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卷第二(之三)
海印弟子 蒙叟钱谦益钞
([○@●]大科破阿难认妄迷真显如来藏。是第一大文之首科。出生子科二)。
([○@│]一正约心见以破显。二总约诸法以会通。上科说竟。此科下重生起母科有三)。
【科】([○@(│*?)]一正就三科辨性。二重约七大会相。三承前开示获悟。从此去尽第三卷经文。为正说之前分)。
(○【疏】已上。破妄显真。唯约心见二门。历缘对境以辩。虽有会通。止就一门而显。次下备约三科七大。一切法上。即妄显真。即相显性。广斥世间虚妄分别。说有因缘及自然性。而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岂唯心见。是藏性耶。故次前段。有此文来)。
(△[孤山云]大章第二。总破诸法。前文展转破执。不出心见。及以声尘。虽涉余法。非是正意。今方历三科七大。巡历检破。总别推寻。无法可得。常住真心。于兹显矣。奢摩他路。于兹辨矣。不历僧祇而获法身。其在兹焉)。
(△[温陵云]卷初发明觉性。广辨真妄。乃至重开慧目。再净余尘。至此身心洒落。真妄两忘。显示如来藏性。使知根尘器界。法法圆明。物物显现。是为造悟修证大本也)。
(△[资中疏曰]前虽总明真性。离缘绝相。而未广明一切浮尘。诸有境界。皆如幻化。故二乘人虽知无我。仍计五阴等法。实有体性。诸小菩萨。未得空色一如。是名法执。今自征心辨性已来。齐此广破人执。此下阴界处入等。广破法执偈赞云。不历僧祗获法身。由前广破人法二执。故分见如来藏心也)。
(△[吴兴云]余爱沇师善分义趣。但未知人法。各有性相耳。洎下富楼那章。秪是显前之二空。故曰。令汝会中未得人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
(△[海印云]经文征心辨见。通破粗细二种我执。二种妄见及破和合。乃通破粗细二种法执。以楞严大定。圆断五住烦恼。齐了二种生死。分别俱生二执。一时顿断。不比诸教有先后也。从初审发心。至二卷见犹离见等。正破五蕴八识。以显人空。属分别我执。其破识蕴。即带破俱生我执。次下重破和合。例破世界本空。以显法空。乃正破俱生法执[私谓]大师此文。全依圆觉普眼章。自破见显心已上。先明二空。自会缘入藏已下。全彰法界。科段与资中略异。而总显二空之大意同也。长水于前段。不分人法二空。于后段不立空不空二藏。以此经圆彰法界。显如来藏。不须从古人科段差别耳)。
(○文三)。
([○@(│*?)]一正就三科显性二)。
(CB17564一会缘入实以总标四)。
(CB17567一总指咸真)。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疏】总指诸相。前文虽就眼之一门。显真见体。离缘绝相。非生非灭。略会见之与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而未明三科诸法。皆如幻化。故此指也。浮虚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段托虚伪。妄设情名。称幻。无而忽有。毕竟无体。称之曰化。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谓刹那不相到也。此刹那性。亦不可得。(已上同资中文)此诸幻相。本无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起。故云当处出生。生即无生。本自寂灭。故云随处灭尽。([孤山云]诸法不实。如幻如化。处谓真体。幻生幻灭。不离于真。波起波息。不离于水。故曰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楞伽经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彼之无生。即此之灭尽也。以妄见取。似有浮相。毕竟无体。犹如幻事。故云幻妄称相。无体之处。元是菩提妙觉明性。故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去来妄见生灭。故曰幻妄称相。幻是妄故。故名幻妄。其性等者。波为水相。水即波性。波水一如性相名失。为开示故。云相云性。而此相性。即非相性)问。幻相不实。毕竟无体。何得复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答。譬如空华。由依翳病。观空故有。离空无别华相。空华虽无自性。然以虚空为所依体。若翳病差。华相虽灭。空性不灭。诸法性相。亦复如是。幻相虽灭。真性不动。问。若如是者。斯则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何得一体。立真立妄。答。亦如空华。翳者妄见。若无翳目。唯见晴空。而无华相。故知万法虽真。唯证乃知。非是识心之所能见。以凡夫人。心识粗动。唯见世间粗动之相。执此粗相。为相所碍。不见真性。故前文云。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故今广破。执丧空明。由是悟入佛之知见。故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当现前。前文亦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皆斯义也。
(CB17567二别列诸妄)。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宗镜]觉皇随顺世法。曲徇机宜。欲显无相之门。先明有相之理。因方便而开真实。假有作而证无生。于四俗谛中。立第二随事差别谛。说三科法门。今欲会有归空。应当先立后破。须知窟穴。方可倾巢【疏】诸法名数。不能尽言。但举三科。自摄一切。故云乃至。三科者。谓蕴处界。今于处中。别出六根。故有六入。此之三科。乃是世间虚妄分别。幻因缘合。假名为生。幻因缘离。假名为灭。实无有体。可生可灭([孤山云]诸经皆列三科。谓阴处界。以对愚根乐。各有三故。而今有四。更加六入。秪是破十二处中。内六处耳)。
(○[引说][俱舍偈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清凉释曰]聚谓积聚即是蕴义。谓是生死有为果相。种族是界义。谓是爱著生死因门。(论有两释一族者谓种族也是生本义谓十八界为同类因各生自类等流果故是法生本二族类义十八种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生门是处义。谓诸识内外缘相然不离色心。(谓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长门处)论下半偈。明起教不同。谓愚有三。一愚心所为我(大毗婆沙云若迷心不迷色则合色开心数)二愚色。(若迷色不迷心则合色开心为十二入)三双迷心色。(若心色俱迷则心色俱开为十八界)如次配三。言根有。二者。谓上根闻略得悟。故说五蕴。中根闻中。说十二处。下根闻广方了。说十八界。言乐三者。谓乐略说蕴。乐中说处。乐广说界)。
(△[止观云]阴界入三。并可为境。以宽缦难示。故从指的。略二界就阴。如去文就尺。略四阴从识阴如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摄宽多。阴唯有为。有为之中。义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复含心及心所。今且观心王。置于心所。则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阴如尺。唯在识心如寸。若达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无非是寸。及一一丈无非是尺。是故丈尺全体是寸)。
(CB17567三斥迷圆实)。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宗镜]此心是凡圣之宅。根境之元。凡夫执作赖耶之识。成生死苦恼之因。圣者达为如来藏心。受涅槃常乐之果。此阿赖耶识。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如明镜不与影像合。而含影像。故名藏识。此约有和合义边。若不和合义者。即体常不变。故号真如。若有不信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别求真如理者如离镜觅像。即是恶慧。如起信真如生灭。二门无碍。唯是一心者。所以楞严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如今人随情执重。故多认阿赖耶。不信者如来藏。不知云阿赖耶。则有名无体。以情执有。不究竟故。若证圣时。其名即舍。若云如来藏心。则有名有体。以本有非执故。至未来际不断故。如以金作镮。镮体虚。金体露。现如来藏作赖耶。赖耶相虚。藏性现。凭虚则妄执所宜。从实则佛所印可([私谓]永明广明阿赖耶。是如来藏心。故云。首楞严经。以如来藏为宗如来藏即阿赖耶。此一经之枢要也)【疏】殊不知者。斥其异乎能知也。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非三世法。故无去来。生灭去来。既不可得。如来藏性。元自常住。本不曾动。周遍湛寂。众生迷倒。为物所转。殊不觉知。是迷圆实也([孤山云]此明九界即见佛界。迷故不知。一一界中。咸具阴等。而此妄想即是。真理。故无生灭去来等相)。
(△[补遗云]前文示常住真心体遍诸法。今将广约诸法。故于此唱如来藏名。显常住真心也)。
(○[引证][起信疏云]楞伽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无断绝。又云。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记云]大海如梨耶。波如无明七识。水即如来藏。以从无始时来。真妄和合未曾舍离。循环诸趣。生死无穷藏性于中。随而摄受。而其体性未尝去来。故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如来藏具三种义。一隐覆。有二义。一者藏如来故。名如来藏。即烦恼为能藏。如来为所藏。故云。一切众生。即如来藏。如来之藏。依主释也。二者如来自隐不现。法身无相。名如来藏。如来即藏持业释也。二含摄。有三义。一体含用。二圣含凡。三因含果。前二持业。后一依主。三出生。谓十地证真名藏。能成佛果名如来。亦持业释)。
(○[胜鬘云]生死二法。名如来藏。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如来藏经云]一切众生。贪嗔痴诸烦恼中。有如来身。乃至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
(○[尼犍经云]王名严炽。有大萨遮来入其国。乃说大王。当知依烦恼身。观如来身。何以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一切烦恼诸垢藏中。佛性满足。如石中金木中火。地中水。乳中酪。麻中油。禾中子。藏中金。模中象。孕中胎。云中日。是故我言。烦恼之中。有如来藏)。
(CB17567四结显超情)。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宗镜]十二因缘。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一日一夜。凡几起念。念念织几十二因缘。成六趣无穷之生死。是以生死无体。全是如来藏。第一义心。迷悟升沉。了不可得【疏】了。毕竟也。迷悟。生佛也。亦真妄也。生佛真妄。去来生死。一切对待。情谓故有。一真如性。尚无此名。况有诸法对待相耶。情忘体现。毕竟无得([融室云]真如性中。去无所至。来无所从。迷实无始。悟亦无终。生无四大可合。死无五阴可坏。了无所得。斯之谓与)。
(△[二楞云]中论疏云。常则人天定位。故无往来。无常则六趣各尽一形。亦无往来。又常则凝然不动。即无往来。无常则念念变易。令谁往来。是则常与无常。俱不相到。皆无往来。故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鹤林讲义曰]生灭去来。具一切十法界相。去来。即生灭也。俱通心色。色有依正。如世界成住坏空。各二十劫。乃至一期刹那。一一俱有生灭去来。于世界中。一切诸法。乃至一尘一毛。生住异灭。一一如是。如非非想处。八万劫中。乃至刹那。一一皆生住异灭。一切诸天如是。人生胎中五位。至于老死如是。六道众生。乃至一蚊一蚁。亦如是。声闻缘觉菩萨。无明未尽。有流注细相生住异灭。但除佛界也。约心者。一切众生。皆有八识。从本已来。生灭不停。前五于一时中。有无边生住异灭。何况过去。第六攀缘极于过去。第七过去劫未尝间断。第八如急流水。生灭极微。一切色心种子。皆依生灭。更难穷也。言常住妙明。不动周圆者。以诸法即如来藏如来藏不动故。诸法即是不动李长者以无明即是不动智故。周即入一切法。圆即摄一切法。摄入不碍。不可思议。即华严理遍于事。事遍于理门也)。
(CB17564二破执显真以别释四)。
([○@(│*?)]一破五阴二)。
(CB17561一总征)。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宗镜]只如五蕴初科。四大元始。以何为义。答。蕴者藏也。亦云五阴。(【疏】梵云塞健陀。此云蕴。古翻为阴[音义云]汉来翻经为阴。僧睿改为众。唐三藏改为蕴)阴者。覆也。即蕴藏妄种。覆蔽真心。杂集论云。蕴者积聚义。(蕴是积聚。阴是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又荷杂染担。如肩荷担。此约俗谛以释。若论真谛。无一法可聚。以各无自体。亦无自性故([止观云]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行人受身。谁不阴入。重担现前。是故初显。婆沙中云。阴是何义。答聚义。略义。积义。总义。如种种杂物。以为一聚。色乃至识。聚在一处。故名为聚。乃至含于三世内外。故名为总。中间诸名。准此可知。问五取蕴与阴。有何差别。答蕴通漏无漏。取蕴唯有漏。蕴之与阴。新旧异谈。蕴与积聚。与阴义同。言重担者。五阴是担。生死重沓。故名为重)。
(○[涅槃德王品云]菩萨断除五阴。所谓阴者。能令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担。分散聚合。三世所摄。求其实义。了不可得[师子吼品云]以烦恼锁。系缚五阴。离五阴已。无别烦恼。离烦恼已。无别五阴。如柱柱屋。离屋无柱。离柱无屋。众生五阴。亦复如是。有烦恼故。名为系缚。无烦恼故。名为解脱。如拳合掌。系缚等三。合散生灭。更无别法。众生五阴。亦复如是)。
(○[仁王般若经云]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恶为无量恶识本。生善为无量恶识本。初一念。金刚终一念。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根本。色名色盖。心名识盖。想盖。受盖。行盖盖。者阴覆为用。身名积聚。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坚持名地。水名润。火名热。轻动名风。生五色处。名五知根。如是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
△【疏】此阴有五。摄有为尽。何所不该。([手鉴云]然色等蕴。通于无漏出世之义。谓诸佛五蕴。因灭无常色获常色等。兼通无为。今但取有漏有为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何所不该者。以五阴摄于百法。但除六无为故。颂曰。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八王识蕴收。七十三行摄。无为非积聚。不在蕴门摄。故曰五蕴摄有为尽)前文总标。乃至五阴等。皆如来藏。今此别征。逐科推检。令知虚妄。本非因缘及自然有。元是藏体。妙真如性([起信云]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谷响云]然此五中一色四心。(合六尘五根为一色法受想行识诸心心所名为四阴)三数一王。名随部执。(受想行识前三心所后一心王合为四阴俱属于心)心王了其总相。心所了其别相。以识创起。但缘青等总相。次取境像即想心。次领纳前境即受心。次起烦恼造作即行心。凡夫妄想。计为实有。今经显破。五阴元空也)。
(○[华严颂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宗镜释云]种种五阴者。十法界五阴也。十种阴界不同。故名五阴。世间众生不同。揽五阴。通称众生)。
(○[大庄严法王经云]世间诸法。皆称坚实。以此五种为喻。一色如聚沫喻。二受如水泡喻。三想如阳焰喻。四行如芭蕉喻。五识如幻事喻[宗镜云]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聚沫之色既虚。水泡之受何有。阳焰之想非实。芭蕉之行唯空。幻识倏尔无依。空大湛然不动)。
(CB17561二别破五)。
【科】(CB17565一色阴)。
(○[宗镜云]楞伽佛告大慧。当善四大造色先观色阴。从四大所造。展转相因而生。四大中既无主宰。谁能合集以成色乎。以此观之。色阴即空。色阴既空。四大何有)。
(○[清凉云]色以变碍为相。俱舍中色有二义。一变坏义。论曰。始自色根。终乎无表。世尊何故说为色耶。答可变坏故。名为色蕴。释曰。变者。显刹那无常。坏者。显众分无常。问云。谁能变坏。谓手足触故等。即便变坏。广说乃至蚊虻等触。二变碍义。论曰。有说变碍。故名为色。释曰。变谓变坏。碍谓质碍。若尔。极微应不名色。无变碍故。此难不然。无一极微。各处而住。众微聚集。变碍义成)。
(○[百法论]色法十一。释曰。色。根尘总名。声香味等俱名色。此色阴但指根尘。不同相宗通说)。
(CB17563文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疏】喻真性本空也。目喻智。空喻理。以果海无别色声。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独存。([孤山云]净目。喻本具真智。晴空。况本具真理。唯一晴空。即理智一如也。迥无所有。绝九界妄色也)其人下。喻迷真起妄也。故。事也。瞪。直视貌。不由别事。只因自不动目。直视于空。目睛劳倦。遂见华相。或见毛轮第二月等。故云一切。色阴亦尔。以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动念。现六尘境。即色阴起也([孤山云]其人。喻众生也。背真合妄。故曰无故。不动目睛。妄心取著也。瞪以发劳。妄惑润业也。于妙性中。现九界色。故曰于空见狂华等)。
(△[定林云]以空顽故。非有现有。而为色空)。
(△[熏闻云]此须兼带上下文相显之。既以狂华喻于色阴。下文即云。是诸狂华。不从空来等。正喻色阴。不从因缘等生也。以能喻之文既悉。故所喻之文甚略。说在中间。真语巧妙也。余四仿此)。
(CB17563二约喻广破二)。
(CB17566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疏】空元无华。妄见生起。说谁出来。真元无色。妄分质碍。复何从所([融室云]狂华若从空来。色则属自然生。若从目出。属因缘有)。
(△[熏闻云]非空。破他性非目。破自性。约法言之。应以心境而分自他。余四阴中。皆有自他二义。盖四性中存略而破也。唯行阴有离自他意。似破无因。问经破人法二执。何故须破四性。于四性中。多破自他。答荆溪云。四性为诸见本自他复为共无本。所以然也)。
(CB17566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疏】破空生也。见华既从空生。不见应从空入。空无内外。何出入之有。设有出入。即是实色。不合名空。既非虚空。云何华出。见实物时。无华生故。如阿难体。是其实色。见汝体时。岂容更有阿难出耶([孤山云]譬空有实体。则不容空华)。
(△[融室云]如彼空室。可容阿难。阿难自体。宁容自体)。
(○[引证][般若经云]如实知色来无所从。去无所趣。虽无来无去。而生法相应。是名如实知色生。虽无来无去。而灭色相应。是名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染无净。无增无减。常如其性不虚妄。不变易。是名如实知色真如。菩萨修行般若时。如实知色。色自性。乃至知识如聚幻等。是为能学五蕴)。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疏】此下破目出。如人从屋。出必有入。目既有见。能出于华。华应有见。([孤山云]谓眼既有见。华亦应见[释要云]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者。母有故。子亦有也[直解云]若从能见之目出。则受眼家气分。当应有见)从目出去。能华于空。自空归目。合见于眼。若此华性。虽从目出。而无有见。斯但为翳。既从目出。去翳虚空。归目之时。合应翳眼。([温陵云]若华从目出。则得目之性。故应有见。今旋时既不见眼。又不翳眼。非目出矣)若汝执言。实不成翳。无妨见华。既无翳目。而能见华。见晴明空。应是翳眼。云何见空。号清明眼([孤山云]又见华时下。重约华从眼出破也。若以无翳见有空华。则见无空华。复是何眼[释要云]若见华是好眼。应见晴空。却是病眼。何以观晴空时。号清明眼)。
(△[起信疏云]如不见空华。谁是病眼。记云。须知见空华者。是病眼。若眼明净。必不见华。楞严云。若无翳目。乃至号清明眼)。
(CB17563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资中]若知。华相即空。则显色阴本如来藏【疏】华无所出。色阴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灭。而说因缘自然。真为虚妄([私谓]四科首文。标示藏性每科末文结归虚妄。注家于此。咸有补缀之词。今观此中之文。全用四性观推检。广明五阴等。一切浮尘幻妄称相。乃至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等文。其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之义。至七大文中。会归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等文。方乃铺陈舒展。浑圆具足。结成标文。云何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之语。经文前破后立。总别相望。义科章门。脉络皎然。勿致疑于标结异词。而用影[牙-(必-心)+?]消释也)。
(CB17565二受阴)。
(○[清凉云]圣教说受。开合不同。或总名受。即遍行数。或分为三。谓苦乐舍唯识云。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领顺境相。适悦身心名为乐受。顽违境相。逼迫身心。说名苦受。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或分为五。谓苦乐忧喜舍。唯识云。诸适悦受。五识相应。但名为乐。意识相应。若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根本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三静虑近分根本名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诸逼迫受。五识相应。但名为苦。意识俱者。有义唯忧。逼迫心故。有义通二。人中天者。但名为忧。非尤重故。傍生鬼趣。名忧名苦。杂受纯受。有轻重故。捺落迦中。唯名为苦。纯受尤重。无分别故。三中苦乐各分二者。论云。适悦身心。相各异故。由无分别。有分别故。尤重轻微。有差别故。四不苦不乐不分二者。论云。非逼非悦。相无异故)。
(△[智论云]众生以何因缘故。贪著此身。以乐受故。所以者何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一切世间系缚。受为主。以受故。生诸结使。乐受生贪欲。苦受生嗔恚。不苦不乐。受生愚痴三毒。及业因缘)。
(△[析玄云]六根各具五受)。
(CB17563文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疏】喻一真也。宴静。调和。适。悦也。骸。体也。忘生。忘形也。身肢安静。恬然畅适。而无苦乐二境相逼。忽然如其无形一般。斯盖但以舍受相应。不觉此形之有生也。([证真云]忘生。犹忘形也。谓身肢安悦。不兴苦乐忧喜诸受相应。恬然静住。似无形命)李陵云。每一念至。忽如忘生。([私谓]忽如忘生。如国觉云。百骸调适。忽忘我身也。疏引李陵书。盖舍其义而掇其词)其人下。喻起妄也。性无违顺喻真性寂然。妄本无因。故云无故。真妄和合。如两手相摩。领纳违顺。如妄生涩滑。(已上资中文)阿赖耶识。变起世间。故云生涩滑等。或可二手及空。喻根境识。根境识三。和合生触。触是受因。从此领纳。故知受阴无明妄念。迷真和合。假托而生。故下破之([荆公云]以觉迷故。无所生所。而为受阴)。
(△[二楞云]受是遍行心所。诸识中皆有受相。前五离三合二受用偏多。以前五根。对前五尘。发起前五识领纳违顺之境。故以触言。触亦遍行心所。以触缘受故)。
(○[引证]宗镜云。遍行五者。唯识云。谓触作意受想思触谓三和者。谓根境识三事和合分别为体。受依为业。又即三和是因。触是其果。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触若不生时。余受一心所。亦不能生。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触前境。是触自性也。即诸心所缘境时。皆是触功能自性也。即此触似彼三和。与受等为所依。是触之业用也)。
(△[清凉云]触通身心。寒热饥渴。必与心俱。故属遍行。寒是冷触。热即火大。能造触也。俱舍说此之四触。亦是心所。论云。食欲名饥。暖欲名冷。饮名渴释曰。暖欲名冷者。热准于冷。冷热相翻。义亦有欲。故此四种。皆为意业)。
(△[止观云]触是四大。动轻是风。痒暖是火。冷滑是水。重涩是地。体用相添。则有八触)。
(CB17563二约喻广破二)。
(CB17566一标无生)。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疏】冷暖本无。手合故有。故云幻触([桐洲云]能触即身。所触即境。故言幻触)受阴不实。妄缘假生。故无来处。
(CB17566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疏】破空生也。虚空平等。无所不在。岂能选择。不触乎身。而触于掌([温陵云]空体常遍。不应有择)。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疏】已下破掌出。若此涩滑从掌而出。掌未合时。何无涩滑。([温陵云]掌当自出。不应有待[融室云]幻触若自掌出。孤掌即出。应非待合)若汝执言。掌虽生触。须待合时。此触方出。若尔。合既触出。离应触入。若触入时。所经之处。应亦觉知触入踪迹。([融室云]两掌合时。所出之触。则属掌知。二掌离时无觉。即是触入掌中而去。邻近之臂腕骨髓。应亦知其踪迹)若实觉知。触常在体。应须常知。何待合知(必曰有其觉心。知触之出。知触之入。则自有一觉知之物。于身中往来。何待掌合而知。要得名为冷暖诸触也)。
(△[温陵云]若从掌出。出必有入。然合而触时。掌虽有知。离而入时。臂且不觉。既无定入。全一虚妄)。
(CB17563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疏】既知幻触。能生于受。推其触性都无。故知受阴虚妄。
(CB17565三想阴)。
(○[清凉云]想以取像者。唯识云。想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杂集云。构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构了种种像类。随所见闻觉知之义。起诸言说)。
(○[宗镜云]想谓名句文身熏习为缘。取相为体。发言议为业。又想能安立自境分剂。若心起时。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齐相。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种种名言。皆由于想。是想功能)。
(○[大乘广五蕴论云]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谓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乃至著法想法等)。
(CB17563文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酢音醋)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疏】想以想像为义。想像不实。从虚妄有。故以说酢水生。思崖酸起为喻。因说亲酸。因思想峻。故有水酸。以想喻想。近取譬耳([定林云]谈说酢梅。但有名言。思蹋悬崖。初无实事。而能令心真受酸涩。此足知为妙真如性)。
(△[温陵云]说梅思崖。无实相也。口水足酸。由心成相也。凡想如之)。
(△[二楞云]分别缘虑曰想。亦是遍行心所。以能安立。自境分齐故。前五随念。第六计度。七八忆持。皆能安立自境。而第六意识偏多。以能缘虑三世境故。以是融通妄想故。按诸师以五阴分配八识。古师则不然者。以一一阴各通八识。一一识各具五阴。不应克定某阴是某识也。今钞略存二楞一解)。
(CB17563二约喻广破三)。
(CB17566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疏】以水喻想。今推酢说。说既不有。水从何生。
(CB17566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疏】因人说梅。梅何有说。故非梅生。若因人说。水便口流。口既流水。应合闻说。何用耳闻。口若不闻。唯耳闻者。耳既闻说。亦合流水。故云此水何不耳中流出。说不得梅。梅不至口。耳自闻说。水却口流。说梅与水。二俱叵得([温陵云]人谈梅而口水。梅不能谈。计梅出者妄。耳闻梅而心想。口不能闻。计口入者妄。耳闻梅而耳无水。计说计闻。皆妄也)。
(CB17566三类思崖)。
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疏】类说应云。如是崖想。不从崖生。不从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思。何待人想。若从足入。足应有思。何须心想。若独心思。此酸只应心中自有。何以足心却有酸涩。
(CB17563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疏】说酢思崖。水酸形体。想像虚伪。能所俱空。元是菩提妙觉明性。何因缘自然之有耶([楞伽经云]佛言。前圣所知。转相授受。妄想无性)。
(CB17565四行阴)。
(○[清凉云]行以迁流者。俱舍云。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杂集云。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谓于善恶无记品中。驱役心故。释曰。俱舍二义。今取迁流。欲诃毁故。约经而言。思即行蕴。唯识云。云何为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恶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
(○[广五蕴论云]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为行蕴)。
(CB17563文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疏】行以迁流造作为义。刹那无常。念念迁谢。生死死生。如旋火轮。无有休息。故以暴流波浪相续。无逾越义。以为喻也([孤山云]前念灭。后念生。后不至前。故云不相逾越)。
(○[引证][唯识云]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又如暴流。虽风等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上下。水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流转)。
(○[宗镜云]一前流不自流。由后流排故流。则前流无自性。故不知后。二后流虽排前流。而不到于前流。亦不相知。三后流不自流。由前流引故流。则后流无自性。故不能知前。四前流虽引后。而不至后。故亦不相知。生灭前后者。谓前灭后生。互相引排。此即竖说。如壮与老。谓此流水刹那生灭。前刹那灭。后刹那生。此彼前后者此即横说。犹如二人。同行挟径。后人排前。前人引后。分分之水。皆有前后。乃至毫滴。有前毫滴后毫渧故聚多成流注。则无性矣。小乘亦说当处生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而不知无性缘起之义耳)。
(△[二楞云]迁流曰行。即遍行心所之思。以能驱役自心。造善恶等故。即是业行。于百法中摄法最多。八识皆有迁流。末那迁流最胜。以念念不断故。八识皆有思。末那思最胜。以恒审思量故)。
(CB17563三约喻广破二)。
(CB17566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疏】即空即水。离空离水。求暴流体。俱不可得。行阴亦尔。本无生处。
(CB17566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疏】破空生流也。流从空生。空体常在。流应常生。虚空性遍。流亦应遍。斯则但见暴流。应无世界。又如何分水陆空行耶([讲录云]虚空无尽。瀑流有尽。喻真如寂然无尽行阴迁流有尽)。
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资中]若因其水。别有流性。因果性别。则暴流性。应不是水。能有是水。所有是流。二相若殊。俱应现在【疏】破水生流也。流从水生。水与暴流。两体应异。水为能生。流为所生。如树生果。果不是树。二俱现在。(如因树有果。能生之树。与所有之果。历然见在)今且不然。如何因水耶([温陵云]有所有相。谓流应离水。别自有体相也)。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疏】破流即水也。流相漂动。水性澄清。若此漂动。便是水相者。至澄清时。应非是水。暴流漂动。已是水故([二楞云]暴流尽则水澄行阴尽而心净)。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疏】破离空离水也。离空有流。空且无外。何离之有。若离水有。水外求波。故应非理。流既无生。行阴元寂([温陵云]空非有外。水流其间。水外无流。流终依水)。
(△[荆公云]识精。水也。其性为空。行如水流。依此空水。若无空水。则流无所生。若无识性。则行无所起)。
(△[二楞云]离空离水。则无流相。以行阴除真如业识。无自体故)。
(CB17563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文可解)。
(CB17565五识阴)。
(○[清凉云]识以了别者俱舍云。识谓各了别。论云。了别名识。此有六种了别不同故名为识杂集云。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
(○[持世经云]佛言。诸凡夫于见闻觉知中。计得识阴。贪著见闻觉知法。为识阴所缚。以心意识合系故。驰求往来。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彼世。皆识阴所缚故。不能如实知识阴。是颠倒不实。虚妄相应。因见闻觉知法起。此中无有实识者。是诸菩萨。如实观时。知识阴从虚妄识起。从本已来常不生相。知非阴是识阴。像阴是识阴。幻阴是识阴。譬如幻所化人。识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识性亦如是。如幻性。虚妄缘生。从忆想分别起。无有实事。如机关木人。识亦如是从颠倒起。虚妄因缘。和合而有)。
(○[毗婆沙云]远行是心业。即第八识。续生心也。第八名藏识)。
(CB17563文三。一寄喻总标)。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宗镜]此破识阴也。瓶喻于身。空喻于识。若执有识。随身往来者。此处识阴灭。往彼处生时。如将此方虚空。远饷他国。(意云。无有是处。明虚妄也)【疏】频伽。好声鸟也。瓶形似彼。([温陵云]瓶作鸟形。有名无实。喻众生妄身也)识阴无形。在有情身。如瓶盛空。(此则瓶喻于身)远饷他国者。阿赖耶识。(此则空喻于识)为业所使。随处受生。此阴若灭。彼阴续生。如人擎空。远饷千里([标指]第八识。是三界生灭根业)。
(△[孤山云]业牵识走。如瓶擎空行。舍身受身。喻以远行。现行如此国。中阴生阴。悉如他国[纂要云]或可以瓶喻业。业能系识受身。如瓶能含空。以将瓶人。喻贪爱烦恼。受业润生也)。
(△[吴兴云]法句经云。精神居形内。犹雀藏瓶中。(彼经以雀喻识心)瓶破则雀去矣(彼偈云雀来入瓶中罗谷掩瓶口谷穿雀飞去精神随业走)今以人喻业。以瓶喻身。以空喻识。人擎瓶空而行。犹业持身识而去。中阴生阴。皆有色心。并由业力之所任持也)。
(△[私谓]瓶身空识。多师分配不一。要不外永明古释耳。雷庵受师。指后文识阴区宇。谓瓶为识之区宇。结弹岳师不应以人喻业。人依业识业识。依身。根身为小瓶。器界为大瓶。人之与身。岂非皆识阴之区宇耶)死有至时。诸根不通。如塞两孔。([真际云]塞其两孔。喻六七二识。我法二执。塞二空理也)。
(△[融室云]两孔。即理智二法)。
(△[海印云]瓶喻中阴身。两孔。喻人死见闻塞绝)。
(△[荆公云]性觉真空。空遍法界。所妄既立。明理不逾。则此识生。如瓶盛空。与外空有间。然实无间。妄分别耳)。
(CB17563二约喻广破二)。
(CB17566一标无生)。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疏】虚空非出入。喻识无往来。既无往来。将何为识。而了别耶([孤山云]非从彼方。来入此方[补遗云]谓非将彼空。来入此方也)。
(△[二楞云]以真如不动。由七八二识迁流。似有往来。故约彼此而说)。
(CB17566二破生处)。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宗镜]若此阴实灭。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彼阴复生。如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故知虚空不动。识无去来【疏】彼方。瓶来方也。名本瓶地。空若彼方来于此方。本瓶来处。应少虚空。本处既无所少。应知非彼方来。瓶到之地。名为此方。若此方空。入于瓶内。先合见空从瓶而出。方知空入。出空既无。入空何有。空既无出入。识何曾往来。又此方入者。入此方也。其文易解([孤山云]若瓶盛空。从彼入此。何故彼方不见空少。此方不见空出。若从彼来。彼应减少其空矣。若从此入。必见其出瓶之相)。
(CB17563三结成虚妄)。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标指]空无出入。识阴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灭。如执因缘自然。皆是虚妄)。
○[宗镜合释]大智度论。明乾闼婆城野马谷响等。无智人亦如是。空阴入界中。见吾我及我法。淫嗔心者。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欺诳。穷极懊恼。若以智慧知无我无实法者。是时颠倒愿息。故知色阴如劳目睛。忽现空华之相。受阴如手摩触。妄生冷热之缘。想阴如人说醉梅。口中自然水出。行阴如水上波浪。观之似有奔流。识阴如瓶贮虚空。持之用饷他国。斯则非内非外。不即不离。和合既不成。自然亦非有。若此况是实。则五阴不虚。既并世相而非真。审知阴入而无体。唯是性空法界。如来藏心。无始无终。平等显现(又云。如人被械得脱。而作戏论。是械是脚。何者是解脱是人可怪。于脚械外。别求解脱。众生亦如是。离五阴灭。更求解脱。故知有识则系缚。无识则解脱。如离五阴空。别求解脱者。如离此方空。别求他方空)。
(○[合论云]此去至阿难说偈。皆世尊以甚微细智。入世间解。极谈无生。问。何谓无生。曰。虽生而不生是也。世尊说五阴等行相竟。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夫一切诸法。既非因缘而生。又非自然而生。非无生之意乎)。
(○[温陵云]身心万法即如来藏妙真如性。道嫌拣择。理忘情谓。凡有言说。皆为戏论。拟心动念。尽涉疑倒。大觉将与觉之。故此卷之初。权且明正倒。辨缘影。择见精。示真量。一就其迷倒情计。拂心眼之尘翳。洗肺肠之浊垢。使心境洒落。真妄两忘。然后融会入如来藏。遂知根尘处界。法法无非妙真如性。此二三卷经大旨也)。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