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五章·序分
第二节·发起序
乙二、别序六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解字
丙一、目连道满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大目犍连]乃梵语“摩诃目犍连”的略称,“摩诃”此云“大”,“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姓也,以其先世祖宗,入山修道,常以菉豆为食,菽即豆也,然后得道。因是命族,其族出家者多人。本名曰“律俱陀”,此云“无节树”,因父母祷于律俱陀树而生故,即以树为名,是王舍城宰辅之子。目连原为外道,神通广大,如来现权种种神通度之,彼方出家,详见《贤愚因缘经》。先从沙然梵志学道,与舍利弗为师兄弟,沙然去世,闻佛因缘之教,悟明佛法,同舍利,随佛出家。目连本为欲报亲恩,出家修道,依四谛法,断惑证真,证阿罗汉,而得六通。大目犍连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故加大字以别其余也,今为盂兰盆会之当机众。
[始]即“初”。
[得]即“证”。称性修之,妙用斯现。
[始得]藕益云:“言始得者,六通之性,虽皆本具,迷不现前,须假修显。今尊者与舍利弗,初闻因缘深义,顿破见惑,证须陀洹。寻来见佛,善来得戒,即如先所见。重复观察,便于有漏心,得解脱无漏。解脱智生,先所未得而今得之,故名始得。即是依于性、共、缘三种四念处力,发起慧、俱、无疑三种解脱果证。故六通力,超过其余一切声闻也。”
[六通]谓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尽等六种神通。天眼彻见障内外色;天耳具闻人非人声;他心了知众心差别;宿命忆识往昔劫时;神足示现种种变化;漏尽实知苦集灭道。六皆称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彻无碍也。
丙二、知恩欲报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欲]将要,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就开始:与“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用法相同。
[度]度脱。
[乳]母乳。
[哺]嚼哺。
丙三、攀慕遍寻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即以]即,就;宗密云:“得通便观,故云即也。”以,用。即以,与上文之“始得”相应。
[道眼]观求生处本是天眼通,由证道而得,故云道眼。
[观视]攀慕遍寻。
[世间]一、三界为器世间;二、六道为众生世间。一念具足十法界,其母未修善,四圣法界不必观,只有在六凡法界来观,天、人、修罗、地狱、畜生各道中皆不见其母。
丙四、得见所在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其]指示代词,代指目连。
[亡母]即目连逝世的母亲。
[饿鬼]饿鬼名刀途,业力所障,不但不见饮食,而且千百年不闻浆水之名,即或得见江河大海等水,欣然欲饮,牛头鬼卒持刀逼迫,不许进水,故曰刀途。即或见之,水成镬汤不能饮,如是长劫受苦,业力所持故亦不死。
丙五、悲哀往救
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
[悲哀]所谓感伤彻于骨髓,号叫动于天地也。
[钵]是僧众受食之器,具云“钵多罗”,此译“应法器”、或“应量器”。体唯铁、瓦,色分青、黑、木兰,量分大、中、小。体色量三,皆应法、应量。
[饷]馈饷,如《孟子?滕文公下》云:“有童子以黍肉???,杀而夺之。”
丙六、恶习难转
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得]前一个“得”字,是“取得,获得”的意思;后一个“得”字,是“能,可”的意思。
[便]副词,立即。《三国志?魏王粲传》云:“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以为宿构。”
[障]遮掩。
[抟]把饭揉成团。以表贪食状,因为当时印度无有筷子,皆以手抓食。《四分律?百众学中》禁令比丘大抟饭食,因为这样食不威仪。
[遂]终于,如《韩非子?说林上》云:“乃掘地,遂得水。”
[食]前两个“食”字是名字,即指钵中所盛之饭;后一个“食”作动词用,即吃。
说文
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之大目犍连尊者,初证阿罗汉果,得六神通已。欲将度脱自己生身父母之神识,特别是为了报答生前母乳哺养之恩、劬劳之德。就用自己所得天眼通之道眼,遍寻父母究竟在欲、色、无色三界之何处?以便往度。(因父已生天界受乐,故不须述。)惟见其亡母堕饿鬼道中,因不得饮食故,皮包骨头,体瘦如柴。目连见状,疾首痛心,呼号摧恸,立即用自己的钵盂盛饭,凭其神通前往鬼道馈饷其母,以解讥渴之苦。其母既得其子馈饷之一钵盂饭,因悭贪习重故,立即一边用左手遮掩其钵以防余鬼看见争夺,一边用左手偷偷地揉饭成团正准备送往嘴里吃。可饭还未来得及送往嘴里,顿时化成火炭,终不能吃。
会意
此一段文,针对前之证信序,名发起因缘序,即引发如来宣说正宗分之导火线。亦因前之证信序又名通序、经后序故,亦名别序、经前序。称别序者,是因通序而来,通者通一切诸经,别者别于此经,说明此经之发起因缘不同于他经,故称别序。后因此发起因缘序在正说之前,故称经前序。欲会此中大意,有如下几点:
1、“目连道满,知恩欲酬”之一段文,是发起正宗之由致与前导,充分说明尊者实乃因孝亲而出家修道也。世人常误解释子出家不顾父母,乃大逆不孝也。其实不然,良以世间孝重迹显而易见,出世间孝致本晦而难明。经有明文曰:“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意谓父生母鞠,义高天地,恩深巨海,谁人不知?不念报恩,便非人类;不令度脱,非真报恩。然尊者未得六通前虽念念知恩,但欲报无力。今既得道,故须先度其亲。此是目连度亲之本怀,亦是与会大众之心声,更是后世人等之榜样。
2、得见其母所在处,是发起正宗之主因,良以其母堕落鬼道已属三途恶道,而复生饿鬼中,是鬼之极苦中,拔济者唯《盂兰盆经》欤,盖发起正宗之意在斯也。如文所云:“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此中“生饿鬼道”是异熟果,由引业所感召故,原以意识与痴心所相应故而妄造恶业,以致生于饿鬼道中,是发业无明所造之业。“不见饮食”是等流果,“皮骨连立”是增上果,由满业所感召故,原以意识与悭贪心所相应故而受“不见饮食,皮骨连立”之生命,是润生无明所造之业。盖对于来生果报,发业无明所造之善恶引业,犹若一种登记作用;润生无明所造之善恶满业,则能使登记者发生效用矣。知此道理,欲得解脱,须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不可。
3、“目连悲哀”一句,是发起正宗之助缘,乃是说明目连感生育哺养之恩重,故致孝心发现,悲伤无限,足见度母之心切。宗密大师曾感慨地注释此段文曰:“死别隔生,忽然再见;纵使颜容仍旧,亦可涕泣悲伤。况睹鬼形,皮骨连立,喉中烟焰,腹里空虚;苦似倒悬,命唯喘息。岂不能碎身擗踊,竭气号啕。恨罪逆之偷安,痛慈亲之受苦……”凡为人子者,见其母如是之苦状,安得不疾首痛心,呼号摧恸,感伤彻于骨髓,号叫动于天地者也。
4、从“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一句可以例知,此经说在七月十五之午前,从文可以意想到当时的情形。密宗注释此句云:“母既气绵夕漏,厄在朝饥。饥而且渴,理须救济。济此之急,饭食为先,故以钵盛饭,持饷于母。”就此中一“即”字,足以说明当在饭食,故不待移时,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也。否则,当时那有就手之饭可盛呢?佛陀时代,寺院不动烟火,比丘皆托钵乞食,故可推断是在食时——即各家起火造饭之时也。
5、“恶习难转”之段,是促成发起正宗之增上缘,亦是说明神力不禁业力,除饥须先除悭的道理。目连之神通,据说佛上忉利天为其亡母宣说《地藏本愿功德经》三月,因诸弟子想念佛陀故,目连以神通运诸工匠上忉利天观佛而造像。可是,神通难转恶习,孝子不能代母受苦,因果丝毫不爽。因“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故,导致“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此情此景,孝子之悲哀心可想而知。宗密注释此段文曰:“境随心变,果藉业成。饿因未除,饱缘宁致!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炽然,水作坚冰,冰近汤而确耳!即知神力不禁业力,除饥要且除悭。故六通往饷而招殃,百味盆罗而致苦。大哉业熟可思者焉。今左手障钵恐余侵,右手抟食贪于自给。悭贪猛盛,如此现行,饭食劣缘,若何充济。”藕益作释曰:“本以悭贪,堕兹剧苦。习性难革,终不回心。障钵恐余鬼之侵夺,抟食图一身之饱足。谁知万法惟心,业力甚大,美食顿成火炭。倘其时,能发慈悲平等之心,念同类苦不忍独餐,必当甘露充溢,自他俱脱苦轮。奈何恶因不除,恶报斯剧。虽神通大孝,亦无如之何矣。”
个总之,以目连之母生饿鬼中而发起正宗之主因,以目连道满、欲思报恩为发起正宗之由致与前导,以目连悲哀、持钵饭往饷为发起正宗之助缘,以其母恶习难转为促成发起正宗之增上缘。这便是本经之发起序的由来。从文句会,本经之发起人是目连;从义理会,真正之发起是目连之母。善者应深思。
鉴赏
仅仅八十字,将一经之发起因缘交代得甚为详明、清楚,可谓言简而义周,尽善又尽美矣。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其母之苦重、孝子之愚诚彰而明矣。字里行间,流露着慈母求救的呼号、孝子拔济的心声,细心玩味,引人深省。
欣赏此文,在朴实的言语可以领略出用词的恰当,如“始”、“即”、“便”、“遂”等。
1、如“始得六通”之“始”字,道出了目连之慈孝本怀,充分说明目连是因“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而出家修道的。
2、如“即以道眼”之“即”字,表露了目连度脱父母之心十分殷切,以显孝子之愚诚,亦充分说明目连初得六通,第一先想到的就是度脱父母之事,故此“即”字含有“当下就是”之意。意思是说,尊者得六通之时,便是度脱父母之时。“即以钵盛饭”之“即”字,其大意亦如是,更吐露了孝子见母之“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的悲哀之心情。
3、“便以左手障钵”之“便”字,说明其母宿世悭贪之恶习重故,一得其子所馈饷之钵饭,其“左手障钵”、“右手抟食”之举动,那是自然而然,是出于一种习惯性的动作。这种习惯性的动作,便是所谓的业力。遇境???缘,业力现前,则自己难以做主,自然会失控。
4、“遂不得食”之“遂”字,说明了其母之恶习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如是因感如是果也。
与其说这段文字是陈述本经之发起因缘,倒不如说是目连之母现身说法也,以其母之苦状来映衬孝子之愚诚,其慈孝之旨意于此可见一斑矣。这可谓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个抽象的孝顺之道念。
出典
在这里只出目连的四个典故:
1、出家因缘
目犍连,又作“摩诃目犍连”,即“大目犍连”,别名“拘律陀”,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者。为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得来容貌端正,自幼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外道删阇耶?毗罗尼子之弟子,各领250徒众。尝与舍利弗有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精进修行。后因舍利弗因逢阿说示,授“诸法因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的影响,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偕同目犍连率弟子一同谒佛出家,蒙其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
2、度莲花色比丘尼
据说,一日,大目犍连经过一座园林,有个名叫莲花色的中年妇女,受外道的掀动,带着媚态的神情走近目犍连,想用她的风韵与姿色来诱惑目犍连。可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立即看清莲花色女的企图,因此就站下来说道:“可怜的女人,你的遭遇已经是那么的不幸,你怎么还不知道自己的苦恼。你现在打扮得如此的妖艳,自以为很美丽,其实是丑陋和污秽的。装饰着外表,自以为得意;迷惑于虚妄的美丽,就如沉溺于污泥,将越陷越深。”
莲花色用惊奇的眼光看着目犍连尊者,不觉忏悔的眼里流出了难受的泪珠说:“是的,尊者!我是装饰着污秽的身体来迷惑人,实际上我也讨厌自己的身体。我已经不能得到救度,将会给恐怖的因果所纠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目犍连立即鼓励和安慰莲花色女说:“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你能忏悔前愆,绝没有不可救渡的。衣服污秽时,可以用水来洗干净,身体肮脏时也可以用水来洗涤,但心识的不净,只有用佛法去涤洗。再污浊的百川,只要流到大海里去,大海水总会洗清百川溪流的。伟大的佛陀,能够教示有罪的人们,帮助他们洗净心识里的污垢,使每一个愿意忏悔的人得救。”
原来,莲花色女也有着悲恨的因缘,她仇恨所有的男子,她倚门卖笑算是对男子的报复。她是德叉尸罗城的一个美丽的姑娘,16岁时父母为她招赘了一个夫婿,可是不久因父亲的病势,母亲竟和她的夫婿私通。莲花色气愤之下,舍去了幼小的女儿,一人出走飘泊在外,几年后又重新嫁了个丈夫,过上了几年幸福的日子,但她的第二个丈夫外出经商。当他从德叉尸罗城归来时,花重金买了个小妾,而偏偏这个小妾竟是莲花色和第一个丈夫生的女儿。从此她又离家出走,深重的罪恶使莲花色讨厌人类、讨厌世间、于是她也就玩世不恭了。她玩弄世间、玩弄人类,做了卖笑的淫女,打发着她罪恶的生活。
目犍连知道莲花色女的身世后,并没有轻视她的心,反而觉得她此刻的心真、善、美。他用怜悯同情的语言对莲花色说:“你的前半世虽然是一段可恨的因缘,但若能依着佛陀的教示而行,罪恶的因缘就可以结束,你可以获得新生,现在你的机缘已经成熟,快跟我一起去见佛陀吧!”
莲花色女很喜欢,她就这样的做了佛陀的弟子。后来在佛陀的尼众僧团里,莲花色女成为模范的比丘尼;比丘中的神通第一是目犍连,比丘尼中的神通第一就是莲花色女了。
3、比舍利子斗智慧
据说有一次佛在阿耨达池,欲说大法,大众齐集,唯舍利弗不知何故未能参预。佛即命目连前往召唤,目连见舍利弗于石洞中补缀僧衣。目连说:“佛在阿耨达池,特命我来,请你回去。”舍利弗说:“请稍等候,待我补好衣服与你同去。”目连不能久等,急着要回,并高声说:“你若不快与我同回,我即运用神通力量举起你的石室到大会场去。”舍利弗却心境平和将身上衣带解下放在地上说:“你若能动此衣带,也许可以搬动我身。”当时目连心有不服,即运以神通要拿衣带,但无法拿起,竟然失败。此时大地为之震动。然后目连垂头丧气,又以神通还到佛处,惊讶地见到舍利弗已经到达大会场中。目连此时深有所感叹息说:“现在才知神通之力不如智慧之力大。”这是二人一段比胜佳话。
4、为教殉身
目犍连和舍利弗献身推动佛陀的**,贡献最大,佛陀的教法能于很短时期遍及全印度,他二个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因此,他俩也成为外道首先想去掉的眼中之钉。据说目犍连在弘法的途中,经过伊私阇梨山,当他在山中静坐时,给裸形外道执杖梵志看见,他们就集合了很多的人,从山上投石如雨,目犍连在禅定中被砸成肉酱而死。僧团的比丘知道他殉教之后,很气愤,都想为他报仇,这时佛陀教导大家说:“肉体是无常的,业报是要了结的。只有目犍连尊者,亡身的时候不迷而进入涅槃。生死的问题,在觉悟者面前是不成问题的。死不必惊慌惧怕,要紧的是对于死有无把握,目犍连为宣扬如来的教法,他的牺牲是无限之美!”
同时,佛陀也告诉诸比丘,神通不是根本之法,因为神通对于生死解脱毫无关系。目犍连尊者不听佛陀的教示,在迦毗罗卫城被围困的时候,他以神通去救释迦族就没有获得成功,那时,他才知道神通不能敌过业果。最后,他为了布教殉难,神通也没有救他。目犍连的死,给今世追求神通的人,也许能有一点警诫。
目犍连入灭后,佛陀于竹林精舍门前建塔纪念他。阿阇世王亦下令逮捕外道,有不少的裸形梵志被阿阇世王投入火坑。
料简
1、问:六通是修道而得的,还是人皆本具的?
答:从根本上说,六通人皆本具。但若不修,虽具不发生功用,因有妄想分别心故。藕益云:“六通之性皆本具者,如昔有人,专精读书,不觉日暮。直至黄昏,朗然阅诵。他人从户外入,语云:“天已昏黑,如何暗中,犹读诵耶?”彼闻此语,分别心生,即昏无所见。当知天眼之性,人皆本具。妄想分别,致令不现前耳。
又如有人患聪,闻床下蚁行,谓是车马战斗。即天耳性具,迷失慧性,反以为病。父母于幼子,虽未能言,体知其意,即他心性具
。昨日已去,今犹忆知,以近例远,定可还忆,即宿命性具。李广射石而没羽,葛女投冶而作金,举铁钵而非重,生心即复不胜;忘香盒于殿中,再往始知固扃,卽神足性具。
呕髑髅之清泉,不堪再饮;闻索债之鬼语,岂更思儿!即无漏性具。
但繇积迷不返,埋没性灵。致使见不超色,闻不越声,亦以不达性德。纡曲修持,致使神通,成多差别:天龙神鬼,报得五通,境狭用短;凡夫外道,修得五通,亦无胜用,既未漏尽,禅退通亡;慧解脱人,但尽诸漏,五用不彰;俱解脱人,六通乃具,乃至方便道中,犹存作意;无记化化,始属真因。
然虽邪正攸分,大小区别,总承性德,威神之力。若非性具,修岂得成?昧性而修,为邪为小,如盲人不见日轮,亦蒙其照。达修在性,为正为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今目犍连所得六通,迹同权小,本实难思。有经说言:目连入八千三昧,能知八千世界中事,乃至震动八千世界。舍利弗入一万三昧。迦叶能入一万二千三昧。除二人外,余大声闻,皆不及目连。十地菩萨,则展转倍胜。不可思议,无非性具之德。故称性修之,妙用斯大耳。”
2、何故食到目连母嘴边就化成火炭了呢?
佛法所谓一切??是循业发现,地狱亦是唯心变现。要知“境由心现”,只因目连之母当时全是悭贪之心,故导致嘉肴化成了火炭。
一公案上说,有一少年,常偷邻家鸡卵,以灰火烧吃。后在外玩耍,见一大房,前往观之,甫入,而门自关,即不得出,觉有灰火,烧于足下,展转奔驰,烧不能脱。饭时,家长寻之,邻人告云见此儿于田间回转奔驰,已历多时。家人呼之,此儿闻声,大房乃隐,两足起泡,痛哭而归,述其经过,莫不叹奇??
3、问:鬼有几种?
答:鬼有三种:一、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财鬼,少得净妙饮食故;三、多财鬼,多得净妙饮食故。此三种鬼复各有三:
无财三者:一、炬口鬼,谓火炬炎炽常从口出。由是前生烧坏村栅焚炙贤良,以此求财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堕此鬼中。故《正法念经》云:“若人贪嫉,枉夺人财,破人城郭,杀害抄掠得财,奉王大臣,转增凶暴,堕炽然饿鬼中。”二、针咽鬼,谓头大如山,咽如针孔,由于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故《斋法清净经》云:“目连路逢数百万鬼,头如大山等。”三、臭口鬼,谓口中腐臭,自恶受苦,以多贪名利,自是非他,赞叹恶人,毁谤贤善故。据此三种,宁吞铁丸,不食信施。
少财三者:一、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为贪利故。妄行针炙,及刺畜生,但为求财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由于贩卖猪羊,烹宰鹅鸭,汤烂刀剥,楚痛难堪,地狱罪终,堕斯鬼趣。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决啖脓,由嫉妒于人,常怀嗔恨故。
多财三者:一、得弃鬼,谓常得祭祀所弃食故。由于罪多福少,少施多悭,弃掷之物,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谓常得巷陌所遗食故。以于现财常生悭着,疑欲失者而方舍故。三、势力鬼,谓夜叉罗刹,毗舍阇等。所受富乐类于人天,或依树林,或住山谷,或居灵庙或处空宫,形竖而行,属于鬼趣。此等变化多端者,由于因地罪福不精,苦乐之因相杂作故。《付法藏传》说,僧伽耶舍比丘游大海边,见妙宫殿,其家锁二鬼等。今尊者之亲,是无财鬼中之炬口鬼也。
又有处说,饿鬼有三种:一、外障,得遇水时,即见有人执刀仗等而障碍故。二、内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针故。三、无障,见河是猛火,或食粪秽,或自割身肉食啖等。今尊者之亲,当内障也。
上来诸鬼,皆由自心因行所招,果报必应,譬如影响,由于形声。虽父母至亲,不相替代。故诸智者宜各励心,傥遇善缘不应空过。一朝去世谁为修崇?纵托子孙七分获一,况无
孝子!悔恨何追。且浊世凡流,鲜怀仁孝,唯忧妻子,岂念幽灵!贫贱者迫以饥寒,富贵者荒于财色。设能追福厌课者多,竭力罄心万中无一。世途目击,岂不昭然。故《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云: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时呼唤,急速走使。父母之语,十唤九违。不相从顺,骂詈嗔目。生存尚尔,殁后可知。自既不仁,儿岂能孝!故昔有送父林野,乃持舆回归。以古观今,虽途迹异,而心同也。
注:此段出自宗密大师之《盂兰新疏》。
点评
这段发起因缘,使我想到,本经的发起人看似是目连,实则是目连的母亲。原以目连之母宿生悭贪习重,因目连之出家毁谤正法故,堕生饿鬼道中受苦。目连以道眼见得母亲生处,悲伤万状,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不料饭未到嘴边而化成火炭。良以目连无何奈何故,便请佛求助,因此启请如来宣说此经。
可见,其母堕落得欲深,而孝子越发显得愚诚。反过来想想,正因其母之宿生悭习,反而成就了目连的大慈孝行。智者大师曾有“弥杀弥慈”之说,在这里得以验证其说。所以,奉劝诸人,莫责怪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或没有给自己良好的教育环境。其实,父母贤善与否并不重要,环境顺逆也是次要。原因是逆境有利于磨砺意志,顺境有利于成长。总之,好父母、坏父母都是父母,顺境、逆境都是机遇。为人应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才是。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