,他不买电视也不买电脑。当然这个做得也过分,最好是电视和电脑要监视,小朋友看的时候跟著他看,看他看些什么节目,这样比较适中。

问:「做为妈妈的我,《了凡四训》、《阴骘文》以及世出世间法,能作所作,我都尽一切最大的努力,现在不知还有什么方法能救这个孩子?」

答:很困难,小孩「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古圣先贤教给我们,「教子婴孩」。你要教小孩,从什么时候教起?婴儿,刚出生就要教他。到他已经养成这种坏习惯,你再要叫他改,他会反抗,他会瞋恨、叛逆,事情的麻烦就大了,相当不容易!在这种环境之下,只能做潜移默化,自己做一个最好的榜样给儿女看。儿女现在虽然不懂,现在虽然叛逆,等他到了四十、五十、六十岁的时候,他会觉悟,他会想起从前父母做的榜样。恐怕要用二、三十年的功夫,才能帮助他回头,他在少壮的时候是回不了头的。诸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就要留意,小朋友从什么时候教起?生下来时候教起,这样就好教。

又问:「这两年来,我唯有用半夜他睡眠的时候,在他床边耳边念佛、诵经给他听。每一次他的手或身体都会像触电似的。昨晚,我念佛一半时,他忽然坐上来叫了一声,讲了一些类似印度话,后来我感觉看到动物的一条尾巴,清清楚楚的,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讲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忽然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不要放在心上,佛教导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个人到世间来,前生不一定是在哪一道,偶尔在特别因缘之下,会有奇异的状态让我们接触到。如果现象是确实的,就可以断定小孩过去生中是从畜生道来的,这也不足以为怪。为什么?我们无量劫中,哪一个没有当过畜生?哪一个没有做过饿鬼,没有堕过地狱?这些形形类类的众生,我们过去生中统统都干过,现在到人间来,把以前的事情忘掉了。到哪一天你修行证得阿罗汉果,记忆就恢复了,生生世世的事情自己统统记起来了。所以不稀奇,从这些境界我们肯定人有过去、未来,也肯定有六道轮回。

最近我找美国的一些同修,请他们帮我搜集外国人对於因果轮回的报导。他们给我寄了好几本书来,每一本都这么厚,好像现在寄了七本来。外国人现在研究因果轮回相当有成就,现在我们找同修把它翻译出来,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轮回这桩事东方传得很久,现在外国人非常认真在研究,他们肯定这件事是真的不是假的。

又问:「很多人劝我念大悲咒给他,这是否违反老法师教导我们一向专念?」

答:实际上也不算是违反,问题是要你有信心。「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对佛号觉得有问题,不太可靠,觉得大悲咒很好,你不妨就念大悲咒。你的心相信哪个法门,那个法门就灵,不相信那个法门,那个法门再好对你也不灵。「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告诉我们的,这是真理。

古德提供我们一个参考,「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我初学佛的时候,李炳南老师也常讲给我们听。为什么?古人讲「世出世间法,诚则灵」,经太长,诚很难做到。「诚」是什么?诚是清净心,没有一个杂念。一部经那么长,从头念到尾不起杂念,太难了!咒比较短一点,时间短,短时间不起杂念比较容易。可是大悲咒也相当长,比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一样,我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可以不杂一个妄念,念大悲咒就不保险,这就说明为什么念咒不如念佛;真正要产生效果,一定是清净心。经忏仪规里面,我们看到「一心称念」,有没有感应就在「一心」,二心就没有感应。诸位想想,「一心」,这决定是佛号比较容易。

莲池大师讲:「六字不如四字」,四字更少,四字是「阿弥陀佛」,「南无」都不要了。莲池大师自己一生持名念佛,他念四字。《竹窗随笔》里面,他说明自己一生念四字,他教别人念佛念六字,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人问他:「你自己念四字,为什么教别人念六字?」他说:「我自己求的是这一生决定往生,所以完全依照佛在经典教导的方法去做,佛在《弥陀经》上教导人执持名号,名号只有四字,我依教奉行。」「为什么教别人念六字?」他答:「别人未必下定决心求生净土,加『南无』二字是尊敬。」我们念「阿弥陀佛」,这是直接念名号,加上「南无」,就是现在中国人讲「尊敬的阿弥陀佛」,南无是尊敬的意思,这是客气话。所以不想生西方极乐世界,称一句「尊敬的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结个缘。如果真想去,客气话就不要加,加客气话干什么!莲池大师告诉我们的,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真正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客气都用不上。

我们睡觉房间,可不可以供阿弥陀佛?可以供。没有客气话好讲的,我就是要到极乐世界去,我一睁开眼睛就想看到阿弥陀佛,连床头都可以供。如果你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不可以供;不想到极乐世界去,房间里面供阿弥陀佛都是开玩笑,那是不恭敬,阿弥陀佛一定要供在佛堂、供在客厅;真正求生极乐世界,什么忌讳都没有。你才晓得佛是真慈悲,教我们一切时、一切处不离开佛的形像,这是真心想去西方世界。

问:「我这一生除了下定决心必定要往生西方以外,我也没有发愿要我的家庭孩子、丈夫一起共同护持让正法久住不灭的任务。」

答:这是你自己的心愿,不能勉强家亲眷属。为什么?他相不相信,你还不知道,所以只有自己发愿。也可以用话劝勉,但是不要希望有结果,为什么?希望太多失望就多,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所以我们只有劝勉,不寄托任何希望,就跟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一样,劝勉大家,确实绝不寄予任何希望,如果有希望,那诸佛菩萨失望就太多了。我们都是要学习的。

问:「让孩子立大志成大贤的志向,但是孩子在生死边缘恐怖状况之下诞生,这也许造成他日喜欢恐怖魔鬼打杀的画面。请问这样的业,我是否能够转得过来?」

答:转业完全靠自己,先把自己的业报转过来,然后你才能帮助家亲眷属。所以佛帮助一个众生,他不限於一生一世,佛帮助众生是生生世世,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懂得。这一世他的业力太强,他自己没有能力转过来,我们也帮助他,知道他这一生不能成就;还有来生、还有后世,慢慢的来。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很有耐心,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他,我们自己本分的责任就尽到了。但是不可以对他有任何期望,有期望你会很悲伤,你会很失望。这要学佛菩萨,佛菩萨的心永远是清净的,真的是观察入微。

庄居士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报章曾多次报导,有冒牌的出家众出现在各个热闹场所化缘,请问我们学习高僧道安法师甘愿受骗而如如不动,或者是遥送一句阿弥陀佛与他结缘?」

答:两者都可以,都好。你去布施供养他也很好,你知道他是假的,你并没有受骗,你跟他结个善缘;念几句阿弥陀佛给他听也很好。

又问:「我们在家居士於供养法师时,应用何种方式,才让彼此不犯过失?」

答:供养法师不容易,这是大学问,要有智慧和方便,要细心观察,不能让法师增长贪瞋痴;如果让法师增长贪瞋痴,你的供养就有罪过。所以佛当年在世,要求在家同修对出家人的供养仅限於四事。出家人每天出来托钵,一定要供养一钵饭;出家人衣服破了,要供养衣服;出家人生病,要照顾他,供养医药;出家人睡眠,要供养他卧具,就这四样,没有多余的。也就是说,出家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都能照顾到,绝不让他有多余,多余就起贪心,就生烦恼,这样我们供养的人就有罪过。我这些话说出来会得罪许多人,你们来问,我没有办法,我跟你说真话。

应当怎样供养才如法?供养常住。但是今天如法的道场是愈来愈少,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李炳南老居士往年教导我们,「要看场有没有道,有道才叫道场」。很多有场无道,不能叫道场,要看它有没有道。什么叫「道」?最简单的,今天我们已经把范围愈缩愈小,至少道场时常有讲经,时常有修行。

居士林这些年来,大家看到很兴旺,也引起不少障碍。它怎么会兴旺的?每天讲经和念佛。佛法讲解门,每天讲经,帮助你破迷开悟;每天念佛,这是修行,行门,这个地方有解有行,这才称得上是「道场」。既然有解有行,必定有证,确实这个地方有修行证果的,哪些证果?往生的这些同修,我们大家给他助念,他往生的瑞相,那是证果。证果最明显的是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的往生,我们许多同修都去助念,亲眼看见的。老居士在往生的三个月前,就知道他哪一天走,他在一张纸上写了十几个八月初七,家里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敢问他,八月初七那一天往生。三个月之前就晓得,不可思议,这是证果,净土宗的证果就是往生。这些年来,念佛堂念佛往生的已经有好几位,这才能称得上「道场」。

有很多人到这边来参学,我听到他们的谈话,他们最常说的是:「居士林每天活动有这么多人,没有听到吵架」,这是他们感到很讶异,也常常挂在口边赞叹。我很少跑道场,我听了这些话之后,我就想,难道他们时常去道场,都遇到吵架、打架吗?想必有可能,要不然他为什么赞叹这个地方。由此,使我联想到我出家不久,有一年在高雄左营兴隆寺过年,哪一年我也忘掉了。那是一个比丘尼的道场,住持是天乙法师,天乙法师问我,她说:「从古书上看到,从前道场的住众赶都赶不走,打他都不走。我现在有好几个道场,里面的住众一切生活,我照顾得很周到,为什么留不住人,他们常常都想跑走?」问我这个问题。我当时回答她:「古时候这些出家、在家人,到寺庙庵堂里面来是求道的,你这个地方有道,所以打都打不走;现在这些出家众到这个地方来,你这里没有道,没有道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哪有不走的道理!你要叫人不愿意离开你,你这里一定要讲经说法,一定要提倡修行,你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大众到你这里来,他真的想学到东西,他没有学成,我相信他不会走。」

过去,我在台中慈光图书馆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一心学教,那个时候有很多人想赶我,我不走。为什么?我没有学成,赶都赶不走,我到这个道场来是有目的,我学成之后,你们不要赶,我自然就走了。我没有学会,你想赶,我不会走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问:「我是某一个国家的佛教徒,听了佛教问答,觉得很好,我想请法师把时间拉长半个钟点。」

答:不行。因为底下接著要讲经,我要是把时间拉长,他们讲经的时间就耽误了,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这个时间。原本我们是六点半开示到七点半,但是我们净宗学会的法师们吃晚饭赶不上,所以时间延后十五分钟,就是六点四十五分到七点四十五分,他们都能赶到现场,所以每天有一个小时。只要我在新加坡,我一定在这个时候跟大家见面,若我不在,我们有同学代替我答覆。我们也必须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讲台实际上锻炼,帮助他们学习,希望你们同学也踊跃参加。不要认为我不在了,学生在这里答覆,你们就不来了,这个不好,不慈悲。学生们在台上答覆,你们来捧场,鼓励他,让他有信心,生欢喜心,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问:「我是来自台湾的居士,在台湾很多地方有烧金纸,上面印有往生咒,有人告诉我不可以烧,请问该烧不该烧?」

答:经上也没有说该烧不该烧,既然印这个金纸就是供给人烧的,如果你认为不该烧,你就不要去买,这样就可以回避了。各人造业各人承担业果,我们守住原则就好。

真正学佛的人,佛经里面没有给亡人烧纸钱的,给亡人烧纸钱是中国民间的习俗,这不是佛法。印光大师对这桩事情,他老人家很聪明,他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这个态度很圆满。为什么不赞成?佛经里面没有。为什么不反对?民间世俗里面有这个事情,烧纸钱给亡人能不能得到?如果亡人是在饿鬼道,他真有用。他堕在饿鬼道,你要阻止人烧钱,不是把人家财路断掉吗?但是他要投生到别道去,你烧的纸钱是完全没用处。他要到人道来,他现在又变成小孩了,你烧纸钱给他,他有什么用处?他到天道、到畜生道都没用处,只有到饿鬼道有用处。所以,印光大师就不反对,他的态度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佛法对於亡人,是诵经和念佛回向给他,除这个之外,还可以帮助他修积功德,替他布施。现在我们最普遍的,也是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印经,用他的名字印经,这个非常非常好!经典送出去之后,只要有人念过一遍,那都是他的功德。现在弘法的方式比从前更多了,可以做录像带、录音带及VCD,这都是属於财、法两种布施,都可以用他的名字替他做功德,这就是回向,这个利益是真实的。如果有能力的话,也可以用他的钱,譬如家亲眷属已过世了,用他的遗产,我们来办一个讲经法会,请法师来讲经,把他的往生牌位供在旁边,他是功德主,这是真正为他修福,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这个功德就更殊胜了。所以我们能够做的真实功德很多,用不著把这些钱买纸钱烧掉,这多可惜!这个没有什么大意义。你想通了,你就决定不会再去烧纸钱,拿烧纸钱的钱替他布施做好事。现在我们做一片VCD,成本还不到一块钱,你有十块钱就做十几片,送到净宗学会委托他给你代做,一片、二片都是永恒的功德。所以不必要很多钱,多少都能做到真实功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