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福音网

中国绘画成因与世变

发布时间:2023-09-21 01:22:33作者:金刚经福音网
中国绘画成因与世变

第四章 魏晋思潮与绘画

(一)东晋玄佛思想的文化特征

东汉以后,历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前,中国历史经历了第二个春秋战国的大动荡、大混乱的时代。其中重要转折点是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的。西晋“八王之乱”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刘渊遣黎阳、延津杀晋男女三万,次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

。次年四月其将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县),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刘聪又遣大将时延婆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後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从晋武帝司马炎(265年)篡曹魏,到晋愍帝司马业被刘聪所杀(317年),西晋仅历五十二年。   

晋建武年间(318年),晋元帝司马睿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至江东建康(今南京),自此史称东晋。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

东晋偏安一隅迁徒,大量的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及思想变革。到梁武帝时(502年)使南方人口急速增加,仅南京人口已达140万。人才的大溶合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大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移至南方。

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进了西晋士族的 “玄学”思想,它与南方的清淡之风,以及佛学思想进行了大规模整合。

至惠帝末年(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为太傅,尽辟诸名士,庚亮、阮瞻、胡毋铺之,郭象、阮修、王导等参佐。桓温之父桓彝少与庚深交,为周伯仁所重。庚亮等多尚虚玄,纵酒放任。永嘉遂与名士相继渡江,玄风因之南徒。王导、庚亮、周伯仁、桓彝皆与高座道人,终日累叹,披襟致契。诸公与高座均于乱世先后渡江,则与沙门友善。致此西晋竺叔兰之风与东晋康僧渊帛高座的结合,形成了东晋老庄清谈佛教玄学之给合的社会风气。

永和九年,即晋孝宗穆帝司马聃(公元353年),此时顾恺之六岁,王羲之五十岁作《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泊舟图

由此赋可见东晋清流高雅之风,可谓前无绝后。王羲之亦奉天师道,而均优礼僧人。(《晋书》本传)当时名士好玄学,重清淡,认佛法玄妙之极已呈名士领袖之势。真正意义的佛学绘画形态随即产生,这时从曹不兴传卫协,卫协再传顾恺之。不兴因明帝信佛而佛画知名。曹不兴、卫协,顾恺之被称三大佛画家,致此揭开了中国绘画之先河。

魏晋时朝庭腐败,其中最典型的是晋愍帝司马业“三后并立”的混乱局面。又因魏晋内扰外患的连年战乱,百姓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思想政统治体系也随之士崩瓦解,那种西汉盛世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受到了全面中击。

西汉董仲舒上承殷周天命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孔子《春秋》尊王之义就是维护朝政大一统的主张,正如我前章所述的金、木、水、火、土,经汉武帝在董氏的推动下,将五行学上升到“五德终始”的宗教化与神教化。

按水德属秦,汉以土克之而得王。汉武帝将“五德”推衍为“五帝”,建立统摄五德五帝的“太一神”作为上天的主宰,而他就是地下“太一”之神。武帝太一神的建立有效地恢复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巩固。这一任务由董氏用五行学加以完成。

从秦的“焚书坑儒”到西汉的“独尊儒术”,作为意识形态中的绘画形态还处在一种书、画、印的同一母体之中,这时作得最多的工作是文字的统一与解说。关于绘画也只是对文字的图解性的符号性绘制。那些壁画、岩画没有作为一种体系进入上层建筑。关于《阿房宫》也只能从宏大建筑而观,其画不可考。这时的绘画特征也很难从思想特征予以考证。

东汉至三国、魏晋,朝不保夕,政权的极速变化,政治的激烈动荡,西汉“五德”思想也随之溃败。

这时的名流雅仕,重臣艺士,无不忧虑悲患,悱恻挂碍,他们纷纷出世,觅寻心灵净土。在这个乱世中先后产生了范晔、祖冲之、郦道元、刘勰、钟嵘、谢赫等一批文化开山之先驱,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不亚于孔孟诸家。从建安的曹植到隐居归宿的陶渊明、以及较晚的谢灵运无不如此。

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那种“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思绪无不表达曹植厌恶其尔朝黑暗而出世的“本”,“末”,“有”,“无”的即空思想。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实属荒谬之谈。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洛神赋》的影响是深远的,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洛神赋十三行》,就是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顾恺之作《洛神赋图卷》之原因后叙。

魏晋文人濯足清流,不染尘俗,同封建权贵不合作的精神,对安静、美好的理想境界的憧憬,是形成冲淡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维洲(石鼓)近作

陶渊明是冲淡的开山祖,胡应麟说他“开千古平淡之宗”(《诗薮》)。鲁迅说:“到东晋,风气变了。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代表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气食,露一心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元尤无怨。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

这是因为:诗人目击当时政治腐败,既无力扭转乾坤,又不愿同流合污,遂弃宫归隐,躬耕于山水田园之间,过着宁静、安闲、平淡的生活。其《饮酒》诗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面看来,诗人完全脱离了现实,什么都不关心,其实却曲折地流露出他那愤激的情绪。所以,苏东坡说陶诗“癯而实腴”(《与苏辙书》),朱熹则称之为平淡中有豪放,故“语健而意闲”(《朱子语类》)。可见,“凡作清淡古诗,须有沉至之语,朴实之理,以为之骨,乃可不朽;非然,则山水清音,易流于薄……”(施补华《岘佣说诗》)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魏晋时,士大夫知识分子对玄言诗早感兴味索然,便另辟蹊径,从山水中寻找寄托。他们经常出没于名山古刹之中,这游于茂林修竹之间,时有所感,遂系之以诗文,而冲淡 一格,亦溢于笔端。它显示的是自然界的冲和清淡的色彩及诗人悠远的心境。

如谢朓的“远树暖阡阡, 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 鸟散余花落”(《游东 田》),这就是冲淡风格的又一形象写照。

从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到安帝司马德公元(397)的八十年中,东晋改年号十一次,永和、兴宁、升平、兴宁、太和、咸安、宁康、太元、隆安、兴元、义熙,经历了几代皇位的变更,最为奇怪东晋帝王要么夭折,要么癫疯。其中在位最长的是烈宗孝武帝司马曜在位二十四年。疆土不过江、淅、两湖。其后桓温西征扩充至四川。顾恺之就生活在这一时代。

在这一个动荡的时代,东晋实权全在名士之掌控之中。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时的典型代表如早期的王导、其后的桓温、谢安,名士王羲之、孙绰、顾恺之、陶渊明、晚后的谢灵运以及高僧支道林、竺道生。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支道林的佛学思想,他影响了谢安、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形成了东晋诗、书、画清雅冲淡之风。也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大转折点。

(二)高僧支道林

支遁,字道林,是东晋第一流高僧,佛学般若六家七宗中的一家——即色宗创始人,交游达官文士间,常与谢安、王羲之、孙绰等谈玄名士所共钦。擅长草书隶书,能诗善画亦奕。有人评他的诗:“模山范水,固以华妙绝伦”。孙绰作《道贤论》,以当时七僧比竹林七贤。论云:“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遁《辞哀帝书》中所述:“沙门之义,法出佛圣,雕纯反朴,绝欲归宗,游虚玄之肆,守内圣之则。”又赞赏“笃慈爱之孝,衔抚恤之哀”的儒家思想,足见是一个取各家之长,兼收并蓄的人物。

支道林的般若(亦曰波若、意译为智慧)学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即空”的观点,与晋时期流行的玄学的老庄虚无思想正好合拍。

大智如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在其中,其智光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魏晋时期的玄学,先有何晏、王弼对《老子》的研究,提出“以无为本,言不尽意,自然无为”的思想。后来向秀、郭象又发展为解释《庄子》,宣扬独化于玄冥之境的神秘主义世界观。他们在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上,提出了“本”“末”的说法,把具体的客观世界的变化叫做“末”也叫做“有”,因为它是有形象的。与“末”相对的叫做“本”,“本”是非感官所能触及的抽象的永恒真理,亦即作为物质界的色境“本”叫做“无”,所谓五蕴,物质色因感触、念的“末”即有。 玄学家在客观世界的背后寻求所谓永恒不变的本体,于是就流入清谈,把《易经》、《老子》、《庄子》三部书称为三玄,摄取佛教的教理作为谈助。

般若学对“空”的解析,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从本质依托现象,空即是色,从现象发映本质,色即空。这正好是玄风的基础上继续发挥了玄学理论,用佛经出世的观念,充实了玄学。在这期间,支遁有着独特的贡献。支遁幼年就沉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晚出山阴,讲《维摩经》,又在都城讲《道行般若》三年,他对般若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他又好谈玄理,对老庄玄学能够“拔新领异”,“才藻新奇,花烂映发”,为当时名士文人所钦崇。他的玄学思辨所达到的程度,不减于王弼,孙绰把他比作竹林七贤中的向秀。支遁正是集佛学玄学于一身的人物,在当世就很受人们的推崇,他的佛学思想,也免不了接受玄学的影响,融会而自成一家,终至创为“即色”一宗。

对《般若经》“性空本无”的解释,东晋时有六家七宗的说法,乃是东晋时代玄学家的流派在佛教思想中的反映。东晋南渡以后,有学问的高僧竞创新说。值得注意的是: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竺法深,识含宗的代表人物于法开,缘会宗的代表人物于道邃,即色宗的代表人物支遁,心无宗的代表人物竺法蕴,当时,都曾在剡东(mao)山、沃洲山、石城山立寺修行,当世七宗有五宗在剡,可说是东晋佛学思想的中心,山川毓秀,足为地方生色。

据金望平先生研究:支遁对当时佛学思想的贡献,大抵有这样三个方面:

其一,支遁对般若学作了深入研究,提出独到的见解。佛教《般若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认为信受佛法的人要为世界一切众生说法教化,把他们从生死苦难中救度到超现实的彼岸世界。大乘菩萨应以“空观”去认识世界,用大智洞照性空,论证世间与出世间的关系。《般若经》按篇幅、品数的多少分为《小品》和《大品》两类,《小品》始译于东汉,迄于东晋,有《道行般若经》、《大明度无极经》、《小品般若波罗密经》等几个异译本;《大品》始译于西晋,有《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等异译本。这些译本虽篇幅不同,前后次序不很统一,在汉译语句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魏晋期间佛学界对《般若经》的研究上,出现有各执己见、莫衷一是的状态。支遁对《小品》、《大品》作了全面研究,他在《大小品对比要抄序》中说“尝闻先学共传云,佛去世后,从大品中抄出小品,世传其人,唯目之以淳德,验之以事应,明其至到而已,莫测其由也”,因而他对两部经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小品《道行般若经》出自大品《放光般若经》的说法是不对的,小品并不是大品的略本。“夫大小品者出于本品。本品之文,有六十万言。今游天竺,未适于晋。今此二抄,亦兴于大本。出者不同也,而小品出之在先。”这一研究的结果是相当正确的。至于把佛经合抄,在当时译本不同的情况下,僧人研究经典,或者拿不同的本子对照合成大字正文为母,小字夹注为子,成子注本;或者综合对比,“辞有丰约,文有晋胡,较而寻之,异者删而定之,其所同者述而不改”,成一新的便于讽诵的新经本、都是有成例的。支遁在《大小品对比合抄序》中说:“余今所以例玄事以骈比,标二品以相对,明彼此之所在,辩大小之有无。虽理或非深奥,而事对之不同,故采其所究,精粗并兼、研尽事迹,使验之有由,故导源以求实,趣定于理宗,是以考大品之宏致,验小品之总要,搜玄没之所存,求同异之所寄。”支遁这样不拒众流,用“合抄”的方法,全面比较,认真分析,以导源求实,对《般若经》的研究,确有“导微之功”。可惜其书早失,已无从推究其本来面目。

其二,支遁倡即色论开当时佛学一宗。其内容如何,各家说法不一,据《世说新语·文学》注引支遁《妙观章》说:“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意思说,物质不是来自真实永恒的本体,由于不是来自本体,虽是物质,实际上是空的。所以说物质是空。但这种有物质的空,又和绝对空无的空不同。《大小品对比要抄序》里有一段话与此相通:“夫般若波罗蜜者,众妙之渊府,群智之玄宗,神王之所有,如来之照功。其为经也,至无空豁、廓然无物者也。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是故夷三脱于重玄,齐万物于空同,明诸佛之始有,尽群灵之本无。”这段话的意思是:般若波罗蜜是一切智慧的根源,神王解脱的途径,如来洞察事物真相的功力。《般若经》认为宇宙是空虚无物的,世界的本性为“空”,而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过是些区分事物的不同的名称和概念而已.但众生对此不认识,而当以真实不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感情,使自己不能摆脱苦恼。众生只要不执著这些假名虚物,才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皆空。众生只要不执著这些感情(感受、思想、意志、精神,“智”)才能运用般若智慧,以方便之力,从一切虚幻妄想中解脱出来,达到至高精神境界。

在《不真空论》里议论说: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但当色即色,岂得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这段话以现代语翻译即是说:“即色这一派,论证物质不是自己形成的,所以它不是物质,所谓物质,由于方便才把它看做物质的,何尝是把事物赋予物质性才算是物质呢?这一派只是说明了物质不是自己形成的,还没有认识到物质现象本来就是非物质性的。”僧肇批评即色论者不了解色有“假有”的性质,才成为不实在的非色。同时,色即是空,不要另立一个非色的概念,在“色即非空”上去空。

支遁在论述《般若经》中,所说的“色、空、性”的概念,是起源于小乘佛教对生命和世界的分析,早期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因素有五种,即色“地、水、火、风、及其所造”(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思想)行、(意志)识、(精神总体),称之为“五蕴”(旧译“五阴”)。所谓色,相当于人们所能觉察到的一切物质,所谓空,是指“五蕴”中的任何一种,都没有一个质的规定性或常住不变的实体,都是变化无常的,不永恒的,把宇宙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统统归结为“空”。所谓“性”,是指事物的本质或本体,这个“性”又不是我们所说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是指超越万有现象之上的彼岸世界(“空”、“法性”、佛性),没有生灭变化的永恒静止的精神境界。佛教早期小乘佛学对“空”的理论,还没有彻底否定包括客观物质世界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至大乘般若学,对“空”的理论有很大发展,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给以否定判断,而是把宇宙万物共同所有的本质都归纳为“空”,“齐万物于空同”。《般若经》绝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为目的,否定现实正是为了充分肯定其新的宗教教义和哲学理论。支遁倡即色论一宗,提出心有色空,色无本质而空,但还承认“色复异空”。僧肇倒是有进一步发挥,不仅是一切皆空.进而“空不脱离世界一切,空即一切”,以泯灭一切现象差别的论证方法,来说明世界是虚幻的。这些都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观点。《肇论》既行,支遁关于即色论的论点也只保存于《肇论》的论疏里,原文散失而不可考了。但总的说来,支遁在大乘佛教《般若学》传入中国的译释上独树一宗,是有其一定贡献的。

其三,支遁是揉合、沟通玄、佛的代表人物,支遁讲《庄子》被称为“支理”,他对《庄子逍遥游》的解释,曾名噪一时,博得名士学者的倾倒。《世说新语》引他的《逍遥论》说:“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至人心神不动,自得其得,自适其适。既然能和万物接触而不执着于物,对人来说已成圣人;依理说来,已经得道,《高僧传》有一则记载说:“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刘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这是反对安于性分,提出新的疑问,支遁认为心无所待的至人,才能逍遥,桀、跖之流,是不能逍遥的。

东晋时期的中国般若学派--“六家七宗”都有玄、佛揉合行道之风。支遁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吸收玄学的部分理论来论证般若学说,使般若学将就玄学;同时,又运用般若思想来论证玄学理论,加以发挥,形成新的解释。当时评论说他:“卓然是标新理于二家之表,主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见《世说新语·文学》)

(三)顾恺之的痴绝

顾氏(公元346-407)所处的时代是晋孝宗穆帝司马聃(公元346)至烈宗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96)至晋义熙三年之间。他小王羲之43岁,小谢安26岁,小桓温36岁。

从顾氏家谱以及我恩师顾尔镡先生得知,顾姓源自遥的子孙。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今苏州)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形成一支顾性居民。后人便称为“南顾”。今居南通,无锡顾氏是苏州后裔。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三国时吴国丞相顾雍在任19年,支持晋元帝司马睿的江南士族领袖、顾雍之孙顾荣,由王导引见,后成后为晋元帝司马睿安东军司,加散骑常侍,凡所谋划,皆与荣议。

顾恺之应属顾荣孙辈,其父顾悦之曾任无锡县令,因此历称顾恺之无锡人,其出生士族无疑。在以士求取仕的东晋王、谢时代,顾士进入仕途顺理成章。然而他又遇其伯乐桓温、谢安。

桓温作为作为名士桓彝之子,皇家女婿,西征北讨,屡立奇功,是东晋连谢安都要下跪的股肱之臣,他威震三铺。有“大丈夫不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的惊人之语。

顾恺之作为画家,甚得桓温、桓玄父子的欣赏。桓温称帝的野心,由于谢安等人的周旋,未能如愿。但他废立多位皇帝,权倾朝野。 二十多岁的顾恺之在桓温手下任“参军”之职,甚受桓温的赏识。桓温曾经对他人说:“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

桓温死后,顾恺之前去拜祭,赋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有人问他:“你这样爱重桓公,哭他时哭成了啥样子?”顾恺之说:“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可见他与桓温情义。

同时顾氏与另一重臣谢安关系甚密,从谢安评他画,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谢安作为桓温篡权的最大制约者,曾险遭桓温杀害。但谢安作为既是当朝第一重巨,又是当朝名士之领袖。顾氏步入清流,与当时风尚合品就是顺朝流而动的名智之举。如果没有谢、桓之器重,无此伯乐,顾氏决不能开中国画之先河。中国画史会重写。从顾氏既画《谢安像》,又画《桓温像》就可见一斑。

顾恺之曾先后在桓温、殷仲堪手下当参军,也就是军事顾问。他的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其中又以“痴绝”是顾氏的必由之路。

据中国野史记载,顾恺之和著名才子谢瞻一起值夜班,长夜漫漫无心睡眠,顾恺之披上衣服在院里溜达,眼望皓月当空,不由诗兴大发,大声吟起诗来,谢瞻隔着窗户听到后,就称赞了他两句。这一赞可了不得了,顾恺之大受鼓舞,愈发忘我,一首接着一首,谢瞻跟着鼓掌叫好。谢瞻陪着顾恺之折腾,实在困得不行了,可顾还上劲了,没完没了地长吟短诵。谢瞻不忍心扫他的兴头,就找了个仆人做替身陪着他在那儿继续折腾,自己拍拍屁股睡觉去了。顾恺之没意识到人已经换了,还在那称赞声中兴致高昂地做诗吟诗,一直到天亮才停下来。

相对于谢瞻出于仗义的无心戏弄,桓温的儿子桓玄对顾恺之简直就是恶搞了。冯梦龙主编的《古今笑史》“愚痴”条目下,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民间流传,知了躲藏的地方,有一片叶子盖着,因此鸟雀都看不到它,而这片树叶就叫“蝉翳叶”,如果谁用“蝉翳叶”遮住自己,就能隐身了。有天,桓玄送给顾恺之一片柳树叶,骗他说:“喏,这就是知了用来隐身的蝉翳叶,拿着,这法宝送你了。”顾恺之还真相信了,接过柳叶挡住眼睛。这时,桓玄故意东找西看,大声喊:“老顾,你跑哪儿去了,我咋看不到你啦?”顾恺之不吭声。桓玄恶作剧地对着他撒尿,顾恺之却喜得手舞足蹈,以为是桓玄看不到他才把小便撒在他身上的,赶紧回家把这片柳叶收藏起来。

这还不算最缺德的。顾恺之曾在桓玄家住过一段时间,很多画作没地方存放,就挑了一批特别得意的画作,放在大橱柜里,用封条封好,寄存在桓玄家。桓玄打起了他这批精品画作的主意,偷偷撬开橱柜的后板,把所有的画都盗走了,然后再把橱柜复原。等到顾恺之去取画时,打开橱柜一看,哇,里面空空如也!顾恺之的反应让人吐血,他连声惊叹:“看来我的画太好了,通灵宝画,人间留不住,像仙人般羽化登仙上天了,好耶!好耶!”

可见,顾恺之不是真痴而是装痴而有慧黠,面对他不能得罪的人的戏弄,他的痴更是一种装疯卖傻的明哲保身。在政局动荡权臣迭起的东晋时期,顾恺之在豪门贵族高官名流间周旋自如,他跟过的老板桓温、殷仲堪等先后倒台,而他却官场、画坛、文坛、情场均得意,我们不能不为他的“痴绝”不叫绝。

公元404年二月,顾恺之临终前三年,桓玄废晋安帝,自己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小参军刘裕起兵讨伐他。三月,桓玄退出建康,五月被杀,只当了几个月皇帝。有关他的负面掌故史不绝书。当时的文人,凡是与他搅在一块的,名声也跟着受损。人们对桓玄篡位口诛笔伐,然顾恺之也没跟着倒霉。

(四)顾恺之才绝,画绝及绘画思想

东晋“玄学”与“色空”思想对顾恺之绘画及绘画思想产生了具大影响。称他佛画家不为准确。

据记载,支遁曾讲过《维摩诘经》和《首楞严经》研究过《本业经》,撰写《本业略例》、《本业经注序》,也曾注意过小乘禅学,写过《安般经注》和《本起四禅注》,在《广弘明集》里有篇《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是在说中国经过五度衰乱的末世,凡信奉佛教,严持戒律,念诵《弥陀经》的可以往生西方佛国净土。

同样顾恺之在《胜流画赞》和其它画论中表达许多“般若”思想。

在评卫协画中曰:“美丽之形,尺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喻”

又评无名氏画曰:“《代羲神农》……神属冥茫,居然有得一之想。”这里的“得一”就是《老子》第三十九章中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天地之道同一,一生二,二生无穷。道可道非常道。自然界以运动的形势在有与无中变化而发展。

顾氏这里的“纤妙之迹,就是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阴阳之数”亦即就是世界万物有着统一的精神本体。玄学曰无,《般若》谓空。“神仪在心”是玄学主张静止是绝对的是“本”,有运动的必然归宿是所谓“返本”,复归于“虚静”,支遁在《大小品对比要抄序》中说:“万物感圣,圣亦寂以应之”。主张心神不变,故能应变无穷。“玄赏则不待喻”就是玄学提出“性各其分,本于其性”,支遁在《大小品对比要抄序》中说:“至人于物,遂通而已”,对万物只能是顺应通达。

顾恺之与支遁雅尚老庄,把佛学玄学化,有时直接用玄学的概念于佛学上,夫无也者,岂能无哉!无不能自无,理亦不能自理,理不能自理,则理非理矣;无不能自无,则无非无矣,则不待喻。这样融合玄佛谈空无,亦是当时一个时代的风尚。也是顾氏绘画的全部思想。顾氏也想通过绘画在乱世中寻净土。他画的《维摩诘像》。神像光彩生辉、观者日送百万金。

顾氏画人物从不点目睛,即是五蕴皆空的思想表达。由于相空,眼不见则无垢净,从而除去一切妄念,达到不生烦恼,不起业惑,从而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只有通过无眼、耳、鼻、舌、身、意,达到《般若》谓空的“本”即“无”。这一出世,脱尘返空的思想,就是东晋的思潮。这种思潮就是在当朝黑暗中寻净土,寻觅一方之田。这也是他所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其因所在。

他的“置阵布势”《洛神赋图》笔墨技法前章巳述

高维洲(石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福音网